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浮名
大家都知道《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本領(lǐng)高強,有七十二般變化,他還可以身外化身,瞬間能復(fù)制千百個自己,一個跟斗,一翻就是十萬八千里。這還不算什么,光是他大鬧天宮的舉動,就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種人,應(yīng)該是人們頂禮膜拜的偶像,去哪里都會“粉絲”成群,絕對不至于寂寞。
更何況,這猴頭,雖然無父無母,但手下猴精無數(shù),七十二洞妖王實力驚人,更兼交游遍天下。做妖怪時,便結(jié)拜了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等兄弟。做了弼馬溫、齊天大圣之后,更是結(jié)交了無數(shù)神仙朋友?!耙娙澹Q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p>
然而,非常遺憾,他被如來一掌壓在五行山下,“他饑時,與他鐵丸子吃;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這一壓就是凄凄惶惶500年,不僅神仙朋友不來,結(jié)交的魔頭如牛魔王等不管不顧,麾下的七十二洞妖王不聞不問,連手下的猴精也棄之如敝屣?!盁o一個相知的來看我一看”。真?zhèn)€奇哉怪也!他的朋友都干什么去了呢?不僅孫悟空需要捫心自問,各位讀者也不妨琢磨琢磨。
“無一個相知的”去看他一眼的原因,首先是孫悟空的責(zé)任感缺失。
十萬天兵天將圍攻花果山,孫悟空遭到沉重打擊,“那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怪,盡被眾天神捉拿去了”??墒?,孫悟空居然沒心沒肺,對損失視而不見。最可怕的是,他接著說道:“捉了去的頭目乃是虎豹狼蟲、獾獐狐之類,我同類者未傷一個,何須煩惱?”這樣一個不愛惜同伴生命的人,無怪乎眾叛親離,只能孤單凄苦地在五行山下挨日子。
這也就導(dǎo)致了第二個原因:孫悟空無所不能,他可以法天象地,身外化身,戰(zhàn)無不勝,常人眼中的天大難題,在他看來也不過是小菜一碟,根本不需要他人相助。正因為如此,他交朋友,只是為了排解寂寞,當然也就不會和人家推心置腹,肝膽相照,生死與共,立下什么“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有了好處,他想到的也只是自己。天庭的蟠桃,吃一個就可以長生不老,可是,他一吃就是無數(shù)個,只圖自己吃個爽快,完全沒想到朋友們還在寂寞中苦苦打坐、煉丹,以求長生。小說中寫道,500年后,孫悟空在前往西天取經(jīng)的途中,遇上牛魔王。那個時候,牛魔王還在參那枯禪,尋覓長生不老之術(shù)。假使能吃上一個蟠桃,會少了好多的艱難,可是,那個時候,根本不見孫悟空送個桃子,哪怕是一個桃核兒。這種不以真心待人的人,豈會有患難與共的朋友?霸
延伸閱讀
因為復(fù)雜,所以他魅力無窮
《曲游記》中孫悟空的形象頗為復(fù)雜,有人說他是神性、魔性與人性奇妙結(jié)合的藝術(shù)典型,魅力無窮。
他是天地孕育,受日月精華滋養(yǎng)的石內(nèi)仙胞,出生時即“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驚動了整個天庭。這是他的神性體現(xiàn)。正因為天生靈秀,他坐擁花果山水簾洞成為“美猴王”,“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之后,又下東海搶定海神針,入地府銷死籍,上天宮盜蟠桃。這便是他的魔性體現(xiàn)。之前他無拘無束、無法無天,在五行山下經(jīng)歷了500年的錘煉之后,終于醒悟。由善到惡,再由惡到善,這體現(xiàn)了孫悟空的人性。
(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