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龍,陳江萌,姬冠華,苗成,陳汝斌,邱爽
(1.西安石油大學,陜西西安710065;2.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氣廠,陜西西安710200;3.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氣廠,內蒙古烏審旗017300)
低滲氣藏確定關井后井口恢復穩(wěn)定壓力的一種新方法
王德龍1,2,陳江萌1,2,姬冠華2,苗成2,陳汝斌3,邱爽2
(1.西安石油大學,陜西西安710065;2.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氣廠,陜西西安710200;3.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氣廠,內蒙古烏審旗017300)
低滲氣藏地層壓力恢復慢,尤其是低滲氣藏開發(fā)中后期,這給準確求取目前地層壓力帶來了困難。本文在分析研究區(qū)開展的關井壓力恢復實驗的基礎上,總結了實驗氣井壓力恢復規(guī)律特征,提出了一種確定井口恢復穩(wěn)定壓力的新方法。該方法結合垂直管流理論,可較準確確定目前地層壓力。通過與物質平衡法、產量不穩(wěn)定分析法、實測法得到結果對比,表明新方法簡便易行,計算結果可靠。
低滲氣藏;關井實驗;井口壓力;地層壓力
目前確定氣藏地層壓力主要方法有:實測法、物質平衡法、產量不穩(wěn)定分析法、垂直管流法等[1]。利用實測法要獲得可靠地層壓力,一般需關井數月甚至半年以上時間,這不僅影響氣井正常生產,而且導致測壓成本較高。實測壓力不準確或數據較少,會使物質平衡法預測產生較大誤差[2]。利用產量不穩(wěn)定分析法[3]確定地層壓力對氣井的日常生產數據質量有較高要求,若由于設備故障、管理等因素導致日常生產數據不準確,利用該方法計算目前地層壓力將存在較大誤差。利用井口壓力通過垂直管流法折算地層壓力時,需要確保關井后井口壓力已恢復穩(wěn)定,否則折算計算得到的地層壓力將存在較大誤差。
目前在氣田開發(fā)過程中,除正常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外,礦場往往由于集氣站檢修、工藝技術試驗、間歇生產等多種原因關井,由此可獲得一定量的井口關井壓力恢復資料,但是,由于關井時間通常不夠,壓力往往不能恢復至穩(wěn)定壓力,進而造成關井末期壓力并不能表征氣井真正壓力。
本文在分析研究區(qū)開展的關井壓力恢復實驗的基礎上,總結了實驗氣井壓力恢復規(guī)律特征,同時提出了一種可行的得到井口恢復穩(wěn)定壓力的新方法。
榆X氣田2006年建成產能,目前油壓較投產初期下降68.4%,套壓下降63.1%,氣井壓力普遍偏低,氣田已處于自然穩(wěn)產末期。準確掌握氣田壓力情況對于氣井(田)開發(fā)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榆X氣田儲層總體為一套低孔、低滲-特低滲儲層,主力氣藏屬于河控淺水三角洲沉積體系,分為淺水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緣兩個沉積亞相。巖心滲透率主要分布在0.1×10-3μm2~10×10-3μm2,平均滲透率4.85×10-3μm2;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8%,平均孔隙度5.36%。該井區(qū)氣藏為低含硫、低含CO2干氣氣藏。
工區(qū)氣井根據氣井儲層特征,結合生產動態(tài),將生產井分為三類,分類標準及結果(見表1),其中Ⅰ類井占總井數29.2%,Ⅱ類井占總井數35.7%,Ⅲ類井占總井數35.1%。
1.1現場關井實驗情況
201X年冬季供氣高峰后,根據氣田生產任務結合關井壓力恢復實驗需要,選擇不同類型實驗氣井合計51口。實驗開始后,實驗氣井首先確保平穩(wěn)生產至少10 d后,陸續(xù)關井。每口實驗井記錄關井前以及關井后每天油、套壓。本次關井實驗單井關井18 d~78 d,其中92%氣井關井時間大于50 d。
表1 榆X氣田氣井分類標準表
1.2氣井壓力變化分析
1.2.1平均單井壓力變化分析通過分析51口實驗井關井后壓力與時間關系認為,實驗單井關井后,壓力均隨時間呈冪函數變化規(guī)律。
