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義文
我的岳父在建國后不久便投身鐵路建設,后來我和妻子也加入鐵路建設行列。上世紀90年代后期,大學畢業(yè)的女兒女婿跨入了高鐵建設隊伍,參與京滬高鐵、武廣客運專線、南廣高鐵、貴廣高鐵的電氣化工程施工。 我們三代人見證了我國鐵路事業(yè)的大發(fā)展和新中國的日益壯大。
新中國鐵路建設起步,岳父脫下軍裝進鐵路
新中國成立之前,全國鐵路通車里程不到22000公里,而且約占總里程的60%在東北和華北兩地區(qū),西南、西北地區(qū)只占不到6%。據此,黨中央首先籌劃西南鐵路建設藍圖。1950年3月成渝鐵路籌建,6月12日西南鐵路工程局(鐵二局、鐵五局前身)成立,6月15日舉行開工典禮。岳父羅安,1929年參加紅軍,經歷長征、抗日、解放戰(zhàn)爭,此時正在成都溫江軍分區(qū)。1950年5月,岳父脫下軍裝,投身鐵路建設,先后參與成渝、寶成、川黔、貴昆、成昆、枝柳等新線鐵路建設,直至離休。
1952年7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建設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提前通車。第二天,7月2日,寶成鐵路舉行開工典禮。1958年1月1日,寶成鐵路全線通車慶典,萬人矚目。此后,貴昆、成昆鐵路陸續(xù)開工。1966年7月1日貴昆鐵路正式交付運營。1970年7月1日成昆鐵路在西昌車站舉行全線通車慶祝大會。
成昆鐵路與貴昆、川黔、成渝鐵路相連,構成了西南環(huán)狀路網,并有寶成、湘黔、黔桂三條通往西北、中南、華南的通道,給西南地區(qū)2000萬人的生活和命運帶來了改變。
岳父說起這些如數珍寶、歷歷在目。成昆鐵路全長1090.9公里。成昆線上鐵路橋隧道總長度451公里,占整條線路長度的41.6%,這些隧道都是人工開鑿,拿炸藥,靠和人一點點挖出來。由于地形限制,沿線122個車站有42個不得不全部或部分建造在橋梁上和隧道里。工程十分艱巨,建設者留在工地具有時代豪情的詩句是很好的見證:“隧道工人意志堅,千斤重擔咱敢擔,走遍天下修鐵路,揮手打穿萬重山”、“雄文四卷,風槍一桿,胸懷宇宙,險山惡水只等閑,天下何處是難關”。成昆鐵路靠的就是這種精神,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靠血肉之軀用汗水和生命換來的通路!直到現(xiàn)在,路過的旅客,無論年長者,還是青少年,看到崇山峻嶺中蜿蜒的鐵軌,望著鐵龍在橋隧呼嘯而過,會情不自禁地“向前輩們致敬!”
鐵路建設不斷發(fā)展,我輩走進鐵路施工行列
1978年12月1日,為了鐵路建設發(fā)展的需要,中央決定鐵二局從1979年1月起分建為鐵二局、鐵五局。我和妻子進了五局,參加過衡廣復線、浙贛復線、寶中線、南昆線、青藏線等30多條新復線的建設。鐵五局成立后主要面向華中、華南的鐵路建設,第一個重大項目就是上衡廣復線。
衡廣復線工程實際新修的正線折合單線807.7公里, 1979年2月動工,卻經過了漫長的8年,到1988年12月16日建成通車。前期由于投資所限等原因,工程進展緩慢,經歷了緩建、停工、復工,直到1985年12月10日,中央決定衡廣復線1988年年底通車,1990年前完成全部配套工程。施工才由“八年抗戰(zhàn)”進入“三年決戰(zhàn)”。鐵五局承擔的70%以上的施工任務,80%以上的工程量是這“三年決戰(zhàn)”完成的。這段時間我長駐鐵五局長沙指揮部。三年中,我共編發(fā)《衡廣工地》258期,真實地記錄了衡廣復線的建設歷程。
大瑤山隧道在廣東省境內南嶺山脈南端的大瑤山區(qū),全長14.295公里,是當時中國最長的雙線電氣化隧道,世界第十大雙線鐵路隧道。一位外國土木專家表示,他很敬服中國技術人員和工人在這項工程中表現(xiàn)出的認真和頑強精神,如將大瑤山隧道的施工經驗整理出來,這些經驗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將無法估量。大瑤山隧道勘測設計和施工的新理論、新技術、新設備,是中國隧道建設技術的一次飛躍,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是鐵路隧道技術進步的里程碑。五局擔負大瑤山隧道鋪軌任務,1987年12月1日開始鋪軌。剛開始,鋪軌難題一個接一個。施工人員遠離駐地,吃飯飲水有困難,只有餓了吃紅薯、渴了啃甘蔗。母親把孩子帶到工地,只有抽空喂孩子奶。連續(xù)作業(yè)無法休息,就抓緊施工間隙歇息。更有一大難題——當時用的蒸汽機車牽引,機車產生的廢氣、煙塵對作業(yè)人員有危害、對施工有影響。怎么辦?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群策群力想辦法:對柴油發(fā)動機配備凈化裝置除掉廢氣,將蒸汽機車改用焦煤為燃料消除黑煙,在洞外把氣壓燒足,牽引力滿足鋪軌要求后再進洞作業(yè),終于在1987年12月26日這特殊的日子提前5天鋪通。大瑤山隧道的雙線通車,打破了中國長期以來因技術條件限制不能修建超過10公里的長大隧道的禁區(qū)。
衡廣復線的建成,為在繁忙鐵路干線上進行技術改造樹立了成功范例,成為我國鐵路建設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鐵路建設高速發(fā)展,女兒女婿遇上好時機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國民經濟快速發(fā)展,1982年鐵路運輸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經過北戰(zhàn)大秦、南攻衡廣、中取華東三大戰(zhàn)役及后來鐵路加快建設速度,截至到1998年鐵路運營里程達到66428.5公里,約為建國前的3倍,約占世界鐵路總里程的1/20。但按全國土地面積計算,按全國當年總人口計算,這在世界各國中都是很低的。必須加快鐵路建設。到2009年底,我國鐵路營業(yè)里程達到了8.6萬公里,而且有了突破性的大發(fā)展。
進入新世紀前后,我國鐵路建設進入了快車道。上世紀90年代后期,從華東交大畢業(yè)的女兒女婿跨入了高鐵建設隊伍,參與京滬高鐵、武廣客運專線、南廣高鐵、貴廣高鐵的電氣化工程施工。
青藏鐵路是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的鐵路,全長1956公里,在施工中克服了青藏高原凍土層的世界難題,于2006年7月1日順利實現(xiàn)了全面通車。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戰(zhàn)略地位很高。
從2008年的京津城際鐵路到鄭徐高鐵,8年間,我國高鐵從無到有,再到如今的“公交化”密集運營,高鐵正以它特有的“顏值”與“氣質”走進并改變著人們生活。2014年12月26日,貴廣高鐵建成通車,貴州省歷史性地邁入“高鐵時代”?!案哞F時代”的到來,讓貴州得到高鐵的眾多“利好”。貴廣、滬昆、渝黔、成貴高速鐵路的建成,將讓貴州快速融入全國主要經濟區(qū)2、4、7小時經濟圈。貴州騰飛的日子來到了。(作者系原中鐵五局紀委執(zhí)法監(jiān)察、宣傳教育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