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豐,周維彬
(臺州學院, 317000)
?
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實踐探索
李 豐,周維彬
(臺州學院, 317000)
文章首先綜述了POGIL的內涵、目標及過程要素,介紹了POGIL在翻轉課堂及相關學科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情況,據(jù)此構建了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應用模型。繼而對該模型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實施細則和實踐流程進行闡述,分析其可能遇到的困難,對其未來發(fā)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POGIL;翻轉課堂;探究式學習;信息素養(yǎng)教育
最近幾年,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成為課堂教育改革的熱門話題,它突破了“授課—實踐—考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協(xié)同性,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在課堂上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被稱為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研究發(fā)現(xiàn),在以實踐、操作性為主的課程領域,翻轉課堂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1]。
POGIL(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是指面向過程的指導型探究學習法,它最早起源于美國大學化學專業(yè)的實驗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指導方法。POGIL應用研究表明: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對多數(shù)學生不適合;在一個互動式學習團隊中的學生更有可能獲得成功;知識是個人性質的,當學生有機會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時候,最有可能享受學習的過程[2]。這與翻轉課堂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
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一直是高校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教育,具有知識點明確、應用性強的特點。其操作性和實踐性很適合翻轉課堂的實施,其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又與POGIL完美契合。將POGIL引入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嘗試,更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
1.1 POGIL的內涵和目標
POGIL以情境教學為起點,以探究式學習為理念,通過對基本概念的認知,引導學生分組學習和團隊協(xié)作,旨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及在新領域應用知識的能力。其目標是使學生參與學習過程,通過對基本概念的學習理解,進而發(fā)展為重要的學習技能。這些重要的學習技能包括:批判性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合作與反思的溝通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POGIL模式與其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同的是:(1)POGIL的素材是輔助教師對學生團隊的自我管理,而不是信息源;(2)POGIL的素材旨在引導學生探索、構建自己的知識;(3)POGIL的素材是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和在新領域應用知識的能力。[2]
1.2 POGIL的過程要素
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注重對課程內容的掌握,POGIL更注重對過程技能(Process Skills)的應用,以幫助開發(fā)學生獲取、應用和生產知識的能力。POGIL課堂活動包含以下關鍵過程技能:信息處理、批判性及分析性思維、解決問題、溝通、團隊協(xié)作、管理和評估。這些技能不僅能幫助學生在實驗室或教室變得游刃有余,而且在其以后的工作或科研活動中,依然表現(xiàn)優(yōu)異。研究表明,在關鍵過程技能的應用過程中,五個核心要素始終貫穿于POGIL課堂活動中[3]: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即強調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shù)膶ο蟆?2)學習周期: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huán)境需建立在學習周期的基礎之上,一個完整的學習周期包含探索、概念發(fā)現(xiàn)、概念應用三個階段。它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概念的自主發(fā)現(xiàn),并享有概念發(fā)現(xiàn)的所有權,進而提供有價值的認識論,以實現(xiàn)科學探究的本質。(3)關聯(lián)與映射:事實和觀點并不是孤立的記憶或簡單的理解,而是建立在圍繞著對核心概念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并形成一個概念網(wǎng)絡,便于知識在新環(huán)境中的識別、檢索和應用。(4)討論與交流:既包括學生之間的討論學習,又包含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和答疑,教學看似是以促進學習的方式影響學生的一系列行為, 但應更多地視為是一項人際互動的過程。(5)反饋與評估:元認知意味著對其知識和學習意識的思考,包括反思已學的成果并對學習過程進行評估。
