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宜,陳丹磬,朱文森,信召玲
(中海石油(中國)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
?
海上疏松砂巖油藏相對滲透率曲線影響因素實驗分析
李金宜,陳丹磬,朱文森,信召玲
(中海石油(中國)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
分析了影響渤海S油田典型疏松砂巖油藏天然巖心室內油水相對滲透率實驗結果的各種因素,總結了巖心物性、實驗流體性質、實驗驅替方式對海上疏松砂巖油藏的相對滲透率曲線關鍵參數(shù)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巖心物性、注入水類型和模擬油黏度對實驗結果影響較大,穩(wěn)定流法和非穩(wěn)定流法對實驗結果影響較小。高滲巖心與中滲巖心相對滲透率相比,其束縛水飽和度平均值較低,殘余油飽和度平均值較低,兩相流動范圍平均值較大,驅油效率平均值較高;模擬注入水驅油效率高于地層水,地層水高于海水;樣品實驗原油黏度越低,其束縛水飽和度平均值較高,殘余油飽和度平均值較低,驅油效率平均值較高。
海上油田;相對滲透率;疏松砂巖;影響因素
油水相對滲透率曲線在油田注水開發(fā)中具有重要應用[1-6]。國內學者圍繞陸上主力油田已開展了較多的相對滲透率曲線影響因素分析工作[7-13]。渤海主力油田產(chǎn)層主要分布在明化鎮(zhèn)組、館陶組、東營組和沙河街組,其中明化鎮(zhèn)組、館陶組和東二段儲層基本以疏松砂巖油藏為主。因此,相比大慶油田、長慶油田等陸上主力油田,渤海油田疏松砂巖儲層產(chǎn)量占目前渤海油田產(chǎn)量比重較大。對海上疏松巖心開展相對滲透率影響因素實驗等基礎研究,可以更好地分析地層流體在疏松砂巖儲層中的滲流特征,優(yōu)化注水開發(fā)方式,為海上該類型油藏開發(fā)方案設計提供參考。
選取海上疏松砂巖主力油藏S油田天然巖心開展相對滲透率室內實驗,共選取25個實驗樣品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各方案實驗條件見表1,實驗結果見表2。
2.1巖心物性影響
開展疏松砂巖不同巖心物性對油水相對滲透率特征參數(shù)影響研究。實驗采用穩(wěn)定流法,以相同的油黏度測定8塊樣品,樣品編號1~8,分高滲、中滲兩組進行相對滲透率特征研究(表3)。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海上疏松砂巖巖心,高滲透率巖樣相對滲透率特征參數(shù)優(yōu)于中滲透率巖樣,其束縛水飽和度平均值較低,殘余油飽和度平均值較低,兩相流動范圍平均值較大,驅油效率平均值較高。
表1 S油田疏松砂巖天然巖心相對滲透率實驗方案
表2 S油田疏松砂巖天然巖心相對滲透率實驗結果
2.2注入水類型影響
采用非穩(wěn)定流法,以相近原油性質測定海水、地層水和模擬注入水相對滲透率結果,研究三種不同注入水類型對油水相對滲透率曲線參數(shù)的影響。選取巖石物性相近的6塊高滲透巖樣進行實驗,樣品編號9~14,結果見表4。研究分析認為,以海水和地層水為驅替介質的相對滲透率曲線特征相差不大,以地層水為驅替介質比海水略具優(yōu)勢,但這兩者驅油效率均不高,而以模擬注入水為驅替介質驅油效率最高。
2.3模擬油黏度影響
選取非穩(wěn)定流法對三種模擬油黏度共計8組相對滲透率實驗進行分析,樣品編號15~22。研究表明,原油黏度對相對滲透率曲線特征影響較大,對疏松砂巖天然巖心而言,原油黏度較低的實驗樣品相對滲透率特征參數(shù)較好(表5)。在此三個模擬油黏度值范圍內,模擬油黏度越低,其束縛水飽和度平均值較高,殘余油飽和度平均值較低,驅油效率平均值較高。
表3 S油田天然巖心不同滲透率巖樣的油水相對滲透率特征參數(shù)
注:表中平均值實驗數(shù)據(jù)為算術平均值,以下均同。
表4 S油田天然巖心不同注入水類型油水相對滲透率特征參數(shù)
表5 S油田天然巖心不同原油黏度相對滲透率特征參數(shù)
2.4測試方式影響
