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汽車與公路早已替代了馬匹與馬車,但是眼前的花海草原、火山和成群的牛羊以及耳邊響起的蒙古長調,依然演繹著千百年來草原固有的風情。
相比繁華都市的水泥森林,時光仿佛在這里凝固。
車停在寶格達烏蘇拉木,近距離的接近村落,我們找回了兒時記憶中的小賣部、糧店以及“為人民服務”的招牌口號,在城市,這些早已被湮沒于劇烈的城市變遷中。
緩慢的節(jié)奏,成就了這里的美味。
內蒙古羊肉最好的要數(shù)錫林郭勒盟,而錫林郭勒盟的羊肉則要數(shù)蘇尼特羊,被稱為“肉中人參”的它,吃的是草原上百種牧草,尤其是沙蔥、野韭菜花、黃芪等藥材,不僅膻味盡除,而且礦物質和氨基酸含量高,自古便是皇家貢品。
蘇尼特羊的珍貴更來源于草原人對自然饋贈美味的挑剔和堅持,因為從羊羔出生到端上餐桌,至少要求3個寒暑,才能達到最佳的食用口感,他們必須為此付出辛勞和等待。
30年前,深圳喊出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成就了這些年來中國經(jīng)濟的騰飛,也成就了都市人緊張而忙碌的生活,而在草原,與時間賽跑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