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靚亮
古詩文
文/張靚亮
《西溪略影》
承光玉碗淡煙垂,簾外西風(fēng)漾水湄。
竹影藏花思與可,野鳧眠岸對羲之。
雨中琴筑誰傳韻,霜后寒花未吐枝。
尚有溪橋如罨畫,拂波弄影故成詩。
《別春(十一真)》
零落櫻花念此身,可憐春去不隨人。
月融疏影滋青黛,琴拂重陰照晚春。
曾記微星垂夢囈,還看清露漱湖濱。
晴光待到蟬聲悅,正可蘭舟共葛巾。
癸已小雪靚亮作
《記西溪瓦凍時(shí)(十二侵)》
初眠無寐夜痕深,掀斷天寒欲斂襟。
略彴誰分清閟影,垂楊還系隴頭吟。
驚看鐮月破初曉,乍覺幽禽掠碧陰。
俗慮且隨眉下去,丹楓冉冉照弦音。
癸巳冬至前靚亮作
《悼外公(九青)》
長夜虛迷霜滿庭,疾風(fēng)簌簌亂浮星。
雁聲鳴斷山容睡,天影望深終古青。
玉案書傳存古道,江南硯冷正伶俜。
丹青篤志自繩武,彼岸霜清草木馨。
《賀新婚》
黛描細(xì)細(xì)染,云髻曼儀韶。
解得三重鎖,合鳴天地遙。
《太廟秋深(十四寒)》
華燈浮落木,偃月浸孤壇。
還念彤庭夢,清輝澹玉欄。
《觀京太廟》
宮墻幾易舊還新,碧瓦彤墀滌雨塵。
瑞靄于今無覓處,冬青留伴漢城闉。
金色年華 37cm×135cm 2013年 張靚亮
潤·無聲 181cm×171cm 2015年 張靚亮
洛神賦 47.5cm×20.8cm×8 2014年 張靚亮
《憶江南》
江南冷!疊嶂峭寒侵。紅燭影中情脈脈,碧欄桿外夜沉沉。春入畫閣深。
難留夢,嶺雪幾重陰。蕭雨亂吟孤燕語,西風(fēng)暗剪彩鸞琴。明滅碧波心。
癸巳小寒靚亮作
《朝中措》
湘弦吳韻不關(guān)情,山色掩云屏。惆悵輕翎退粉,年年飛絮成萍。
丁香枝畔,竹西渡外,荷葉婷婷。漫道難留春去,且聽蕉雨寒箏。
《山南晚坐記》
余家山南可百里,有景殊勝焉,煙嵐如紗,迷霧周環(huán),流水含云,藹藹吐綠。立夏日向夕,余著布襪青鞋,乘斜陽、循小徑以往。行至碧草沒腰、密不透風(fēng)處,乃前披蘆葦,而奇觀勝覽,立見目前:垂柳拂波,金光澹澹,淥波層疊,蕩漾演迤,兩岸鳶尾夾道,胭脂鵝黃,盡態(tài)極妍。
于是息足于紫翠參天之下,任意懶坐,看云聽水,以舒心閑意,靜觀乾坤之筆,繪此青山一卷、花溪一軸。移時(shí),而浮溪云泉之際,但留余暉一抹耳。
嗟乎!清風(fēng)佳日,近在咫尺,而人每每不能近,蓋以碌碌奔驅(qū),馳心騖利,故不能釋機(jī)以相從。期于名利者入朝適市,其于自然天機(jī)果何與哉?孟子曰“收其放心”,亦豈虛言也哉?■
創(chuàng)作古詩文 23cm×140cm×2 2015年 張靚亮
韶華如焰 282cm×85cm×2 2013年 張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