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即將在杭州舉辦,杭州這個古老的江南名城又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在這個城市都以不同的角度煥發(fā)美感。《焦點》雜志帶你走進杭州,從空中、街角,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杭州。也讓生活在杭州的各個階層的人士,講述他們眼中的杭州,和他們看到的杭州之美,和對杭州的期許。
焦點:你是浙東籍人土,后來又在中國美院深造求學,能回憶一下求學時代記憶中的老杭州嗎?
陳耘文:我是2003年在中國美院南山校區(qū)就讀的,學校就在西湖邊上。由于受到政府保護,那個區(qū)域,包括南山路、湖濱的開發(fā),是受到嚴格限制的。但是當時已經(jīng)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老杭州了。當然,那邊還是有很多老建筑,掩藏在湖光山色中,一不小心就能走進戴望舒的“雨巷”里面。
我讀書的時候,住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經(jīng)常步行去學校。有時下了課,就去逛逛河坊街——杭州有名的南宋仿古街,那里開了好多家畫廊、古玩店、書店,每次去都會遇到一些好東西,就像遇到一個好朋友,我都會忍不住買回來,慢慢欣賞。
在美院,我主修的是現(xiàn)代書法,導師是王冬齡先生。王老師當時正在探索、實驗巨幅草書的創(chuàng)作,美院咖啡館里現(xiàn)在掛的《逍遙游》,就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我和我的同學們在美院的專家樓幾次見證了巨幅草書的創(chuàng)作過程,很震撼,這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學過程。
焦點:你在杭州生活了很長時間,目睹了杭州的變化,有哪些變化是你感觸最深的?
陳耘文:杭州是國際旅游城市,是世界愛情之都。中國古代四大愛情故事,有兩個是在西湖邊發(fā)生。當然,杭州太多的歷史、文化事件都是以西湖為起點或者為主要場景發(fā)生的。湖邊上也有諸多的文化名人故居、文化活動場所。比如美院邊上,面朝西湖的潘天壽先生故居,在岳廟附近有黃賓虹和林風眠等早期教授舊居。湖邊還有黃賓虹先生在寫生的塑像。細細思考,其實這都是開放的西湖帶來的魅力,所積累的沉厚的文化底蘊。
現(xiàn)在西湖游覽是完全開放,免費的。為什么能做到這點?這首先和杭州開放、大氣的城市氣質有關,也和杭州政府的魄力有關,和始終秉承著的“還湖于民”的理念有關,所以西湖總是游人如織。從經(jīng)濟角度去考量,旅游帶來的增值收入,遠遠超過了不免費可能帶來的門票收入。這是這么多年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
還有就是杭州對水文化的提煉和重視,西湖申遺,運河申遺,一直不遺余力。通過幾年時間,杭州把水文化真正的做活了,比如杭州城內(nèi)的運河和支流,都是打通的,所有的河岸都有景觀步行道,都有漂亮的照明系統(tǒng),還有穿行其上的水上巴士,從武林門出發(fā),可以到拱宸橋,到城西西溪濕地。這樣的交通工具,可以讓你的腳步和內(nèi)心一起慢下來,慢慢看沿途的風景。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杭州不算特別大,最近20年,雖然城市規(guī)模不斷在擴大,發(fā)生了很多變化,但是不管走到哪里,能非常明顯地感覺到這就是杭州。當然,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她不僅要保留自己的特色,還要和國際接軌。最典型的例子是錢江新城,雖然高樓林立,但非常有特色,她面朝錢塘江,建筑和自然景觀非常和諧,被市民稱為城市陽臺,體現(xiàn)了一個城市全新的氣度。
焦點:G20前后杭州大變樣,你了解的變化有哪些?陳耘文:杭州是全球游客重要目的地城市之一,但這是她首次舉辦大型的國際性節(jié)會,去年在烏鎮(zhèn)舉辦的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算是一次演習,因為當時來自全球的嘉賓大多下榻在杭州。
G20作為當前全球規(guī)格最高的會議,杭州充分表達了對她的熱情,從道路改造和建設,沿街建筑立面色彩和外形的改造,著名景點的清潔和保養(yǎng),可以說是事無巨細、加班加點,就是為了展現(xiàn)杭州最美好的一面。
前幾天我有一個朋友說,為了迎接G20,有時感覺確實帶來了不方便。但是現(xiàn)在看看,城市大變樣了,變干凈了,變亮麗了。
焦點:如果把杭州和其它知名城市對比,你認為杭州有什么不一樣?杭州城應該保留堅持的是什么?
陳耘文:和其他城市相比,生活在杭州太幸福了。正是因為太幸福,也有一個觀點,特別是年輕人,據(jù)說要逃離杭州,不能陷身在富貴溫柔之鄉(xiāng),否則會不思進取。其實,這個擔心完全可以不必,浙江人,無論是浙商還是普通民眾,從來都是勤勞刻苦的,通過不斷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使得杭州多個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比如電商,比如動漫產(chǎn)業(yè)??梢哉f,杭州已經(jīng)成為一個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的理想城市。白居易有詩說,“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杭州一定要保留杭州的元素,這些元素在西湖、中國美院、西泠印社、西溪、運河、錢塘江等等的身上,成為杭州特有的文化,只有這樣才是杭州,才有杭州的味道。
在我們搞藝術的人眼里,城市是充滿美學特征的,城市的建筑、街道、山河湖海,都是由線條構成的,從物理特征上升到了審美特征。對于杭州,除了這種藝術上的觀照,在我心里,還有個需要去感受、發(fā)現(xiàn)、參與的精神杭州。
杭州文風極盛,在寶石山上有個特色書吧叫純真年代,她是已故的浙江文學院院長盛子潮先生創(chuàng)辦,定期舉辦一些高端的文學類沙龍,現(xiàn)在成了杭州的一個文化客廳。在京杭大運河拱宸橋段,有很多文化人開的咖啡吧、茶樓,當你一不小心悠悠然進去時,也許就會和一場國際性詩會相遇,那些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你書里的著名詩人正在朗誦一首關于杭州的詩。這樣將藝術和生活巧妙地混在一起的場所比比皆是,這是把藝術生活化的隱秘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