1.3 POGIL與翻轉課堂
最早將POGIL引入翻轉課堂并進行實踐論證的是S.Jeff,Cold(2013),他將POGIL作為一個特殊的翻轉學習技術,應用到IT3510(《高級Linux管理》課程)翻轉課堂,學習流程包括:證明POGIL的重要性;完成課前學習,包括觀看課程視頻、閱讀相關材料,了解基本概念;設置相關問題,組織小組成員討論,分配組成員角色,如技術員、管理者、響應者和發(fā)言人[4]。
相對于Cold,Pierce (2013)在POGIL活動中充分集成了翻轉課堂的技術方法,并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參與進POGIL活動中,并對所有學生的出勤進行考核,因此實踐的效果更好[5]。
1.4 POGIL在相關學科中的應用研究
POGIL最早應用于美國化學專業(yè)的實驗教學,2005年后,國外學者開始逐漸對其進行關注,涉及的學科包括物理化學[6]、生物化學[7]、生物力學[8]等,最近幾年被引入信息素養(yǎng)教育課程。Erik(2010)以親身教學為例,首次將POGIL引入信息素養(yǎng)教育,通過對指導者和學生有效地觀察,指出POGIL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評估技術,而且在POGIL實踐中,學生在團隊協(xié)作中的表現(xiàn)要好于獨自學習,并表現(xiàn)出更為積極的效果[9]。Carrie Moore等(2015)對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Boise State University)的信息素養(yǎng)課程進行了設計、實施、修訂以及非正式評估,該校學術館員對作為校核心課程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進行創(chuàng)造式學習和修訂,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新的基礎學習課程,新課程整合了團隊學習和POGIL模式,并使用ipad作為POGIL的教學工具,課程每學期都向學生提供開發(fā)和應用信息素養(yǎng)技能,包括:旨在引導學生對基本概念認知的批判性思考能力[10]。
而我國對POGIL的相關研究非常少,僅管華等(2013)將POGIL引入到藥物化學教學[11]。
1.5 POGIL的實踐效果
POGIL官方網(wǎng)站曾對來自于六個不同機構的688名參與者進行了匿名調查,其中307名學生參與了傳統(tǒng)課堂活動,381名學生參與了POGIL課堂活動。數(shù)據(jù)表明,超過80%的參與者認同POGIL模式,遠超過對傳統(tǒng)課堂49%的認同率;6%的參與者反對POGIL模式,而在傳統(tǒng)課堂中,反對率高達30%[12]。調查結果見圖1:
圖1 傳統(tǒng)課堂與POGIL的認同度比較
翻轉課堂主要通過課下觀看教學視頻,課上組織學生討論學習完成教學過程,其核心是重構學習流程。而重構學習流程中所依賴的學習情境再現(xiàn)、團隊學習與協(xié)同、深度學習與思考,均在POGIL中得以體現(xiàn)。筆者根據(jù)POGIL的特點和過程要素,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將學習流程分為教學準備、課前學習、課堂學習和評價反饋四個階段,創(chuàng)建了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應用模型,見圖2:
圖2 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應用模型
2.1 教學準備
2.1.1 概念整合
POGIL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就是基本概念的認知以及批判性思考,這就需要將章節(jié)知識點碎片化,并對所涉及的基礎概念進行整合,在概念整合過程中,既要高度概括,又要細分,還要避免出現(xiàn)重復講授內容。以Google高級語法這一知識點為例,需要對site、title、filetype、inurl等語法功能、注意事項以及應用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學生可根據(jù)自己對概念的理解,抽象出所需的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系,并建立合理的意義關聯(lián),對概念的理解和深化有很大的幫助。
2.1.2 經典案例
2.1.3 情境設計
POGIL是一種以問題情境作為教學環(huán)境的技術方法,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使課程不至于枯燥無味。信息素養(yǎng)教育課程是一個以實踐為基礎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需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筆者在講解網(wǎng)絡信息資源檢索這一知識點時,就創(chuàng)設一個以聊天記錄形式展現(xiàn)的網(wǎng)絡愛情故事,希望同學們幫助男孩找到女孩。學生在看到該案例時,仿佛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該案例使同學們在基于真實問題情景的學習環(huán)境下探究學習,充分調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4 視頻制作
翻轉課堂的形式是通過課下觀看視頻,課上討論交流來實現(xiàn),因此視頻的制作很關鍵,既不能太短又不能拖沓,生動的同時又需要將相關知識點講解清楚。因此,在視頻制作過程中,可以在關鍵知識點設置相關思考練習題,并放入一些通關小測試、練習小游戲等,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交互獲得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張潔(2014)提出了視頻制作和獲取的3種方式: 根據(jù)相應知識點有針對性地制作課件并進行視頻錄制剪輯;依據(jù)需求對網(wǎng)絡優(yōu)質開放的教育視頻進行選擇和編輯;選取數(shù)據(jù)庫商所提供的官方培訓視頻。這也就要求教師掌握必要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 擅長拍攝、錄制、剪輯視頻,會使用屏幕錄制軟件來制作課件等[13]。
