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升,李 滿,馮 俊,王 瑋,于 航,陳 杰,楊桂萍,莊曾淵
?
北京某網絡公司職員視頻終端綜合征調查
楊永升,李 滿,馮 俊,王 瑋,于 航,陳 杰,楊桂萍,莊曾淵
目的 了解北京某網絡公司視頻終端綜合征(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VDT syndrome,簡稱VDT)的發(fā)生情況、臨床表現及相關因素。方法 對北京某網絡公司141名在崗員工進行問卷調查和眼科檢查:調查表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屈光狀態(tài)、工作環(huán)境和時間,以及最近3個月內視頻使用時間、視疲勞癥狀調查、眼外癥狀、久視疲勞時間、日疲勞次數;眼科檢查包括視力、眼壓、干眼癥檢查及眼底檢查。結果 該網絡公司116名為網絡技術人員(一線員工組),人力資源、公關、策劃、翻譯等共25名(非一線員工組)。該公司87.2%有近視,使用視頻時間(13.9±2.0)h/d。97.9%的人患有VDT,其中,一線員工組100%,發(fā)生率高于非一線員工組(8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04,P=0.0026)。久視疲勞時間為(4.60±2.3)h,日疲勞次數為2.35±1.46。視疲勞癥狀前四位分別是眼干澀、神疲乏力、眼脹、視物模糊。結論 該網絡公司VDT發(fā)生率高,不同工種員工VDT發(fā)生有差別,視疲勞癥狀及眼外癥狀明顯,急需進行健康宣教及干預治療進行防治。
視頻終端綜合征;視疲勞;網絡公司
視頻終端綜合征(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VDT syndrome,簡稱VDT) 是指由于長時間在視頻終端前操作和注視熒光屏而出現的一組以視物疲勞、頭暈、頭痛、頸肩腰肌肉不適等為主要癥狀的亞健康狀態(tài),甚至會對內分泌系統(tǒng)產生一定的影響[1-3]。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網絡購物、網絡社交等方面的普及,VDT發(fā)生率更加增高,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有必要對這種疾病進行深入研究,使我們既能享受科技帶來的方便、快捷,又不至于影響我們的健康。筆者選取長時間從事視頻終端工作的網絡公司職員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問卷調查和眼科檢查,以了解該網絡公司VDT的發(fā)生情況、臨床表現及相關因素。
1.1 對象 選擇北京某網絡游戲公司當日在崗工作的141名職工。入選標準:以電腦視頻為工作工具,工作日每日工作時間均超過8 h。
1.2 VDT診斷標準 每日使用視頻終端時間較長,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眼干澀、眼脹、甚至眉棱骨酸痛等視疲勞癥狀其中一種或多種癥狀、或者出現或伴有頸肩部痛、手臂痛等眼外癥狀者,給予一定時間休息后上述癥狀緩解或消失,再次使用視頻一定時間后可再次出現,工作日出現上述癥狀1次以上者為患有VDT。
1.3 方法
1.3.1 問卷調查 調查表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屈光狀態(tài)、工作環(huán)境和時間、最近3個月內視頻使用時間、視疲勞癥狀調查、眼外癥狀、久視疲勞時間、日疲勞次數。久視疲勞時間以每日開始使用視頻計時,出現第一次視疲勞癥狀所需要的時間,以小時(h)計算。日視疲勞次數指,在最近一周工作日中平均每天在工作期間出現的視疲勞次數。
1.3.2 眼科檢查 由眼科醫(yī)師檢查視力、眼壓、干眼癥檢查,以及眼底檢查。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Microsoft Access2010 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視頻使用時間之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分析處理,VDT、干眼癥,以及結膜炎發(fā)病率各組之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共有141名參與本次調查,男75名(53.2%),女66名(46.8%);年齡分布相對集中,最大34歲,最小22歲,平均(27.4±2.9)歲;均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工作性質以網絡技術工程師為主,包括編程、游戲特效、測試、美術、動畫、音樂等多個工作領域共116名(一線員工組),其他為人力資源、公關、策劃、翻譯等25名(非一線員工組)。無屈光不正者18名,近視者123名(帶有散光者39名),無遠視及弱視。僅有6名有眼部手術史(近視手術5名,玻璃體手術1名)?;加行币曊哂?名。日常戴角膜接觸鏡者25名。
2.2 VDT情況 該公司員工視頻使用時間平均(13.9±2.0) h/d,一線員工組要多于非一線員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915,P<0.05,表1)。久視疲勞時間最低為0.5 h,日疲勞次數最高為7次/d,一線員工組與非一線員工組比較,這兩個指標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表1)。該公司員工VDT有138例,占97.9%,其中,一線員工組100%,發(fā)生率高于非一線員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04,P=0.0026,表2)。干眼癥和結膜炎的發(fā)生率接近50.0%,但不同工種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2)。最近3個月內,僅有3例被調查者無視疲勞癥狀。有明顯癥狀的人群中,以眼干澀最多見,為61例,隨后分別為神疲乏力、視物模糊、眼脹、不能久視等(表3)。
表1 北京某網絡公司員工視頻使用及VDT相關情況 ±s)
