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全
摘要 介紹了定陶縣日光溫室越冬茬茄子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及處理、苗床營養(yǎng)土配制、播種、苗期管理、嫁接及管理、移苗定植、田間管理、采收等方面內容,以供茄子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茄子;栽培技術;日光溫室
中圖分類號 S64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082-01
茄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以及脂肪,尤其VB的含量極其豐富[1-6]。茄子的營養(yǎng)極其豐富,日常食用,有助于保護心血管,抗壞血酸,抑制消化道腫瘤細胞的增值,是為數(shù)不多的紫色蔬菜,人們最喜愛的食用蔬菜之一。茄子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已逾1 000年,種植面積較廣?,F(xiàn)總結日光溫室越冬茬茄子無公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1 品種選擇及處理
應選用耐弱光、抗寒性強 、抗病性強的品種,定陶地區(qū)一般選用著色好、品質優(yōu)、高產穩(wěn)產的黑寶圓茄、長紫茄、黑茄王等品種。采用嫁接栽培,砧木選擇根系發(fā)達、生長強健、高抗枯萎病和青枯病[1-7]、黃萎病和根結線蟲病的托魯巴姆、托托斯加野生茄子品種。
茄子種皮厚,吸水困難,為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砧木和接穗種子都要進行消毒和浸種催芽處理。用砧木種子150 g/hm2,接穗種子450~600 g/hm2。將種子放入55 ℃、種子量5~6倍的溫水中,不斷攪動,并保持55 ℃溫水10~15 min,待水溫降至30 ℃,倒掉水,讓種子略干,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 min,再用清水搓洗干凈,浸種發(fā)芽[1-6]。茄子發(fā)芽適溫為25~35 ℃,因種子成熟度不一催芽袋中的溫度和氧氣不均,會造成種子萌芽不齊,聽以最好采用變溫催芽,一天中適溫30 ℃占8 h,20 ℃占16 h。浸種過程中,每5~8 h換水1次,當種子充分吸水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凈撈出[1-6],用麻袋布或多層濕布包好,甩掉水后放入容器中,置于溫暖處催芽。5~6 d后,即有75%的種子露白,出芽整齊一致。待播。
2 苗床營養(yǎng)土配制
用充分腐熟有機肥和多年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優(yōu)質田園土按照3∶7的比例[1-3],另外,每1 m3加入草木灰5 kg、磷酸二銨1 kg,并加入95%惡霉靈原藥50 g對營養(yǎng)土進行消毒,充分混勻,碾碎過篩,即做成苗床土。播前要灌透水保持充足的水分。
3 播種
將種子與適量細土混勻均勻后撒播在苗床上,覆細土1~2 cm,再覆蓋塑料薄膜,始終保持濕潤,保證苗全苗壯,種子出土時及時揭掉。
4 苗期管理
播種時地溫不低于16 ℃,氣溫不低于14 ℃。砧木苗2~3片葉時將其分栽到9 cm×9 cm營養(yǎng)缽內,澆透水,加強通風透光。接穗要及時間苗,苗距10 cm。定植前10~15 d,進行低溫鍛煉,白天最高溫度大約維持在20 ℃,夜間溫度小于15 ℃,逐步降至約12 ℃[1]。
5 嫁接及管理
一般9月中旬砧木5~6片葉,接穗4~5片葉時為嫁接適期。采用劈接法嫁接,易操作成活率高。隨嫁接將營養(yǎng)缽擺入苗床,并進行遮蔭。白天溫度、夜間溫度、相對濕度分別保持在28~30 ℃、18~20 ℃、95%以上,前3 d全遮蔭,4~5 d后半遮蔭,7~10 d可在早晚揭去覆蓋物,以確保嫁接苗接受充足的弱散射光,中午前后覆蓋遮光,以后逐漸增加光照時間,并適當通風。10 d以后,轉入正常管理。
6 移苗定植
50~60 d待接穗現(xiàn)蕾時定植。定植時,除去嫁接位置不當、親和力不好、長勢較弱的植株。施足基肥,施充分腐熟的雞糞75 m3/hm2、三元素復合肥1 500 kg/hm2、餅肥1 500 kg/hm2,并輔施硼、鎂、鋅肥各30 kg/hm2。施肥后深翻30 cm,整平耙細。采用大小行栽培,按90 cm×50 cm做畦。為防止病害侵染,嫁接口要求超過離地面5 cm。定植后壟內和壟間澆透定植水。
7 田間管理
7.1 合理肥水調控