2.2 課下學習
2.2.1 概念認知
在概念認知過程中,概念必須以可理解的形式呈現(xiàn),概念的認知對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它是學習者具備有意義學習取向的先決條件,即具備與新知識建立關聯(lián)的傾向性。學生需記憶和理解信息素養(yǎng)教育課程中的基礎概念和知識,進而應用到所學專業(yè)課程中,以實現(xiàn)分析、評估和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學習目的。
2.2.2 觀看視頻
學生要明確課程目標及任務,需認真觀看教學視頻并閱讀其他相關資料。由于學習習慣和自律性的差異,學生在課下觀看視頻和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隆茜(2014)就提到兩點:一是教師無法及時回復學生遇到的問題,二是學生也承認“沒有了傳統(tǒng)課堂的強制學習,自己會產生惰性”[14]。對于學生的學習行為,還可以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必要的監(jiān)控與追蹤,以便對學生形成一定的約束。
2.2.3 完成練習
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總結所學到的知識,在觀看教學視頻并學習完老師準備的相關資料后,可通過針對性的練習來確認自己是否已經掌握課程相關知識。如有必要,可反復觀看視頻和資料,進行二次學習。如疑問依然不能得到解答,可將相關問題集中起來,在課堂中與小組其他成員進行討論。
2.2.4 提出問題
問題的提出是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只有經過學習和深度思考的學生,方能發(fā)現(xiàn)并提出相應的問題。通過視頻學習、問題反饋和疑難點的收集,分析整理出具有代表性、針對性的問題,以便在成果匯報中展示出來,亦可把疑難點和問題通過QQ群或教學平臺反饋給老師。
2.3 課堂學習
2.3.1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指學生圍繞一定的問題、文本或材料,在老師的幫助和支持下,自主建構答案、意義、理解或信息的活動過程,它貫穿于整個信息素養(yǎng)教育活動中,是POGIL模式的基本理念。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學習不再是知識的傳輸過程而是知識的建構過程,學生圍繞著自身的信息需求而實現(xiàn)自主學習,學習成為有自主意圖的、自覺自主建構的積極實踐,這與傳統(tǒng)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2.3.2 過程引導
老師在POGIL課堂活動中,充當?shù)牟粌H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團隊自治的引導者。教學活動可看作是促進學習方式轉變以影響學習者的一系列行為,還可以視為一項人際互動的過程。老師需要做到:提供有趣的、支持性的話題,催生想法;鼓勵學生做出選擇和嘗試;指導學生查找學習參考資料;引導學生進行橫向、縱向類比;從學習內容之外來審視學習;給學生思考、質疑的時間和機會。
2.3.3 團隊協(xié)作
POGIL核心精神是鼓勵小組團隊協(xié)作,目的在于幫助每一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在團隊協(xié)作中的表現(xiàn)要好于獨自學習。具體操作中,可將小組分成3-4人,組成員自我分配角色,并承擔各自的職責。具體角色包括:管理者,負責管理和分配組成員的任務,評估組成員的各自貢獻;信息員兼記錄員(2人),負責任務分析、信息檢索、檢索結果分析以及問題的提出,同時兼顧記錄檢索過程中的其他有效路徑和創(chuàng)意思維;匯報員,收集整理成員提出的問題,歸納總結任務成果,制作PPT并負責向班級和老師匯報和展示成果。
2.3.4 成果展示
小組成果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如PPT、現(xiàn)場演示等)進行匯報展示,一方面是為了展示集體智慧,另一方面也是對小組成員努力學習的認可。匯報者需條理清晰地闡述任務學習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任務分析、關鍵詞的提取和組配、數(shù)據(jù)庫的選擇、檢索策略的調整以及檢索結果的展示,亦可展現(xiàn)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創(chuàng)意思維,以便和小組之間進行相互學習,其經驗和知識也能得以共享。
2.4 評價反饋
2.4.1 自我評價
由于每個學生在小組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擔的職責也不同,自我評價一方面是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評價,也是自我對小組成果貢獻度的考量。評價內容包括:自主學習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對小組所做出的貢獻、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的建構等。自我評價是基于認知的思考,是個人記憶理解和應用分析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有效激發(fā)學生深度學習能力,也是翻轉課堂完成知識內化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4.2 小組互評
小組互評是POGIL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翻轉課堂的高潮部分。不論小組自我展示學習成果,還是觀摩其他組的作品,都能大大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碰撞,提高其參與度和積極性。小組互評,既可以彌補教師指導時間的不足,讓擁有相同學習背景的學生交流彼此的學習盲點,以更貼近的語言相互指導;又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找出別人優(yōu)缺點的同時,也自然延伸到對自我優(yōu)缺點的審察,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和深度思考能力。