注:一線員工組包括編程、游戲特效、測試、美術、動畫、音樂等多個工作,非一線員工組包括人力資源、公關、策劃、翻譯等。與一線員工組比較,①P<0.05
表2 北京某網絡公司員工VDT、干眼癥和結膜炎發(fā)生情況 (n;%)
注:一線員工組包括編程、游戲特效、測試、美術、動畫、音樂等多個工作,非一線員工組包括人力資源、公關、策劃、翻譯等。與一線員工組比較,①P<0.05
表3 北京某網絡公司141名調查對象中視疲勞癥狀分級量化
該網絡公司人員以IT工作為主,87.2%的人有屈光不正,97.9%的人患有VDT,說明VDT發(fā)病情況嚴重。其中,一線員工人員VDT發(fā)病達到100%,與非一線員工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與視頻使用時間有關,一線員工視頻使用時間明顯多于非一線員工,說明視頻使用時間直接影響了員工VDT的發(fā)病情況。另外,久視疲勞時間和日疲勞次數也說明了VDT的嚴重性。久視疲勞時間越短,說明視疲勞癥狀程度越重越容易出現,本次調查員工的久視疲勞時間平均4.6 h,日疲勞次數則從另一個角度反映視疲勞程度,本組研究人群中平均為2.36次。Ranasinghe等[4]最近報道了南亞地區(qū)的發(fā)病情況,也提出每日使用視頻時間越長,VDT發(fā)生率越高,為67.4%,這明顯低于本研究的數據,主要還是職業(yè)不同緣故,他們的調查對象的視頻使用時間明顯低于網絡工作者。但本次調查顯示,不同工種員工之間久視疲勞時間和日疲勞次數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可能由于非一線人員例數較少,同時這批數據中非一線人員的視頻使用時間本身也非常高,平均使用視頻時間也達到了12 h,VDT發(fā)生率達到88%。 另一方面,視疲勞的嚴重程度除與使用視頻時間相關外,還要很多因素影響,如眼屈光狀態(tài),是否存在相關眼病, 視頻終端物理參數設置是否合理,個人使用習慣等多種因素參與[5]。
從調查結果看,VDT表現出的視疲勞癥狀發(fā)生最多的前四位依次是眼干澀、神疲乏力、眼脹、視物模糊。其中,眼干澀發(fā)生例數最多,這主要由于長時間視頻工作會引起眨眼頻率顯著減少,使角膜更多時間暴露于空氣中,造成眼表水分蒸發(fā)加劇,導致淚液的分泌和分布異常,淚膜破裂時間縮短,淚膜穩(wěn)定性下降,降低其對眼表的濕潤作用。本次調查發(fā)現干眼癥和結膜炎的發(fā)病與視疲勞相伴隨,干眼癥和結膜炎的發(fā)生率接近50.0%。有相互促進關系,即患VDT,可以出現干眼癥和結膜炎的癥狀, 若先存在干眼癥和結膜炎,則VDT更易出現。但同處于相同工作環(huán)境的不同工種間發(fā)生率尚未發(fā)現有統(tǒng)計學差異。
本次研究人群屬于相對特殊人群,VDT發(fā)病情況嚴重,因此,做好VDT的防護非常重要。建議:(1)科學規(guī)律用眼。遵循30-30-30原則以緩解眼疲勞,即每使用電腦30 min便休息一下,向30英尺(10 m)以外的風景( 最好是綠色) 遠眺至少30 s。規(guī)律的間歇可以恢復眼睛的調節(jié)系統(tǒng)。(2)電腦桌和電腦椅的高度應與工作者的身高相適宜。眼睛與電腦屏幕之間的距離應不少于50 cm。(3)調整電腦參數及周圍環(huán)境。如調整適宜的屏幕亮度、刷新率、閃爍率、分辨率等參數。室內光線應為平常光線的一半。最好的減少眩光的方法是使用防眩光罩。經常清潔電腦屏幕,減少灰塵,灰塵可通過眩光加重眼疲勞。(4)定期進行眼科檢查。詳查屈光狀態(tài),如有近視、遠視、散光、弱視等,需要科學驗光矯正,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有干眼癥狀的非屈光不正者也可看視屏時佩戴淺色太陽鏡。(5)預防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疼痛。包括有頭痛和頸肩痛,手、手指、腕部的疼痛[6-8]。中醫(yī)在緩解視疲勞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中醫(yī)養(yǎng)血解痙法對因用目勞倦引起心火內動、肝血不足、目失濡養(yǎng)、視力減退、不耐久視、眼珠隱痛和頭昏眩暈等癥有良好療效[9]。
[1] 瞿小妹,褚仁遠.應該重視視頻終端綜合征的研究[J]. 中華眼科雜志,2005,41(11):963-965.
[2] Taino G, Ferrari M, Mestad I J,etal. Asthenopia and work at video display terminals: study of 191 workers exposed to the risk by administration of a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 and ophthalmologic evaluation [J]. G Ital Med Lav Ergon, 2006,28(4): 487-497.
[3] Iwakiri K, Mori I, Sotoyama M,etal. Survey on visual an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 in VDT workers [J]. Sangyo Eiseigaku Zasshi,2004,46(6): 201-212.
[4] Ranasinghe P, Wathurapatha W S, Perera Y S,etal.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among computer office worker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n evaluation of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J]. BMC Res Notes, 2016, 9: 150.
[5] 劉 焰.視頻終端綜合征的防治[J]. 上海醫(yī)藥,2009, 30(9):428-429.
[6] 趙亮亮,張恒東.視屏顯示終端作業(yè)對眼睛損傷及防護探討[J]. 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12,39( 4) : 348-349.
