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妮娜
摘要:路遙小說充滿著悲劇色彩,無論是小說中的什么人物,如英雄人物、平凡人物還是沒有作為的人物,其最終的結局均帶有悲劇色彩。路遙善于利用小說中的悲劇意蘊給讀者以深刻的啟發(fā),本文就路遙小說的悲劇意蘊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路遙;小說;悲劇意蘊
路遙是我國著名的作家,他的一生很短暫,去世時只有42歲,但是在路遙短暫的一生中,他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1]。他創(chuàng)作的小說作品很多,主要代表作品有《平凡的世界》、《人生》、《在困難的日子里》、《青松與小紅花》等等。路遙的小說通常都帶有明顯的情感色彩,如悲劇色彩,但是在悲劇過后又會出現(xiàn)大喜,這是路遙小說的特色。本文就路遙小說的悲劇意蘊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一、英雄人物的悲劇意蘊
在一部小說著作中,“英雄”人物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與其他小說中的“英雄”不同,路遙小說中的“英雄”卻透出濃厚的悲劇色彩。路遙小說中的“英雄”分為兩種,一種是平民英雄,另一種是歷史英雄。先說平民英雄。路遙小說中的平民英雄以孫少平和高加林為主要代表。所謂平民英雄就是指出身平凡的英雄,他們身上沒有貴族和領導的貴氣、霸氣和各項神乎其技的才能,他們只是一般的平民,而且至始至終都是平民。高加林是路遙小說《人生》中的主要人物,路遙在高加林平民英雄的形象刻畫中,突出了高加林性格特征。雖然高加林是平民身份,但是他有著崇高的離線和抱負,他堅強、勇敢、勤勞,是新時代青年的典范。高加林對國際問題也十分關心,籃球玩得很好,接近當時的時代潮流[2]。在性格方面,高加林敢于表現(xiàn)自我、堅決維護正義,這一點與他的父親和當時的平民形象十分不符,大部分的平民均是忍氣吞聲、安守自己的本分。高加林的性格中有英雄的氣質(zhì),他具有較強的毛線精神,敢于在抗災現(xiàn)場英勇抗災。孫少平也是同樣,平凡人的身份,但是卻一次次救人于危難,是當時年代人們心中崇拜的對象,是名副其實的平民英雄。但是,無論是高加林還是孫少平,他們最后的結局并不好。高加林進城一事被告發(fā),激情和抱負難以實現(xiàn),最終死在了黃土地上;孫少平雖然獲得了城市戶口,但是本質(zhì)上仍然是鄉(xiāng)村人,這是孫少平自己的選擇,也更加突顯了孫少平的人生悲劇。
二、普通人的悲劇
普通人的悲劇在路遙小說中也有具體的體現(xiàn)?!镀椒驳氖澜纭分?,孫少平的哥哥孫少安是一個及其平凡的人。與孫少平不斷與命運作斗爭不同,孫少安在小升初的考試失敗后就安安靜靜地接受了自己農(nóng)民的身份,成為了一個普通人。但是,孫少安的人生并不是真正的一帆風順,他在人生的發(fā)展中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災難,被田福堂打擊、妻子要求分家、磚窯倒閉、負債累累[3]。孫少安從來只希望能夠普普通通的生活,安安靜靜的接受命運的安排,做一個平凡的農(nóng)民,但是最終卻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精神和物質(zhì)上的摧殘。孫少安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即使向命運妥協(xié),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煩惱,而普通人的悲劇結局似乎比英雄的悲劇結局更讓人心痛。
三、女性代表的愛情悲劇
路遙的小說中,有一部分是以女性為主的,如《風雪臘梅》、《姐姐》等,也有大量的以愛情為主體的小說如《黃葉在秋風中飄落》、《痛苦》、《月夜靜悄悄》等。在這些愛情小說中,除了《夏》,其他的小說均是以愛情悲劇結尾。以《姐姐》為例。杏兒是《姐姐》的主要人物,她性格好、十分善良,長得也很漂亮。杏兒的愛情對象是特務的兒子高立明,杏兒對愛情是十分忠貞的,在高立明最落魄的時候接受了他,相互扶持。但是,這段愛情最終卻沒有走到最后,高立明因門戶之見變心,杏兒終究沒有得到她想要的愛情。劉巧珍是《人生》中的女性代表,她的愛情同樣具有悲劇色彩。劉巧珍是一位農(nóng)村姑娘,她具有農(nóng)村姑娘所有的特性:溫柔、善良、清純、美麗。劉巧珍愛上了高加林,高加林是以為“平民英雄”,他向往的是城市,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不愿意生活在農(nóng)村。劉巧珍的愛情發(fā)生在高加林的人生低谷階段,給了高加林很大的精神安慰。為了這份愛情,劉巧珍不惜與自己的父親和村人對抗,并且背離家鄉(xiāng)跟去了縣城。但是最后卻依然被高加林拋棄。愛情悲劇發(fā)生的而可能性很多,路遙小說中愛情悲劇的發(fā)生大多集中在門戶之見、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之中,雖然愛情很美好,但是卻經(jīng)受不了現(xiàn)實的摧殘。
四、結語
綜上,路遙小說的悲劇色彩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即英雄人物的悲劇、普通人的悲劇以及女性代表的愛情悲劇。在這些悲劇中,作者試圖為我們展現(xiàn)生活中積極、樂觀、向上的部分,如愛情的美好、與命運對抗的決心、奮勇前進的精神等,但是,在最后均會化為泡影。路遙小說為我們展示的悲劇意蘊就是人生價值的摧毀,發(fā)人深省。
參考文獻:
[1]李梅.超越自卑 體驗崇高——論路遙小說的悲劇意識[J].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01:76-79+83.
[2]高靜,孫文新.淺析路遙小說中的悲劇人物[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99-100.
[3]劉朝霞.論路遙的生命悲劇意識與積極抗爭的人生態(tài)度——以《平凡的世界》為例[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6,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