四川 龔 敬
?
醉 意 村 寨
四川龔 敬
受茂縣月里鄉(xiāng)羌族爾瑪先生(漢名:趙健康)邀請采風(fēng),參加首屆紫云山羌歷年暨羌族“卦臥”節(jié)活動。月里,多么美麗的名稱,聽起來這里應(yīng)該是猶如仙境讓人陶醉的地方。
紫云山位于四川省汶川縣雁門鄉(xiāng)月里村,距成都115公里,距汶川縣城5公里。紫云山因常年云霧繚繞,遠處遙望如夢如幻而得名。又因山形及似展翅高飛的雄鷹,當(dāng)?shù)厍济裼址Q“老鷹山”。紫云山屬于高山地貌,平均海拔2800米左右。紫云山山體宏渾高大,相對高差懸殊,光照、降水條件隨海拔增高而變化,同樣影響著森林及植被群落類型的分布和植物帶譜的形成。
在趙健康先生為首的幾位年輕人的倡導(dǎo)、村干部的支持下,自籌資金,舉辦此次活動,為紫云山羌族瀕危文化拯救與傳承付出了羌族年青一代人的貢獻。他們的行為使我十分敬佩,感動萬分。
羌歷年釋比敬神儀式,是最傳統(tǒng)、原生態(tài)的展現(xiàn)羌族民俗文化形式。釋比敬神儀式為羌族幾千年文化的經(jīng)典,“活動”能增強對羌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意識。讓人們更加懂得尊重自然,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達到村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并提升區(qū)域羌民族的文化軟實力,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添磚加瓦,營造和諧的村寨氛圍,體現(xiàn)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nèi)涵,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
大山圍著的村寨被掛在半山。
秋天來了,天氣開始冷了,老鷹山頂端已白了頭。
大山的綠林曾經(jīng)徘徊在春天,秋天經(jīng)常嬉耍它的落葉。金黃的皇帝帽已經(jīng)戴在了紫云山頭上,身上已開始裝扮成紅黃斑斕的彩衣。
山巒重疊有遠有近:遠山,躲在飄浮的云之后,躲藏在我的視線盡頭,僅現(xiàn)一絲眉梢。山腳在薄弱的云霧中漫步行走,潑灑出一幅大寫意的水墨。近山,就壘在房屋頂上,懸峰兀立,巉崖陡起,如牦牛奔襲,如老鷹俯沖,怵目驚魂。
山的那邊,是山中山,深深的大山之凹。據(jù)村民所述:遠眺,像潘多拉星球①的山林,似2154年的大自然美景,簡直無法用今天的語言來形容。參天巨樹、星羅棋布飄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斕充滿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如同夢中的奇幻山色。
老鷹山的鷹,在峽谷間盤旋,在崖樹尖停息。深深地峽谷中時不時隱約傳出什么動物的聲音,長長地流蕩在山谷深處,暗示著山谷中是另外一個群體的極樂世界。
寨上,羌族民居點綴在大山半山腰上、脊上,有的獨居一處,有的三四聯(lián)建,自成一處處群落,在整個山上錯落別致,層層布居。零散的家狗叫聲一陣陣傳來,好似整座山到處都有家狗守衛(wèi)。站在房頂上,居高臨下一眼望去,炊煙像綢緞不時的在山間纏繞著、彩林中穿行著。站在寨上,遠遠地,山間小道上看到羌民身影,在落日的余暉里,沿著彎曲泥濘的小道移動著,見他們一直行入那炊煙纏繞著村寨。
注:①科幻電影《阿凡達》中描寫的星球名稱。
夜雨入暮,悄悄地浸來。
大山的秋雨,會綿綿不停?
落雨的夜晚,我怎么也不能深深入眠。迷糊在睡意中又醒來,醒來后又在迷糊中昏昏入睡。黑漆漆的夜晚撩開窗簾,朦朧的大山還在沐浴,灰蒙蒙天顯露出山影的豐滿輪廓。躺在床上厚厚的棉被壓在我身上,而人總還是感覺浮懸在半空,耳膜一陣陣嗡嗡作響,這是從沒有過的高山反應(yīng),或許是一種心情吧。
我不安地輾轉(zhuǎn)翻身,似乎想讓云開雨停,出現(xiàn)滿天星星和明月,明天應(yīng)該是明媚的陽光陪伴?攝影雖可不一定依靠太陽的光輝,有陽光的天才更有光影的效果和理想的圖像。
我真想趕走蒙蒙的細雨,邀請晴夜的世界。
此時,我的心情似與天的情緒一樣,愁愁的……
睜著眼睛還躺在被窩里,還不如起來去與大山一起沐浴。
站在小屋的房檐下,我守著稀雨蒼蒼的空茫,如同此際無垠的暗黑。夜晚的空氣被雨洗后更覺清爽、新鮮。雨水此時有長有短,山風(fēng)此時有緊有疏,干枯的枝葉上雨水垂下,它們都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情。
