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木舟
13號晚上撕臺歷,次日的關鍵詞剎那之間像一把刀插入我的眼中。
“深淵”二字不需要搭配任何修飾,它本身就極具力量。
有件事曾在我心頭盤踞許久,我一度覺得其實可以好好寫一寫,但真要動筆,卻又老覺得欠些火候,于是便只能在茶余飯后跟姐們抱怨一下。
直到這個詞從我腦海里浮現(xiàn)出來——深淵,我知道,時機到了。
很多事情的開始,只是一件尋常的小事。
大概是2014年的10月初吧,當時我還在長沙,因為已經(jīng)決定了在冬天之前要回北京常住,所以特別珍惜跟老朋友們廝混在一起的時光。
某天下午我忽然接到一個電話,對于打這通電話的人,我必須真心實意地說,我曾視這個人為與我關系最好的哥們之一。他似乎很著急,沒有任何迂回,直接說:“我想找你借錢救急,店鋪的租金被偷了,這兩天房東就要,除了你,我實在想不出可以找誰借這筆錢?!?/p>
我?guī)缀跻幻攵紱]有遲疑,問他要多少。
那不是很小的數(shù)字,但也絕對到不了考驗我們的交情的程度。
我說:“你把賬號發(fā)給我,我等下就轉給你?!?/p>
他說了好幾遍“謝謝”,先是說在多久之前必定會還,接著又說要寫欠條給我之類的,我都沒往心里去,只覺得能幫朋友解燃眉之急,其他的事情也沒那么要緊。
這事也就過去了。
后來我回到北京,又是找房子,又是寫長篇,又是趕著把許久都疏于聯(lián)絡的北京的朋友們找回來,我把精力耗費在這么多事情上,哪里還記得那些瑣碎!
再提起這件事,已經(jīng)是2015年的夏天,距離那個人承諾還錢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大半年。
我是在整理微信通訊錄看到他的名字時,才意識到,啊,好像很久沒他的消息了。我點進對話框,看到對話內容才真正想起,不禁腹誹道:渾蛋!我忘了,難道你也忘了?
我說了,這個人曾經(jīng)是我最要好的哥們之一,于是我也沒含糊,直接問他:你欠我的錢呢?
隔著手機屏幕我都能想象到他嬉皮笑臉的樣子,他說:哎,你說我要是掛了,是不是就不用還你了?
這是我認識他五六年來,第一次有種特別不舒服的感覺,我們后來又說了些別的,便結束了這次短暫的對話。
那時候我是真忙啊,長篇的壓力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每周還要為公眾號的內容絞盡腦汁。我隱約知道自己的身體肯定要出問題了,但一心想著無論如何還是寫完書再去檢查吧。
在這樣的情形下,我便將一些與創(chuàng)作無關的事情拜托給信任的朋友替我操持。
我也不知道該說自己仁義還是愚蠢,這些年,多多少少竟然也借了不少錢給一些朋友,我把名單給姐姐的時候,她只差沒有冷笑出來。
我說:“那就拜托你了,時不時幫我催一催,能要多少回來就算多少吧?!?/p>
“葛婉儀,我問你,你將來還借錢給別人嗎?”
“嗯,再也不借了?!?/p>
當時我心里不是不難過的。
一段時間之后,姐姐給我打電話,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你交的什么朋友,一個大男人還點錢跟擠牙膏似的,好不容易還了一部分,還找了一堆借口。最牛的是,我今天一看微信,他把我刪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頓時就蒙了。
姐姐在掛電話之前陳詞總結:“我看剩下的錢是要不回來了,這個人你以后也不用當朋友看了?!?/p>
但在我看來,事情發(fā)展至此,已經(jīng)不是還不還錢的問題。
也許他一開始就沒打算還,也許是中途發(fā)生了什么變故導致他無法按時還,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都深深地感覺到自己被愚弄了。
這種挫敗感,真是不好受??!
那不是一筆巨款,他是否能按時還給我,其實一點都不影響我的生活。后來我無數(shù)次回憶這件事,我疑心對方是否太過篤定地知道這個事實,所以才如此有恃無恐——甚至不惜犧牲跟我之間這么多年的友誼作為代價。
要用網(wǎng)絡上流行的寫法,此時我要說:以上為背景。
再往后,才是我真正想要表達的重點。
在那之后我又主動找過他幾次,就像姐姐說的,他總有借口,層出不窮的借口,各種轉移話題的技巧,每次聽起來都像是真的有難處,每次聽起來都像是真的無可奈何。
可是這一次又一次的托詞,于我而言,便是友誼一次又一次地消損。
我心里頭早已經(jīng)雪亮,對于那筆錢,事實上,我早就不做念想。
然而最可怕的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樣的消損中,內心逐漸變得多疑、猙獰、充滿怨毒和暴戾,每當我在通訊錄上看到這個人的名字,怒火和屈辱感就會加重一分。
他的無賴,逼出的,卻是我的陰暗。
我跟他講話越來越尖刻,態(tài)度越來越惡劣,究其原因,或許是在我的潛意識里,我認為,這個人已經(jīng)不值得我尊重。
最后一次,是我在住院期間的某天晚上,因為創(chuàng)口太痛了,可我不愿意在微博或是朋友圈里寫下任何與之相關的文字,于是我又給他發(fā)了一次信息。
他沒有回。
幾周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他把我刪掉了。
那具體是什么時候的事呢?我不知道,或許就是在那個我痛得無法入睡的夜里吧。
發(fā)現(xiàn)他拖黑我的時候,我正坐在出租車里,那天北京難得沒有霾,夕陽瑰麗,整個城市溫柔得令人動容,余暉從車窗里透進來,不曉得為什么,那一刻我竟然覺得自己解脫了。
我給面面發(fā)微信說這件事,她有點激動地回我說:要是換了我,我會氣死。
我想了想,換了是以前的我,大概也會氣死吧。
可是那個時刻,我由衷地覺得,自己松了一口氣。
你知道這些年經(jīng)歷了這么多,我收獲的最重要的一條人生的經(jīng)驗是什么嗎?
是止損。
當一件事情已經(jīng)注定要往壞的方向發(fā)展下去,你要做的就是絕不戀戰(zhàn),否則它必將摧毀掉你內心一些原本很美好、很柔軟的東西。
我很難給那些東西命名,但我知道,它們是我生而為人,必須珍視、小心保護、誓死捍衛(wèi)的東西。
別的東西失去了,也就失去了,可人格要是壞掉了,不知道將要付出多長的時間和精力才能修補。
沒有人比我自己更厭惡那個咄咄逼人、言辭兇煞的自己。
與惡龍纏斗太久,我亦成惡龍。
凝視深淵太久,深淵也將回以凝視。
我這幾天在看一本書,在書中看到一句話,覺得很喜歡:很多事情,唯有通過挫敗才能明白,唯有通過受傷才能理解。
善良的人有時會吃虧,并不意味著善良錯了,只意味著世界有糟糕的時候。
我很慶幸的是我終究想明白了,這件事發(fā)生在我生命中的意義,遠勝過追回剩下的錢財。
但若說我還有什么遺憾,是的,仍有一點。
好幾年前,還是這個男生,有天他去找我,說他當時喜歡的姑娘在上海,他遲疑著要不要去找她,雖然也知道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好,但還是很想試一試。
我鼓勵他說:“喜歡就去吧,以后可能就沒有這樣的勇氣了?!?/p>
他走了之后,我曾經(jīng)寫了一篇微博,大意是: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乏油膩、猥瑣的男人,但希望你永遠有少年般的情懷,不要變得像他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