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霞,陳葉輝,俞誠虹
(桐鄉(xiāng)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桐鄉(xiāng) 314500)
·臨床護理·
電話隨訪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預后的影響
朱麗霞,陳葉輝,俞誠虹
(桐鄉(xiāng)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浙江 桐鄉(xiāng) 314500)
目的探討電話隨訪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12例,分為電話隨訪組(106例)和門診隨訪組(106例),隨訪觀察1年,對2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及預后進行評估。結(jié)果電話隨訪組再住院率明顯低于門診隨訪組(P<0.05),1年內(nèi)死亡率低于門診隨訪組(P<0.05),依從率高于門診隨訪組 (P<0.05),COPD評估測試呼吸問卷評分明顯低于門診隨訪組患者(P<0.05)。結(jié)論電話隨訪有助于減輕呼吸困難程度,改善生活質(zhì)量;可提高醫(yī)療服務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對健康指導的依從性,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預后。
慢性阻塞性肺??;電話隨訪;治療依從性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elephone follow-up on the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212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elephone follow-up were conducted in the treated group, but not in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follow-up for 1 year,the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rat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Result]Admission rate, re-hospitalization mortalityand the score of CAT assay were significantly induced in telephone follow-up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elephone follow-up could ease the symptoms as difficulty breath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he level of medical services,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with health guidanc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elephone follow-up group.
Key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telephone follow-up; treatment compliance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主要表現(xiàn)為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患,病程中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1]。由于該病多發(fā)于老年患者,相對醫(yī)學知識匱乏,健康指導效果不佳,治療依從性差。電話隨訪可將醫(yī)院的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2],為進一步指導患者用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對212例COPD患者分別進行電話隨訪和傳統(tǒng)門診隨訪的比較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212例COPD住院患者,COPD的診斷標準及嚴重程度根據(j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進行判斷[3]。住院期間進行祛痰解痙治療。出院時,患者肺功能測試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后第 1秒用力呼氣末容積與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FEV1/FVC) <70%者入組,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電話隨訪組(106例),平均年齡(71.2±2.1歲),包括男61例,女45例;門診隨訪組(106例),平均年齡(73.2±3.2歲),包括男57例,女49例。
分別建立 2組患者個人檔案,門診隨訪組采用2周一次的傳統(tǒng)門診隨訪,電話隨訪組通過固定電話、手機方式與對患者進行隨訪溝通。
1.2.1 回訪前準備 (1)人員確定。選擇經(jīng)驗豐富、??浦R扎實、交流技巧嫻熟及語言表達能力強的責任護士進行隨訪;(2)制定回訪內(nèi)容。根據(jù)COPD疾病的特點,制定相關的回訪內(nèi)容,包括對患者出院時健康宣教內(nèi)容反饋的評估。
1.2.2 發(fā)放聯(lián)系卡 在患者住院期間發(fā)放。告訴患者及其家屬,醫(yī)護人員會在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回訪。聯(lián)系卡內(nèi)容包括:主管醫(yī)生和責任護士的姓名,科室的聯(lián)系電話等。
1.2.3 建立電話回訪登記本 登記本欄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聯(lián)系電話、診療醫(yī)生、電話回訪時間和回訪內(nèi)容。
1.2.4 回訪實施 門診隨訪組采用2周一次的傳統(tǒng)門診隨訪,由臨床醫(yī)師調(diào)整用藥。電話隨訪組患者每半月同時進行相應的門診隨訪,同時在患者出院一周后進行首次電話回訪,后分別于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分別進行電話隨訪。內(nèi)容根據(jù)患者對相關知識的知曉程度再次進行宣教,包括呼吸功能鍛煉、家庭氧療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正確用藥、休息與活動、飲食指導、心理指導、勸導戒煙;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和解釋。重點是健康教育指導,并督促患者落實?;卦L護士進行電話隨訪時,認真聽取患者的主訴,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對疾病的理解程度,用對方最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指導。每次回訪結(jié)束后,將回訪時間和內(nèi)容及下次電話回訪的時間記錄在回訪登記本上。
