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 封期任
祭奠,膜拜,抑或感懷(四章)
貴州 封期任
梵音,浩渺,穿過壺口,穿過晉西。
塵世,沉浮。沉浮中,我不去對人祖山追蹤溯源。但我敢斷定,滾磨溝,穿針梁,以及一地人口,始終不能阻止我的懷想——
繚繞虔誠。淘洗邪惡和污濁。在人祖山,聽經(jīng)文,演繹人世情緒。
俯瞰黃河,享受人間無上的況味。
或用敬畏的心靈,祭奠逝去的山音,塑造明日的快樂。
我喜歡無拘無束的人祖山。
喜歡草木的溫婉和堅韌,山石靜謐和安詳。
從這些草木長出來的詩歌,淌著草色的抒情。
這一刻,注定我一生,與山有緣,與禪有緣。
人祖山,是禪意的。
過刀的草,流血的風,咸澀的雨,也是禪意的。
揮舞的經(jīng)幡和鐘聲,也是禪意的。
搖晃的霧靄和水聲,也是禪意的。
禪意的,還有陽光,還有鳥鳴,和浪濤上起伏的經(jīng)文。
因為禪意,人祖山在過山風里仁慈、寬容、豁達。
觸摸大地的胸肌,植入禪意的種子,浮躁的心靈,便皈依了自然。
不管是《史記》的記述,還是《水經(jīng)注》的批注,文字承載的,無不是心的朝向。
書簡傳承的,無不是時光上的一個逗點。
畫卷描摹的,無不是朝圣者的謙卑與虔誠。
木魚聲,與鳥鳴,無間無隙。
在時光節(jié)點上,打個轉,進山出山的腳步,無休無止。
浮躁的心,輪回不了前世的因,后世煩人的果。而打坐入定的蓮花,如一葦渡江的僧人,觸摸人祖山的心脈。
還原人類最初的本真,像人祖山一樣善良、和諧與安詳。
祭拜人祖,總繞不開一個故事——
摶土造人。
母性的光芒,輝耀天地,主宰世界的,不再是黑色、黃色,抑或白色。
從那個故事的開端出發(fā),沉與浮,無足輕重。
濁風吹不散的精氣,擎起我自由的心情,天地間回旋。
祭拜人祖,我與一炷香同行。聆聽媧、羲低語,對決生死。
還與一條河同行,用靈性的黃河水,拯救泯滅的精神,抵達英雄的根部,源遠流長。
思念翠綠而蔥郁。人祖山,就是一顆翡翠。聆聽一路梵歌,呼吸。
歡聲,笑語,舒展的是最新的意。
洪荒中衍生的靈魂,擎著永不褪色的輝光,沖破冷暖——
摶一把黃土,誕生一種華貴而又執(zhí)拗的衷情,升華一種癡意,讓凌亂的草木遠離凡塵。
晨鐘,暮鼓,喚不回舍身崖的豪氣。
160級臺階,每一級都浸透著朝圣的血液與艱辛。
一切自由,不是天然渾成。
頂禮膜拜,那一道風雨中挺拔的脊梁。
乖張,抑或暴戾,在蝌蚪文里睜開睡眼,最后沉入某種風格中,成一支風翅。
一個停留的問號,成了一個熱切的思考。
夢寐以求的歌聲,遠遠超越了想象,超越平凡的力量,擊打洪流。
年輕著自己,演繹,另一種神奇。
人祖山,就是這樣的神奇。
淡雅的氣息,穿梭在經(jīng)幡招展的微笑。一切平靜,孕育出不可替代的執(zhí)著。
人祖山人,卓爾不凡的奮斗與競放。
震撼我,和我的弟兄姐妹們,以及一切感性或理性的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