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仁平
文章編號:2095-6835(2016)17-0065-02
摘 要:石材幕墻相比傳統(tǒng)的玻璃幕墻更加環(huán)保、美觀,在建筑物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隨之也暴露出了不少質量問題,因此,加強施工技術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工作。在分析石材幕墻施工流程的基礎上,介紹了相關的技術管理工作要點。
關鍵詞:石材幕墻;石板材;干掛法;五金配件
中圖分類號:TU76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7.065
目前,石材幕墻質量問題的出現(xiàn)主要與施工技術管理有關,施工操作不慎可能導致石材板面泛堿、變色,影響幕墻的整體美觀性。因此,加強石材幕墻的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是當前幕墻現(xiàn)場施工工作的重點。
1 石材幕墻的施工工藝及流程
石材幕墻的施工工藝主要有2種,分別是濕貼法和干掛法。這2種施工方法在施工流程和優(yōu)缺點上均有不同。
1.1 石材幕墻濕貼法施工工藝流程
濕貼法是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興起的一種石材幕墻施工工藝。當時,不論是建筑物內部的裝飾,還是外墻的修飾,均使用該種方法。具體的施工流程包括:外墻面架設鋼筋網→石材開槽→銅絲固定板材→分層灌漿。但是,由于濕貼法施工流程和使用材料的原因,在自然條件下很容易受到雨水和風的侵蝕,導致水泥砂漿中的碳酸氫鈣析出,影響幕墻的美觀性。此外,水泥砂漿注漿難度大,很容易出現(xiàn)局部砂漿不密實的現(xiàn)象,使板材受力不均勻而產生裂縫,甚至脫落。因此,隨著人們對建筑外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高層建筑物的建設需要,質量問題極易產生,致使?jié)褓N法幕墻施工工藝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而被干掛法所取代。
1.2 石材幕墻干掛法施工工藝流程
干掛法施工工藝流程包括:在建筑物外墻敷設主要受力點后,將板材通過金屬掛件同建筑物連接在一起。該種方法省去了灌注水泥砂漿的過程,能夠大大減少幕墻施加在建筑物基礎上的力,以及泛堿、變色的問題可完全避免。此外,干掛法的施工工序相比濕貼法大大減少,對縮短施工時間,加快施工進度具有重要意義。
2 石材幕墻施工技術管理工作要點
目前,常用的石材幕墻施工工藝為干掛法。本文將以此為例分析其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的技術管理要點。
2.1 加強對材料的管理
2.1.1 石板材的管理
石板的處理工作在工廠完成,需要將石材切割成所需厚度的石板,并將表面打磨平整后均勻噴涂防水材料,保證水滴無法滲入到石板內部。同時,與掛件連接的孔洞尺寸要合適,內部平整光滑,孔洞位置附近的板材沒有破損。建筑幕墻使用的石板材為天然材料,因此花紋、裂縫、材料組成等要素不是人為能夠調整的,加強石板材的管理要求主要強調嚴格選擇石材的品類。選擇石材品類時,需注意以下2點:①石板材的花紋和色調要基本一致,盡量選擇色差較小的材料。在工廠生產后,就要剔除掉色差較大的石板,同時板材深色在下、淺色在上,符合人們的視覺感受。②要加強對石板材裂縫的處理。天然的石板材質地較為不均,在搬運的過程中,內部很容易產生裂縫。安裝完成后,這些裂縫可能會發(fā)育到石板材表面,久而久之,就會成為需要重點關注的質量問題。因此需要提高石板材運輸安裝過程的可靠性,使用木條或竹條封邊。此外,還要進行現(xiàn)場測試和檢驗,保證石板材的強度符合建設要求。
2.1.2 五金配件的管理