隨訪1年后,評估2組治療依從性,呼吸困難減輕程度。
以隨訪依從率評估2組患者的隨訪依從性,計算公式為:隨訪依從率 =隨訪過程中實際依從次數(shù)÷應依從次數(shù)。計算獲得中位隨訪依從率,將隨訪依從率超過中位隨訪依從率的患者定義為依從性好,反之定義為依從性差[5]。
應用目前較公認的CAT問卷評分[4](慢性阻塞性肺病評估測試),對COPD患者肺功能進行評估。評估內(nèi)容包括:有無咳嗽,咳痰,胸悶,爬一層樓感受,日常家務活動能力,外出信心程度,睡眠和精力等8方面,根據(jù)當時癥狀感受評分,每項0~40分。該測試評分范圍是0~40分,評分越低表明肺功能越好。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電話隨訪組再住院率明顯低于傳統(tǒng)門診隨訪組(P<0.05),1年內(nèi)死亡率低于門診隨訪組(P<0.05)。見表1。
表1 1年內(nèi)2組患者再住院和死亡結(jié)果[N(%)]
隨訪時間滿 1年時,電話隨訪組隨訪依從率為93.4%(99/106),傳統(tǒng)門診隨訪組隨訪依從率為49.1%(52/106),電話隨訪組明顯高于傳統(tǒng)門診隨訪組(χ2=50.84,P=0.000)
1年隨訪結(jié)束后2組患者 CAT評分結(jié)果,定期電話隨訪的患者 CAT評分為(7.32±3.21),明顯低于門診隨訪組患者(17.48± 4.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9.68,P=0.000)。
COPD患者治療依從性差的原因主要與COPD患者對該病的防治知曉率較低,日常生活作息、合理用藥等方面的相關知識相對貧乏有關,故疾病的預防和相關健康教育至關重要[6]。由于該病多發(fā)于老年患者,相對醫(yī)學知識匱乏,健康指導效果不佳,當患者出院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醫(yī)生護士的囑咐逐漸淡忘,治療依從性差。本組研究表明,對COPD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在很大程度上能彌補以上不足,加強健康宣教,為出院后患者提供更好的醫(yī)療建議,改善患者出院后的治療依從性。電話隨訪可將醫(yī)院的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同時電話隨訪過程中,需保持足夠的耐心,加強與老年患者溝通的技巧,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以便更好地溝通。研究發(fā)現(xiàn),出院后定期隨訪的患者能夠做到更好地遵醫(yī)囑,合理規(guī)律用藥,戒煙,以及必要的家庭氧療。電話回訪就是利用電話對出院患者的病情、康復鍛煉、心理狀態(tài)、合理用藥、日常生活作息等實施指導和監(jiān)督,在醫(yī)護人員和患者及患者家庭成員之間建立有益的互動,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患者在出院后能繼續(xù)接受與疾病相關的健康教育和醫(yī)療服務[7]。1年隨訪結(jié)束后發(fā)現(xiàn),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CAT評分證實定期電話隨訪組患者癥狀明顯改善,日常生活耐量顯著提高。電話隨訪時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以熱情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給患者一個交流的空間,讓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愛,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電話隨訪使整體護理延伸到院外成為了可能,形成了患者與醫(yī)護之間無障礙的溝通渠道[8]。定時督促患者堅持呼吸功能鍛煉,按時服藥和門診隨診。出院后,多數(shù)COPD患者只是堅持藥物治療,往往忽視呼吸功能鍛煉的重要性,電話隨訪護士通過督促患者在病情穩(wěn)定的情況下進行縮唇呼吸及腹式呼吸,以加強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通過電話隨訪,大部分患者能不同程度地遵從健康教育內(nèi)容進行呼吸功能鍛煉,說明電話回訪能督促出院患者遵從健康教育內(nèi)容,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另一方面,電話隨訪能夠督促護士加強業(yè)務學習,強化角色功能。電話隨訪要求護士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對護理的要求,為滿足患者的需求,開展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護士要自覺地不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zhì),適應現(xiàn)代護理服務的需求。
[1]陳灝珠, 實用內(nèi)科學[M].第1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9:1694.
[2]楊瑛英,張麗華.心血管病出院患者電話隨訪健康教育探討[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08,4(1): 70-71.
[3]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07,46(3): 254-261.
[4]申海燕,梁建忠,鄧麗文,等, 應用CAT問卷評估COPD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 2013,(19): 161-162.
[5]張陽,張慶,鄭紅飛,等, COPD患者隨訪依從性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4,(26): 3101-3104.
[6]俞桃英, 電話隨訪出院患者的現(xiàn)狀與進展[J].上海護理, 2009,9(1): 75-80.
[7]葉麗娟, 俞雪芬,戴莉.電話回訪在微創(chuàng)拔牙術后的應用體會[J]. 護理與康復, 2013, 12(8): 800-801.
[8]陳霞,劉丹,盛楊,等,出院患者電話隨訪溝通技巧應用[J].當代醫(yī)學, 2015,(30):101-102.
Theeffectoftelephonefollow-upontheprognosisin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ZHULixia,CHENYehui,YUChengho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xiang, Zhejiang 314500,China)
R473.5
B
1672-0024(2016)04-0039-03
朱麗霞(1977-),女,浙江桐鄉(xiāng)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內(nèi)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