2.4.3 教師評價
教師需要對每組成果的匯報進行有效點評,同時對優(yōu)秀小組進行激勵,如對其組成員的平時成績進行加分,但不鼓勵對表現(xiàn)差的小組予以懲罰。實際上,在自我評價和小組互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公示清晰的評價標準,以有效地解決學生評價中由于情感因素的影響而導致評價的不準確性問題,對學生起到引導、提醒作用,保障評價活動的順利進行。黃靜在《基于學生互評的翻轉課堂構建——以南通大學文獻檢索課為例》一文中以數(shù)據(jù)庫資源的查找和利用為例,就設定了詳細的互評量規(guī)[15]。
2.4.4 總結反饋
課堂上會有些突發(fā)狀況以及課堂會有過于嘈雜等問題,不僅如此,課堂形式的組織、時間的把控、進度的駕馭等,都需要反復實踐和驗證,對教師教學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不僅需要足夠的專業(yè)知識,還需要教師擁有駕馭和把控課堂的能力。適時地總結反饋,有利于翻轉課堂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也能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
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但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實踐中,細節(jié)上仍需掌控好,否則又會陷入傳統(tǒng)信息素養(yǎng)教育“重傳授、輕參與”的窠臼。具體而言,需注意以下幾點:
3.1 善于指導而非過度誘導
傳統(tǒng)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教師往往低估學生自我調整、路徑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一看到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誤入歧路,或無計可施,就立即給予幫助。事實上,學生往往可以通過自我梳理、探究學習而走出困境。而在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中,教師應該善于為學生提供這種澄清思路的機會。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或困難不是由于知識經驗不足、方法欠缺所導致的,可通過追問、組織討論等方式,讓學生自主組織學習和團隊協(xié)作,而這一過程既是思路澄清的過程,也是探究思維向前推進的過程。
3.2 自主探究而非被動參與
傳統(tǒng)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教師提供的檢索思路和所用的知識技能都是已知的、現(xiàn)成的,學生所做的僅僅是題型的重復認知和檢索技能的反復運用。而在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中, 學生必須要有對一切未知和已知追根溯源的好奇心和旺盛的自主探究意識,成為探究式學習活動的自覺參與者。學生不是在進行單純的模仿、回憶、再認,或簡單的感知、信息查詢,而是在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努力生成屬于自己的知識架構,包括過程性的,也包括結果性的,進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3.3 情境再現(xiàn)而非刻意簡化
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中,問題情境的設計不能過度簡化,更不能通過誘導性的設置將學生準確無誤地“引”到預設的檢索軌道中。那這種教學方式就背離了真實的探究學習,學生并沒有親歷開動腦筋理解問題情境、分析問題、協(xié)同解決問題,而只是在揣測、感應教師的意圖?;蛟S課堂上師生進行著熱熱鬧鬧的互動、學生順順當當?shù)亟鉀Q了問題,但這些并不表示探究教學是真實的、有效的。因此,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過程的設計、檢索案例的編制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開放性內容, 預設問題, 制造空白, 適當?shù)亍捌茐摹毙畔⑺仞B(yǎng)教育課程內容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 給學生有意創(chuàng)設困惑、疑難, 為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提供有利的情境。
POGIL模式在國外已經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實踐效果也得到認可,最近兩年逐漸有學者將POGIL模式應用于翻轉課堂,但實踐效果卻隨課程進度的進行而不同。S.Jeff,Cold(2013)在IT3510課程的實踐應用表明,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必須集中在學期之初的三周內完成,否則,隨著POGIL活動的進行,會有三分之一的組成員流失[4]。不僅如此,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對學生自律性要求很高,它要求學生有強烈的自主探究意識和旺盛的求知欲。
基于POGIL的翻轉課堂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在我國尚屬先例,實踐的流程和效果尚未得到驗證,而且我國高校學生已經習慣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其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施起來會困難重重。但筆者依然相信,隨著信息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持續(xù)更新和課堂模式的漸進式改革,我們的信息素養(yǎng)課程的教學效果會越來越好,也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可和熱愛。