51口實驗氣井關井前平均單井油、套壓分別為7.02 MPa、7.78 MPa,關井后,初期壓力恢復最快,隨后逐漸變慢,壓力隨時間變化呈冪函數變化規(guī)律,相關系數為0.980(見圖1),壓恢速率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同樣呈冪函數變化,相關系數為0.796(見圖2)。
圖1 平均單井壓力恢復變化圖
圖2 平均單井壓力恢復速率變化圖
關井第一天套壓恢復0.79 MPa/d,關井初期平均單井套壓恢復速率0.27 MPa/d,關井恢復套壓恢復速率為0.02 MPa/d。單井壓力恢復末期平均油、套壓分別為10.18 MPa、11.36 MPa,恢復程度分別為45.01%、46.01%。
1.2.2不同類型氣井變化情況本次實驗井按照工區(qū)氣井類型劃分標準分類,其中Ⅰ類井23口,Ⅱ類井17口,Ⅲ類井11口。Ⅰ類井恢復末期油、套壓分別為10.71 MPa、11.57 MPa,套壓恢復程度51.83%;Ⅱ類井恢復末期油、套壓分別為9.86 MPa、10.71 MPa,套壓恢復程度43.52%;Ⅲ類井恢復末期油、套壓分別為9.55 MPa、11.96 MPa,套壓恢復程度42.21%(見表2)。
表2 不同類型氣井壓力恢復情況統(tǒng)計表
關井初期,Ⅰ類井平均單井壓恢速率最快,平均單井壓恢速率0.41 MPa/d,Ⅱ類井平均單井壓恢速率為0.28 MPa/d,Ⅲ類井平均單井壓恢速率為0.08 MPa/d。關井末期,Ⅰ類井平均單井壓恢速率最慢,平均單井壓恢速率0.014 MPa/d,Ⅱ類井平均單井壓恢速率為0.019 MPa/d,Ⅲ類井平均單井壓恢速率為0.024 MPa/d(見圖3)。
圖3 不同類型氣井壓力恢復趨勢圖
通過本次關井實驗中,分析壓力與時間關系,可以明顯看出兩者呈冪函數關系。由于氣田生產任務影響,氣井關井測壓往往時間有限,壓力不能夠恢復至穩(wěn)定,因此,可以通過擬合關井初期壓力與時間冪函數關系,進而得到更為準確平穩(wěn)壓力數據。
以Ⅰ類井R1井為例(見圖4),該井關井前以17× 104m3/d連續(xù)穩(wěn)定生產12 d后關井27 d,關井27 d時關井恢復套壓為8.91 MPa;擬合套壓和時間關系,利用擬合的冪函數關系預測該井關井后套壓趨勢,通過預測可以得出,該井關井后50 d套壓恢復速率為0.01 MPa/d,認為壓力恢復穩(wěn)定,壓力為9.19 MPa。
利用垂直管流法將井口壓力8.91 MPa和9.19 MPa折算成地層壓力,結果分別為10.71 MPa、11.10 MPa;通過產量不穩(wěn)定法、物質平衡法、實測法計算該井地層壓力,取三種方法平均值12.0 MPa作為參考標準,可以得到,井口壓力8.90 MPa折算地層壓力誤差為10.8%,井口壓力9.19 MPa折算地層壓力誤差為7.5%,對比可以看出,通過預測得到的恢復穩(wěn)定壓力能減少3.3%的誤差,得到結果更為準確(見表3)。
圖4 R1井關井穩(wěn)定壓力預測圖
表3 地層壓力預測對比表
通過總結分析本次現場關井實驗,可以得到以下幾點認識。
(1)工區(qū)不同類型氣井關井后壓力恢復均初期快、后期慢。工區(qū)不同類型氣井關井后壓力恢復速率不同,壓力恢復初期Ⅰ類井壓力恢復速率最快,壓力恢復后期Ⅲ類井壓力恢復速率較高。
(2)工區(qū)實驗氣井關井后壓力和時間均呈較好冪函數關系。
(3)對于關井時間較短,壓力未恢復穩(wěn)定氣井,通過壓力和時間的冪函數關系,可以更為準確的得到關井恢復穩(wěn)定的壓力,進而獲得準確地層壓力。
[1]王怒濤,等.實用氣藏動態(tài)分析方法[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11:130-268.
[2]郝玉鴻,等.正確計算低滲透氣藏的動態(tài)儲量[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2,29(5):66-68.
[3]王鳴華.氣藏工程[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7:23-27.
[4]李士倫,等.天然氣工程[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0:231-232,235-237.
TE375
A
1673-5285(2016)10-0074-04
10.3969/j.issn.1673-5285.2016.10.018
2016-09-22
王德龍,男(1988-),助理工程師,畢業(yè)于成都理工大學,現主要從事天然氣集輸與處理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