茄子定植澆過緩苗水后至門茄開花期間,不澆水,直至門茄普遍長至3 cm,再澆水施肥。結果前期,控水蹲苗中耕保墑。門茄開始膨大果皮鮮艷有光澤時,結束蹲苗,為促進果實迅速膨大,進行第1次澆水追肥,并施硫酸銨150~300 kg/hm2。第2次肥水在對茄開始膨大時進行,以后10~15 d澆肥水1次,結果中后期不能缺水缺肥。花期用茄子2,4-D、澎果靈或防落素處理[1-5],以茄果防落膨果靈的效果最好。結果盛期交替使用化肥與有機肥,適當加大肥水量,7~10 d澆水1次。同時,加大通風量,促進光合作用。
7.2 溫度管理
定植后,遇低溫,要加強防寒保溫。定植后7~10 d,室溫要求超過30 ℃。盡量保持地溫穩(wěn)定在16~18 ℃。緩苗期過后,植株開始正常生長,每天要揭簾見光。緩苗后門茄花開放,進入結果期,白天、夜間將室溫分別降到25~30、15~17 ℃。室溫超過25 ℃時開始適量放風,排除室內過多的濕氣[1-6],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光照強度,減少落花。陰天也要堅持適量放風。為縮小溫室中后部光照差距,增加光照強度,
應張掛反光幕。
7.3 整枝
門茄膨大后,摘除門茄以下萌芽的側枝和下部老葉,以及第二果實(對茄)下的腋芽。始終保持2個健壯延伸枝。逐漸疏去過多過密側枝及下部分老葉、病葉、殘葉[1-4]。剪枝后及時追施有機肥并結合壟間松土澆水。剪枝后約7 d植株即可萌發(fā)新枝,繼續(xù)雙干整枝、吊枝,全部摘除其他側枝和腋芽[1]。
7.4 病蟲害防治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倡導推廣生物防治、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保障茄子農藥殘留量符合國家標準。
茄子主要害蟲是茶黃螨和棉紅蜘蛛。防治茶黃螨,可噴73%克螨特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5 000倍液[1-5],每隔6~7 d噴1次,連噴3次,以預防為主。防治紅蜘蛛,用1.8%阿維菌素乳油5 000倍液噴霧,連噴2~3次。嫁接茄子高抗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病。重點預防灰霉病、褐紋病和綿疫病,實行稻菜輪作;定植前秧苗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定植緩苗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0倍液灌根[1-6],隔7~10 d灌1次,連續(xù)灌2~4次。
8 采收
采收標準:茄子充分膨大,果實呈紫色、有光澤時及早采收[1-5]。采收方法:收獲時最好從果柄處剪斷,減少碰傷。
9 參考文獻
[1] 茄子栽培技術[EB/OL].[2016-01-02].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aJmzhJUhBWavAmWOWP0Kod38LPkTPAZr0EN2vUv5upzQsyFUbvq_ 6BK2EvBmbqjB3JTpBwz4vDrEKfOjnqV6MeLruhdkyzkaVjb7CXxJS.
[2] 各類蔬菜種植技術[EB/OL].[2016-01-02].http://wenku.baidu.com/link?url=cWBoJUahA12sz6Yz5zVfUAg5GpMby4O_VekvLjOTGjpQi98TzoM G NRSEJ4Mm6v2nrWvq9fTfGDuT8BsCWirizH0g9-dsaR-NtSA_yTxx-k_.
[3] 劉東,司玉芹,楊寧,等.小拱棚西瓜套種茄子高效栽培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1(1):28-29.
[4] 曲明福.朝陽地區(qū)日光溫室茄子整枝換頭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2009(3):13.
[5] 宋志峰,梁貴偉.日光溫室茄子兩熟高產栽培技術[J].甘肅農村科技,1999(3):21.
[6] 張文川.茄子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2(9):22.
[7] 宋春彥.如何種好茄子[J].農民致富之友,2012(18):69.
[8] 鐘愛華,丘秋雄.茄子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9(2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