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巨明
"秋高氣爽、溫度宜人,是體感特別舒服的季節(jié)。不過中醫(yī)認為,秋天陽氣漸漸在收斂,陰氣在慢慢滋長,秋天的燥氣會造成體內(nèi)津液的大量消耗,不利于陰氣的滋養(yǎng)。
由于“燥邪”的存在,皮膚干澀、口腔干燥、爛嘴角、喉嚨疼痛、流鼻血、干咳、便秘往往會找上門來。尤其是孩子們身嬌肉嫩,呼吸頻率高,通過皮膚、呼吸等丟失的水分更多。如果夏季讓暑邪和濕邪侵入體內(nèi),一旦感受燥邪,就會出現(xiàn)上述津氣受損的癥狀。
看到這種情況,一些粗心的家長就開始給孩子亂吃藥了,這是要不得的,往往會讓孩子的病情變得更嚴重。就在前一陣子,剛?cè)肭餂]多久,一個孩子被送來醫(yī)院的時候無精打采的,年輕的媽媽在一旁哭哭啼啼。仔細一問,原來進入秋天以后,風一吹,這個孩子的嘴唇就變得干燥、起皮,她給孩子涂了點潤唇膏??墒菦]幾天,孩子嘴角開始裂了,嘴唇周圍也紅通通的,一到吃飯的時候,喝點稍微熱的湯,孩子就疼得哇哇大哭。這位媽媽一想,這不就是典型的上火了嗎?就給孩子吃牛黃解毒片清熱敗火,結(jié)果吃了幾天,孩子不但嘴巴沒好轉(zhuǎn),反而開始上吐下瀉,晚上頻繁地咳嗽。這位年輕媽媽再也不敢給孩子用藥了,這才送到醫(yī)院來。
我跟她說,孩子這不是簡單的上火,是秋燥,不能隨便吃去火藥。孩子脾胃嬌弱,吃藥容易傷胃,孩子上吐下瀉是傷了脾胃,而咳嗽正是秋燥嚴重的癥狀。要是這種秋咳不去管它,任由孩子咳到冬天,就有可能轉(zhuǎn)變?yōu)槁灾夤苎椎雀鼑乐氐牟“Y。
還有一些家長,把孩子的秋燥當成感冒治,這種家長我也沒少見,不過也不能全怪他們。因為孩子秋燥常見的表現(xiàn)就是鼻塞、口干、陣發(fā)性咳嗽,還有一些孩子會發(fā)燒、咽喉干痛,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很像感染了風寒,其實這是涼燥的典型表現(xiàn)。秋燥分涼燥和溫燥,初秋時節(jié)往往是溫燥,很像風熱感冒;晚秋時間往往是涼燥,很像風寒感冒。大家別看到孩子身上有一些類似感冒的癥狀,就給他們亂吃感冒藥。
所以,對于孩子秋燥這個問題,家長們還是得重視起來。要讓孩子不被燥邪侵犯,飲食上我們要遵循“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給孩子充分的滋養(yǎng),讓他們過一個滋潤的秋季。最重要的當然非白開水莫屬。本來秋天氣候干燥,我們損失的水分很多,如果喝水少,那肯定會“火上澆油”。注意,任何飲料都不能替代水,可是白開水沒什么滋味,很少有孩子懂得主動去喝,這就要求家長好好監(jiān)督,經(jīng)常提醒孩子喝水。2歲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喝蜂蜜水。
除了水之外,滋陰潤肺效果最好的食物,當屬秋天應(yīng)季的水果了。首選就是梨。梨肉肥嫩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不管是生吃,還是和冰糖一起燉,都對孩子肺熱咳嗽有很好的療效。如果能跟荸薺、甘蔗等榨成汁一起喝,潤肺的效果會更好。
大家對荸薺可能沒梨熟悉,它也是一種有清熱生津、化濕祛痰、涼血解毒等功效的水果,對口燥咽干、肺熱咳嗽、痰濃黃稠等癥狀,有很好的食療作用。不過很多人嫌荸薺味道太淡,如果是那樣,可以把荸薺跟梨或者蓮藕一起榨汁,再加上蜂蜜調(diào)味,孩子可能會更喜歡喝。
另外,像柑橘、柿子、石榴、葡萄等這一類秋天的時令水果也可以食用。在中醫(yī)里它們屬于“酸味”,秋季養(yǎng)生需要“少辛增酸”,酸味食物能生津止渴、健脾消食、增進食欲,幫我們緩解秋燥帶來的咽喉腫痛、咳嗽、便秘等癥狀。所以山楂、柚子、石榴、葡萄、獼猴桃、檸檬等生津潤燥的水果,秋季可以吃一些。
當然,我還是要強調(diào):任何季節(jié),健康飲食的關(guān)鍵都是科學安排三餐,堅持平衡膳食。在這個基礎(chǔ)上,秋季時適當增加一些養(yǎng)陰生津的食物,而不是我說秋天吃什么好大家就只吃這些,那肯定是太極端了,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發(fā)育。
(摘自《父母懂調(diào)理,孩子吃飯香、身體棒、少生病》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圖/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