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扶貧資金天理難容
【輿情回放】 近日,審計機關(guān)抽查全國40個縣的50.13億元扶貧資金中,至2016年3月底有8.43億元閑置超過1年,最長的超過15年;17個縣的29個扶貧項目建成后廢棄、閑置或未達預期效果,形成損失浪費2706.11萬元。除8.7億元扶貧資金閑置或損失浪費外,還有1.51億元扶貧資金被虛報冒領(lǐng)或違規(guī)使用。
【網(wǎng)絡輿情】
@新京報:一邊是各地不斷爆出貧困兒童、留守兒童上學難、營養(yǎng)不足、甚至溫飽都不能解決的新聞,一邊卻是巨額扶貧資金遭受浪費、冒領(lǐng),甚至被打入“冷宮”的局面。不得不說,對比之下,有些地方可能窮的不是經(jīng)濟,不是財政,而是一些政府部門最起碼的為政良知。
@ 京華時報:對于扶貧資金的使用,不僅要筑牢精準對接的制度之堤,還應對非法挪用、貪污腐敗等行為嚴厲問責,保障扶貧資金落實到位。
【決策點睛】如果說監(jiān)管較難是扶貧資金常被挪用侵占的根本性原因,那么違法成本之低,則是讓很多人肆無忌憚的根源所在。所以,加強審計,嚴厲問責,讓扶貧資金成為一條任何單位、任何個人都不能亂碰的高壓線,是確保扶貧資金成為真正意義上保命錢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