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艷
[摘 要]隨著信息獲取的渠道日益增多,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壓力也逐漸增大。廣大受眾群體對新聞報道的形式也在逐漸轉(zhuǎn)變,從被動的接受新聞到加入自身理解去尋求信息的前因后果,還會根據(jù)自身思考做出不同的評論。要做好新聞深度報道,以迎合受眾群體對新聞報道需求的不斷變化。
[關鍵詞]深度報道;受眾;新聞媒體
在信息社會高速發(fā)展的當下,以網(wǎng)絡為主的眾多媒體不但能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將新聞報道出去,還能讓受眾群體體驗到豐富多彩的新聞報道形式,甚至受眾群體還能參與其中以至于影響到新聞的輿論導向,對傳統(tǒng)電視媒體的影響日益增大。
電視新聞媒體是肩負著社會職責的,要對社會輿論有正確的引導,要唱好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宣傳積極向上的精神,還應做出有深度、高質(zhì)量的新聞。新聞媒體對社會起到的作用是取決于受眾人群的大小的,受眾人群越大說明新聞節(jié)目越受歡迎和喜愛,電視新聞媒體才能更廣泛的傳播正確的價值觀,所以是否有一個受廣大群眾歡迎的新聞欄目是至關重要的。新聞的深度報道起源于西方新聞學,是新聞傳媒競爭的產(chǎn)物,本身的存在就有著對抗傳媒之間競爭壓力的因素。所以,深度報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在競爭壓力日益增大的傳媒之間占據(jù)一定主導地位,新聞深度報道就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并且深度報道還能在引導輿論導向、輿論監(jiān)督和疏導民情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做好新聞深度報道的策劃和選題
新聞的策劃和選題是至關重要的,觀眾是否喜歡,對社會的發(fā)展是否有正面影響,對媒體的品牌是否有宣傳作用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一些不利于國家團結(jié)、社會穩(wěn)定、泄露國家機密的新聞是堅決不能播報的。一些格調(diào)低下、言語齷齪、胡編亂造吸引眼球的新聞也是要避而遠之的,這些不良新聞不單單影響自身品牌效應,對社會也是有極大的負面影響的。要做對社會有正面輿論導向的新聞,對社會輿論監(jiān)督有更好地開展作用的新聞,對社會健康發(fā)展有積極推進作用的新聞。新聞報道的策劃和選題,直接影響到新聞報道的質(zhì)量,在選題上,要從大局出發(fā),要綜合考慮選題的價值和意義,要考量選題是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百姓。
二、做好新聞深度報道的搬運工作
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存在的根本,無論做什么類型的節(jié)目,都要保證呈獻給觀眾的是沒有歪曲和改造過的新聞,做好新聞的“搬運”工作,不去“制造”新聞。搬運工作不僅僅是把新聞直接報道給觀眾,還需要在深入了解采訪新聞的同時,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調(diào)查研究,力求讓觀眾看得透看得明白。對一些重大新聞要能夠及時準確地去跟蹤報道,讓觀眾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事實的真相,并且能夠關注事態(tài)的發(fā)展,為新聞深度報道做好前期準備。
三、做好新聞深度報道的分析整理工作
搜集到的新聞素材越詳盡,發(fā)掘的新聞線索越深入,就必然會得到數(shù)量龐大的繁雜的各方面信息。把所有信息都報道出來是不可能也不可取的,因為大量繁雜的信息當中可能會存在不盡翔實、有失偏頗、帶有主觀情緒等不夠真實、客觀的情況。這就需要在搜集信息的時候做好信息的分析辨別工作,確保信息具有真實準確性,不會誤導觀眾們的判斷,讓觀眾能得到最真實的新聞資源才是引導觀眾跟隨深度報道進行深思的先決條件。同時也要對新聞資料進行合理的整理編排,使受眾群體能夠更簡單明了的知道新聞的內(nèi)容和要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
四、做好新聞深度報道的加工工作
簡單原始的新聞素材是無法作為報道直接播放給觀眾的,需要做到主題明確、語言精簡、用詞優(yōu)美,還需要對原始新聞進行深度剖析提煉,把社會上的熱點、焦點問題用觀眾喜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對新聞進行深度報道的加工工作不是過度的使用華麗的辭藻,而是要用恰當?shù)恼Z言讓受眾人群明白新聞的內(nèi)容同時也能體會到語言上的優(yōu)美。在新聞報道上也要做到靈活多變的風格,要讓新聞報道精彩紛呈。要讓新聞報道具有豐富多元的表現(xiàn)手法,簡短快捷的呈現(xiàn)新聞事件的才能做好宣傳效果。
五、做好新聞深度報道的輿論引導、監(jiān)督工作
我國新聞媒體應肩負傳播正能量,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建立健全輿論監(jiān)督工作,正面宣傳主旋律,揭露和批判社會消極現(xiàn)象,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fā)展。因為深度報道會對新聞事件進行整理和編排,進行深度的剖析和評論,使新聞內(nèi)容更容易影響到受眾,讓人們了解到新聞事件與社會與個人的關系,讓人們在了解事實真相的同時能更深入地思考,從而能夠更好地確立社會觀和價值觀,讓新聞媒體不單單的是引導輿論導向,更能讓受眾群體自覺的肩負起輿論監(jiān)督的社會職責。也要考慮到,受眾群體已經(jīng)從被動的新聞接受者轉(zhuǎn)換到對新聞的有著個性化的理解,并且對新聞事件有著更深入的評論。所以,深度報道的同時,要加強對新聞事件的評論,使新聞媒體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有著更好的掌控力。
六、做好新聞深度報道的時效性工作
時效性,指的是新聞要在恰當?shù)臅r間播報出來。有的重大新聞,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報道出來。要在事件發(fā)之后,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收集資料信息,即刻報道出去。因為報道慢了,那就失去效用了,猶如昨日黃花,無論報道的如何精彩也是去意義了。有的新聞事件,卻不能馬上報道,而是需要時間的醞釀。因為這類事件通常對社會影響較大,引起的社會話題需要逐漸展開,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也會隨著事件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一些變化,所以要審時度勢的去分析事態(tài)發(fā)展,從而在恰當?shù)臅r間報道出去,才能引起更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綜上所述,電視新聞媒體要利用自身優(yōu)勢和特色,推陳出新,將深度報道不斷深化改革,適應不斷發(fā)展的社會需求。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