薄云漸散,天空愈來愈高了,云指的縫隙中透露出深藍的天底。雨漸漸地小了、停了,崖蛙開始唱起了歌聲。遠山的云帽已經(jīng)發(fā)白,雪山頂嶄露出了緋紅的上身。遠處傳來清晰的幾聲狗叫,勤勞的人家已經(jīng)開始了又一天的勞作。
新的一天顯然是一個嶄新的時空。
羌歷新年,十月初一?!柏耘P”節(jié)。
濕潤的地土開始呼吸新一天的靈氣,勤勞的民族,為奪得汗馬功勞的牛馬,備好了最好的飼料犒賞,牛馬羊敞開放,去尋找地頭那些懶漢未收割的莊稼。
滿山遍野,滿山地頭傳來牛馬羊群的歌唱與歡樂。
人們盛裝,村頭寨尾,流動的五彩羌繡服裝,在林中的小路上翔舞。忙碌的人們熙熙攘攘,村口已列迎賓隊,吹起響亮歡快的哩②,端起清純的咂酒,捧起繡有納吉納祿③字的瓜輝④,等待著客人到來,獻給遠方的客人。
山腰各家戶門大開,人們向祭祀臺聚集,大山的小路上開始移動著白色頭帕、青色服裝、銀器裝飾,樹枝頭上著飄揚羌紅,整座大山都穿起了盛大節(jié)日的禮服,羌歌的聲韻陣陣穿梭在神林中、環(huán)繞在大山上。
祭祀正時,釋比⑤戴著短褂身披豹皮,頭戴金絲猴皮三角帽,手持猴爪、猴頭骨作法器宣布新年到來。當(dāng)神林中敲擊的皮鼓聲響起,神杖彩帶激烈揮動時,釋比跳神便把村民帶進了莊重肅穆充滿虔誠和期冀的祭祀大典。
天空片片烏云即散,太陽從云中一躍而起,陽光普照大地神林。陣陣點擊的羊皮鼓聲,伴隨音韻悠美的咒語,在山谷中回蕩。
拜神祭天、敬祖還愿,感恩大自然給予的豐收年、感謝父母撫育兒女的艱辛;
趕鬼驅(qū)魔、清除邪惡,希望天神保佑,風(fēng)調(diào)雨順,祝愿順昌幸福,吉祥安康。
神林祭臺前端祥的老人,領(lǐng)唱著羌歌,眾人合唱喜慶民歌。人們分成兩組,圍成圓圈,輪番歌舞。婦女們踏著“云云”⑥的步調(diào)跳著歡快的沙朗⑦。原聲多聲部合唱,濃厚的民族古樸、厚重,充滿著雄壯、高亢、渾厚的情調(diào)。
圍坐的人們觀賞著歌舞一邊品嘗著煮熟的羊雜羊肉,一邊暢飲咂酒。歌舞升平,一時節(jié)奏明快,銜接緊湊,氣氛熱烈;一陣節(jié)奏舒緩,曲調(diào)悠揚,音韻古樸。
咂酒飄香,醉意村寨。
——納吉納祿!納吉納祿!納吉納祿!
注:
② 類似嗩吶的樂器,羌語發(fā)音:“哩”。
③“納吉納祿”羌語發(fā)音,意為“吉祥如意”。
④“瓜輝”是羌紅的羌語發(fā)音。
⑤“釋比”又稱“比”或“詩卓”,是羌語對羌族民間祭司的一種稱呼。漢語稱“端公”。
⑥“云云鞋”羌族婦女穿的布鞋,狀似小船,鞋尖微翹,鞋幫上繡有各色云彩式的圖案,故有此名。
⑦“沙朗”喜慶的歌舞,羌語稱“沙朗”。
秋天的風(fēng)干,卻山里的草木土壤濕。
陰雨天后,風(fēng)細雨絲,一陣過去一陣清純的土芳,走在這山腰的村寨中還能領(lǐng)會到處處的熱情和溫馨。宜雨宜晴,宜秋宜春,宜留宜居,悠閑舒適。
紫云山在聳入云霄的大山中,他不算高,卻有靈氣。環(huán)山云霧,彎曲折繞,忽視咋看,猶如玉帶纏山腰,薄巾束衣。人走上山,悠悠忽忽,腳下是云霧,頭上是藍天,很有些人行云端的感覺。這不就有了詩意,又如行近水墨云山中的尋仙道人。
山間,傳來一陣濃厚的民族古樸舒緩情歌:“對面山上——什么喲人喲——花兒納吉只見聲音爾吉——喲哦——不見喲人喲——吉吉喲唻——”這是小伙們向姑娘們的表述,悠揚的歌聲從山那頭駕著云朵飄到這山那頭,不知飄進哪位姑娘的心里。
歌聲,在山上,在村寨、在火塘旁,無處沒有羌歌和歡聲笑語。
半山羌寨,月里夢影。老人小孩,美女俊少,岷羌的血緣與續(xù)古的羌服,讓你感受羌族人文的魅力。
高山綠色,老鷹盤旋。泉水清涼,彎曲悠然,流動的歌聲與飛翔的鳥語,使你感覺進入自然的夢境。
一早一晚,日月同天。純凈浮云,突聚忽散,飄逸中變換與恒定的疊山,幻起你與紫云山天下同行。
在村寨里緩緩彳亍,尋找舊時人家和遺留殘損的老屋。新建的羌居民宅與殘損的老屋相鄰,難道是留戀老宅的風(fēng)水和先祖的靈氣。無論秋風(fēng)吹走零亂枯萎的雜草和塵埃,也吹不散羌人的情感和靈魂。
紫云山,遠遠望去,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神樹林,那么寧靜,天地之間,羌魂魅力;
月里村,置身親臨,月景夢幻,民族樸實,純情大方,醉人村寨讓我夢返。
若讓我再見月里,待到牛羊角花⑧盛開的季節(jié)。
注:⑧羌族人民就把杜鵑花稱為“羊角花”。有一個美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