為驗證非穩(wěn)定流法測定結果的可靠性,分別用非穩(wěn)定流法和穩(wěn)定流法、物性相近的巖心和黏度相近的模擬油測定6塊樣品,樣品編號16~18和23~25。實驗結果表明,非穩(wěn)定流法相對滲透率各項參數(shù)略好于穩(wěn)定流法,但總體測定結果相近(表6)。
表6 S油田天然巖心非穩(wěn)定流與穩(wěn)定流法相對滲透率特征參數(shù)
(1)巖心物性、注入水類型、模擬油黏度及測試方式均對海上疏松砂巖天然巖心油水相對滲透率曲線參數(shù)具有影響,其中巖心物性、注入水類型和模擬油黏度影響較大,穩(wěn)定流法和非穩(wěn)定流法兩種不同測試方式影響較小。
(2)高滲透率巖樣相對滲透率特征參數(shù)優(yōu)于中滲透率巖樣,其束縛水飽和度平均值較低,殘余油飽和度平均值較低,兩相流動范圍平均值較大,驅油效率平均值較高。
(3)以海水和地層水為驅替介質的相對滲透率曲線特征相差不大,以地層水為驅替介質比海水略具優(yōu)勢,以模擬注入水為驅替介質驅油效率最高。
(4)對疏松砂巖天然巖心而言,原油黏度較低的實驗樣品相對滲透率特征參數(shù)較好,其束縛水飽和度平均值較高,殘余油飽和度平均值較低,驅油效率平均值較高。
[1]林江,李志芬,張琪.不同含水條件下采液指數(shù)的預測方法研究[J].石油鉆探技術,2003,31(4):43-45.
[2]張詩笛,楊宇,呂新東,等.含水率上升規(guī)律預測新方法[J].石油地質與工程,2009,23(4):54-55.
[3]杜殿發(fā),林新宇,巴忠臣,等.利用甲型水驅特征曲線計算相對滲透率曲線[J].特種油氣藏,2013,20(5):93-96.
[4]董平川,馬志武,趙常生,等.儲層相對滲透率評價方法[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08,27(6):55-59.
[5]呂新東,馮文光,楊宇,等.利用動態(tài)數(shù)據(jù)計算相對滲透率曲線的新方法[J].特種油氣藏,2009,16(5):65-66.
[6]王國先,謝建勇,李建良,等.儲集層相對滲透率曲線形態(tài)及開采特征[J].新疆石油地質,2004,25(3):301-305.
[7]李武廣,楊勝來,李芳,等.冷凍與常規(guī)巖心油水相對滲透率實驗對比[J].中國海上油氣,2012,24(3):41-44.
[8]李金宜,戴衛(wèi)華,羅憲波,等.海上油田波及系數(shù)修正新方法[J].中國海上油氣,2012,24(S1):86-89.
[9]毛偉,余碧軍,候小玲.大慶外圍油田潤濕性研究[J].石油地質與工程,2007,21(5):90-92.
[10]馬明學,鞠斌山,王書峰.注水開發(fā)油藏潤濕性變化及其對滲流的影響[J].石油鉆探技術,2013,41(2):82-87.
[11]李功,楊小婕,耿娜,等.渤海油田油水相對滲透率和水驅油效率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5,12(14):61-65.
[12]高旺來,沈德煌,李芳芳,等.稠油相對滲透率實驗過程出口端管線水驅油特征[J].特種油氣藏,2013,20(1):115-117.
[13]劉薇薇,唐懷軼,劉振林,等.南堡2號構造中深層油水相滲曲線分析及應用[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5,29(1):85-88.
編輯:王金旗
1673-8217(2016)05-0078-03
2016-02-29
李金宜,工程師,碩士,1984年生。2010年畢業(yè)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田開發(fā)工程專業(yè),現(xiàn)從事油田三次采油技術、油藏方案數(shù)值模擬和開發(fā)實驗研究及管理。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海上油田叢式井網(wǎng)整體加密及綜合調整油藏工程技術示范”支持(2011ZX05057-001)。
TE3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