五金配件同樣會對幕墻的美觀性和牢固性產生影響。不合格的五金配件在雨水的侵蝕下會銹蝕,銹斑不僅會影響幕墻的美觀性,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五金掛件的強度也會降低,進而降低幕墻的結構穩(wěn)定性。目前,由于五金配件不達標而導致的幕墻質量問題十分常見,不少政企辦公大樓因為五金材料銹蝕而重新更換幕墻,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五金配件的管理,按照國家相關行業(yè)規(guī)范選擇合格的產品。目前,我國現(xiàn)行的GB 4239標準規(guī)定建筑石材幕墻使用的五金配件必須為8,9奧氏體不銹鋼。該種材料能夠顯著提高建筑幕墻的穩(wěn)定性,同時耐久性好,不易發(fā)生銹蝕。
2.2 安裝工程技術管理
2.2.1 鋼板的預埋管理
鋼板預埋件應嚴格按照圖紙的要求制作,確保其尺寸、厚度、鋼板伸腳的長度、彎鉤的設置適當,確保鋼板位置和數(shù)量的準確性,并將鋼板伸腳與建筑物結構主體的鋼筋綁扎在一起,確保鋼板預埋工作到位。如果在今后裝飾裝修時發(fā)現(xiàn)預埋鋼板有個別差錯,應進行鋼板后置處理,并進行拉拔試驗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后道工序施工。
2.2.2 主龍骨的安裝管理
主龍骨,也就是立柱,是石材幕墻安裝的關鍵構件。立柱在施工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盡量降低其施工偏差,在安裝的過程中及時校核、調整,特別是高層建筑,由于建筑物水平位移的因素,立柱發(fā)生偏差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要綜合考慮風力等外力因素的影響,調整立柱誤差,保證幕墻盡可能保持垂直。
主龍骨的安裝需要待整體的混凝土灌漿結束成型后,將表面的混凝土清除,然后將龍骨焊接起來。為了方便運輸和安裝,龍骨的高度一般為一層樓的高度,有時也可達到10 m。兩根龍骨之間的要留有空隙,便于采用內外套筒的方式連接,以減小對建筑物的影響。主龍骨安裝完成后要進行嚴格的驗收,特別是要對各種隱蔽工程進行檢驗,例如立柱與預埋件之間的連接處、立柱與立柱之間的連接處,檢查焊縫是否滿足強度要求,以提高主龍骨的安裝質量。
2.2.3 石板材的安裝管理
石板材的安裝常采用的是開槽式的安裝方式。安裝時,首先要放線,定好水平線和垂直線。石材的安裝要注意控制不同方向上的誤差,按照特定順序安裝,避免交叉作業(yè)增大誤差。為了提高安裝的強度,要在勾板和石板槽口處填充膠墊,然后灌注結構膠。由于結構膠的強度十分有限,可能會引發(fā)安全隱患,因此要在灌注結構膠之后,要在石板下部安裝托件,增強保障。每一塊石板都要有4處連接處,每一處的部件有調整螺母、尼龍網套、背栓、緩沖墊,缺少任何一個部件或是安裝流程出錯都會影響板材的安裝效果。石板固定后,要進行拼接縫的處理,目的是防止?jié)B水,提高幕墻的整體性和美觀性。處理之前,需要清理拼接縫內的灰塵和雜質,并檢測密封膠的性能。施工時,先在拼接縫內填充泡沫棒,然后再灌注密封膠。對石板材安裝管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對石板材位置的控制以及加強對現(xiàn)場材料的管理上,確保每一塊石板都是按照規(guī)范要求的方式安裝,杜絕現(xiàn)場工作人員偷工減料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 結束語
石材幕墻是一個完整的維護結構體系,作為建筑物的一部分,需要為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提供保障。隨著施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石材幕墻的安裝工藝也在不斷優(yōu)化,但是由于其結構過于復雜,因此,如果不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管控,很容易達不到主控要求而返工,給施工企業(y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開展相關施工技術管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丁彪.石材幕墻的施工工藝及施工管理探究[J].江西建材,2015(19):69-70.
[2]曹重.石材幕墻工程施工中應注意的技術要點[J].江蘇建筑,2015(04):74-77.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