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偉
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有一種叫卷尾燕的鳥。這種鳥經(jīng)常和狐獴湊在一起。狐獴在覓食時周圍有自己的“偵察兵”放哨,但也讓卷尾燕站在樹枝上為它們放哨。
卷尾燕看到一只老鷹在上空盤旋,立刻發(fā)出尖利的叫聲,狐獴聽到后拋下正在做的事撒腿就跑。幾乎在同時,老鷹從上空俯沖下來,抓了個空。
不久,卷尾燕又發(fā)出同樣的叫聲,狐獴以為老鷹再次來襲,放下嘴邊的食物趕緊撤離,可這次卷尾燕騙了它們。它在狐猿離開的瞬間叼起食物迅速離開。雖然卷尾燕剛剛救了它們,但這次欺騙令狐獴很是氣惱。當下次卷尾燕故伎重演時,再沒有一只狐獴離開了。
突然,狐獴哨兵的叫聲響起來,大家又一次陷入恐慌,再次拋下口中的食物跑開。但是,這叫聲是卷尾燕模仿的狐獴的聲音。于是,卷尾燕再一次得到了食物。
盡管卷尾燕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騙它們,狐獴卻并不趕它離開,有時甚至會主動施舍一些食物給它。這是因為,卷尾燕僅僅在食物匱乏的冬天才會有這種欺騙行為,是解決自身生存危機的“無奈之舉”。
狐獴連續(xù)被卷尾燕的“詭計”欺騙,本可以把它趕走,卻仍和它和睦相處。這個現(xiàn)象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犯了錯誤時,不要一棍子打死,很多時候,他們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給別人機會,也就給了自己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