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毛澤東得了白內(nèi)障,醫(yī)生和秘書都希望他減少看書、看報、看文件。但是毛澤東非常喜歡閱讀,醫(yī)生讓他少看文件都可以接受,讓他不看報紙不看書,他就不同意。
為了轉(zhuǎn)移毛澤東的注意力,身邊的工作人員知道他喜歡看電影,于是就建議他多看一些電影,少看書報。毛澤東喜歡看的電影有幾類:一是獲得國際大獎的影片;二是傳記類影片,《林肯傳》《拿破侖傳》他就特別喜歡;三是喜歡看園林風光影片,英國片最喜歡。毛澤東聽說有好電影,往往就會把看著的文件放下而去看電影,非常高興。
于是,華國鋒就叫文化部分管電影的劉慶棠想辦法弄一些香港影片回來。當時內(nèi)地和香港沒有文化的交流,要搞香港電影非常難,幾經(jīng)周折,向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老板邵逸夫借了李小龍主演的3部電影:《精武門》《猛龍過江》《唐山大兄》。影片從香港到北京,一路快件,到北京后,劉慶棠先看,看完馬上送給毛澤東看。每次來文化部取影片,都由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親自出馬,張玉鳳、毛遠新和8341部隊的政委等都親自來取過影片。
當毛澤東看到李小龍打外國人打得起勁時,會邊看邊鼓掌:“功夫好!打得好!”一般香港的電影,毛澤東要看十幾天,斷斷續(xù)續(xù)地看,每次看幾分鐘。而李小龍的電影,毛澤東要留下一個月,反復看。正是因為毛澤東喜歡看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內(nèi)地在當年就引進了李小龍的大片《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
(摘編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