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間
玩“石頭剪刀布”,就像數(shù)數(shù)那么簡單,但要獲勝卻沒那么容易。贏得游戲的概率是多少?三分之一,至少概率是這樣告訴我們的。但人們并不是隨機地玩這個游戲的。研究表明,人們會按照一種隱藏的模式來玩,根據(jù)這種模式,獲勝的概率可以高于三分之一。贏了的人傾向于保持使他們獲勝的手勢,而輸了的人則傾向于在下一輪中改變手勢??茖W家們說,能預測到這樣的變動將使你更容易獲勝。
這一策略在浙江大學舉辦的“石頭剪刀布大賽”中得到了證明,并被記錄于Arxiv服務器中。科學家招募了360名學生,把他們分成6組。每個參賽選手要和同組選手PK 300次。作為鼓勵,根據(jù)獲勝次數(shù)的多少,獲勝者將獲得相應獎勵。
為了玩得更好,傳統(tǒng)的游戲策略是:游戲者必須做到完全隨機——保持不可預測的狀態(tài),不被對手猜到。在這一模式中,兩位游戲者在每輪中出石頭、剪刀和布的概率相等,被稱為“納什平衡”。這個策略是以游戲理論的先驅者約翰·福布斯·納什的名字來命名的。他也是2001年好萊塢電影《美麗心靈》的主人公。
事實上,在“石頭剪刀布”比賽中,每隊選手做出不同手勢的概率正如之前所預測的那樣,大約是三分之一,這說明他們的確是隨機出手的。然而,在近距離的觀察中,組織者們注意到一個令人驚訝的行為模式。游戲者在贏得了一個回合之后,重復令他們獲勝的手勢的傾向要高于隨機出手的概率。相反,輸了的人傾向于更換手勢。他們的確是這樣做的,按照這個游戲名字的順序,從石頭變到剪刀,然后又變成布。舉個例子,游戲者出石頭卻輸了時,下一輪更可能出布,而不是按照三分之一原則隨機出手。
這個“贏者保持,輸者改變”的策略在游戲理論中被稱為“條件反射”。研究人員表示,條件反射深植于人類的大腦中,是與生俱來的。預測到這種模式,你將打敗你的對手,獲得更多的獎勵。
“石頭剪刀布”游戲所展示的集體循環(huán)動作是不能用“納什平衡”理論來解釋的。研究人員認為,條件反射究竟是人腦的一種基本決策機制,還是僅僅是一種更為基本的神經(jīng)機制的結果,這在未來的研究中仍然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盡管“石頭剪刀布”只是一個簡單的游戲,但它可能是研究人類競爭行為的一個有用的模型。例如,它可以應用于金融交易中。在之前的實驗中,人們發(fā)現(xiàn),游戲者會無意識地模仿他們對手的行為——這是個令人驚奇的結果,因為通常優(yōu)勢都是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來獲得的。
如今,科學家們正在計劃研究這些游戲者們在比賽時做出的那些看上去非理性的選擇背后的潛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