[7] 鎬振選,劉如如,虞榮斌, 等. 電腦熒屏接觸時間對視頻顯示終端綜合征影響研究[J]. 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13,40 (4): 320-322.
[8] Uchino M,Nishiwaki Y,Michikawa T,et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ry eye disease in Japan: Koumi study[J].Ophthalmology,2011,118(12):2361- 2367.
[9] 楊永升,李 滿,莊曾淵,等. 中醫(yī)養(yǎng)血解痙法治療視頻終端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 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15, 25 (4): 252-256.
(2016-03-20收稿 2016-06-10修回)
(責任編輯 武建虎)
Survey on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in staffs of a network company in Beijing
YANG Yongsheng, LI Mang, FENG Jun, WANG Wei, YU Hang, CHEN Jie, YANG Guiping, and ZHUANG Zengyua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Eye 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4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rat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VDT) in video users.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ophthalmological examination on 141 employees of a network company in Beijing were conducted. Survey included general information, refractive status,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ime, and video use time in the last three months, the symptoms of fatigue, other systemic symptoms, average fatigue time after long watching, the number of daily fatigue.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s included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xerophthalmia and fundus examination. Results Subjects were 116 network technicians (front-line employees), and other 25 employees engaged in human resources, public relations, planning, translation etc (non-front line). 87.2% of respondents had myopia, (13.9±2.0) h/d due to video usage. 97.9% of respondent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VDT, in whom frontline staff group consisting of 100%,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non-front-line employee groups (88.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9.04,P=0.0026). Moreover, average fatigue time after long watching was(4.60±2.3)h, and the number of daily fatigue was 2.35±1.46. The top four frequent symptoms of fatigue were xerophthalmia, lassitude, eye swelling, and blurred vision. Conclusions VDT occurs with high incidence in the network company, with difference between front line and non-front line employees. They have obvious eye fatigue and external symptoms. Therefore there is urgent need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of VDT.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eye fatigue; network company
北京市科委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項目(Z121107001012105)
楊永升,博士,副主任醫(yī)師。
100040 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眼科醫(yī)院眼科
R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