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愛
馬連良剃眉
□ 簡 愛
民國時期京劇老生三大賢之一、“馬派”創(chuàng)始人馬連良從8歲進入喜連成科班學(xué)徒起,對每個角色、每句臺詞都悉心鉆研,服裝造型也會精心準備。
1910年,9歲的馬連良在一部戲中跑龍?zhí)住K缭鐏淼胶笈_,自己動手將護領(lǐng)、水袖拆下,洗干凈、抻嚴整,又在盔頭箱里仔細挑選了一副髯口,把它燙直順,最后用刷子把厚底靴的靴底靴幫刷得雪白。做完這些,他把整套行頭放在穩(wěn)妥的地方,才回到自己的屋子小憩,準備晚上上場。
等到登臺前化妝,馬連良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眉毛怎么描畫都不整齊。他拿起剃刀準備把眉毛全剃了,用墨筆畫假眉。教頭蕭長華走過來說:“臺下觀眾離你那么遠,不會注意到的。”馬連良搖頭道:“不管觀眾能不能看見,既然要演,就不能將就?!鄙砗笥腥寺勓源笮Γ骸斑@孩子我要了!”馬連良回頭一看,竟是名角譚鑫培。原來,譚鑫培正在為《朱砂痣》中的韓員外之子找演員,喜連成老板葉春善推薦了馬連良。無意中見到他為戲剃眉的較真勁兒,譚鑫培立刻拍板要下了他。
譚鑫培沒看走眼,馬連良的表演贏得叫好,而與譚鑫培的合作也讓馬連良受益頗深,影響了“馬派”風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