[1] 李海龍,鄧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9):46-50.
[2] What is POGIL[EB/OL].[2015-11-07].https://pogil.org/about.
[3] Richard, S., Frank J Creegan,&David M Hanson.POGIL: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J].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1(242):90-105.
[4] Cold, SJ.Partially flipped: experiences using POGIL.14th annual ACM SIGITE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2013[C].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Orlando,2013:133-134.
[5] Pierce, R.Student performance in a flipped class module.I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3[C].AACE, Chesapeake, 2013:942-954.
[6] Tribe, L.POGIL in physical chemistry: Can there be too few students[J].Abstracts of Papers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5(230):65-72.
[7] Vicky, Minderhout.Lecture-free biochemistry: A 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Approach[J].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ducation,2007,35(3):172-80.
[8] Shawn, R.Simonson &Susan, E.Shadle.Implementing 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 (POGIL) in Undergraduate Bio-mechanics: Lessons Learned by A Novice[J].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2013(14):56-62.
[9] Mitchell, Erik.Using POGIL Techniques in an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0,36(6):539-542.
[10] Moore, Carrie.Integ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POGIL Method, and iPads into a Foundational Studies Program[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5,41(2):155-169.
[11] 管華,崔亞男,溫新民.POGIL 模式在藥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3(9):92-94.[12] Effectiveness of POGIL[EB/OL].[2015-12-08].https://pogil.org/about/effectiveness.
[13] 張潔,王英,楊新涯.翻轉課堂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實踐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 2014(11): 68-72.
[14] 隆茜.“翻轉課堂”應用于信息素養(yǎng)教育課程的實證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4(6): 96, 97-102.
[15] 黃靜.基于學生互評的翻轉課堂構建——以南通大學文獻檢索課為例[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 2014(1): 13-17.
(責任編輯:王靖雯)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POGIL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LI Feng, ZHOU Wei-bin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317000,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connotation, objectives and process factors of the POGIL, and introduces its application in flipped classroom and teaching practice.Accordingly, the flipped classroom applic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POGIL is constructed.Th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and practice process of the model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re described.The possible difficulti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 flipped classroom; inquiry learn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G251.5
A
1006-1525(2016)05-0081-06
李 豐,男,館員。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