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金泉
摘 要 近年來,在番茄的栽培過程中,番茄灰霉病一直是對番茄產(chǎn)量最有影響的病害之一。為了解決番茄灰霉病影響產(chǎn)量這一實際問題,本文就采用離體葉片法測定了2種新殺菌劑,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懸浮劑(SC)和22.5%啶氧菌酯SC對番茄灰霉病的作用,經(jīng)田間試驗結(jié)果表明,兩種新藥劑對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顯著。
關(guān)鍵詞 殺菌劑;番茄灰霉?。辉囼?;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36.41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52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是番茄生產(chǎn)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該病害發(fā)病后在田間傳播速度快,嚴重時造成爛果,對番茄生產(chǎn)的威脅極大,一般產(chǎn)量損失20%~30%,局部減產(chǎn)70%以上,甚至造成絕收[2]。鑒于此,就不同殺菌劑對番茄灰霉病的防治進行試驗研究,可為科學(xué)合理地防治灰霉病提供防治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選擇
1.1.1 試驗菌株
2013年從某村采摘的番茄灰霉病菌(XSZ1),對其進行分離以及純化處理,保存位置在PDA斜面上,溫度控制在4 ℃。
1.1.2 試驗番茄品種
選擇該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園藝研究所育成的L402品種番茄實施室內(nèi)試;選擇東圣種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生產(chǎn)的東圣品種番茄進行田間試驗。
1.1.3 試驗藥劑
選擇德國拜耳作物科學(xué)公司生產(chǎn)的400 g/L嘧霉胺SC(施佳樂);選擇進購于拜耳作物科學(xué)(中國)有限公司的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露娜森);選擇三農(nóng)農(nóng)用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WP);選擇美國杜邦公司生產(chǎn)的22.5%啶氧菌酯SC(杜邦阿砣);選擇巴斯夫歐洲公司生產(chǎn)的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WG)(凱澤)。
1.2 方法
1.2.1 藥劑的保護和治療
試驗場所在該省農(nóng)林科學(xué)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時間在2014年2月。選擇基質(zhì)(泥炭、園藝蛭石、珍珠巖之比為5.0V∶2.5V∶2.5V)在32穴育苗盤中育苗,等到番茄長到具有5片真葉時,將其放到花盆中繼續(xù)培育,花盆直徑是15 cm;等到番茄長到具有7~8片真葉時,剪下具有一致長勢的第5、6片真葉,將葉柄選擇脫脂棉進行包裹,將正面放到下面,最后將其放在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皿的直徑為15 cm,底下鋪濕濾紙。從預(yù)培養(yǎng)3 d的番茄灰霉病菌周邊選擇出一個菌餅,直徑為5 mm,接著將1枚菌餅倒置接種在培養(yǎng)皿內(nèi)各個小葉間。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的濃度分別控制為250、50、10、5、1μg/mL以及150、30、6、3、1μg/mL。
1.2.2 田間藥效試驗
在實施田間藥效試驗,時間為2014年行。番茄育苗位置在32穴育苗盤中,等到1月20日,番茄長到5~6片真葉時對其進行固定種植,3 000株平均分布在667 m2的區(qū)域,這塊區(qū)域有超過12 a的番茄種植經(jīng)驗,每年都會發(fā)生灰霉病。試驗一共選擇8個處理: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處理的有效成分劑量分別為:150、185、225 g/hm2;22.5%啶氧菌酯SC處理的有效成分劑量分別為:100、135 g/hm2;對照藥劑(CK2)選擇400 g/L嘧霉胺SC,有效成分劑量設(shè)置為為560 g/hm2;對照藥劑(CK1)選擇50%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劑量設(shè)置為360 g/hm2;空白對照(CK0)選擇清水。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藥劑的保護和治療效果
22.5%啶氧菌酯SC以及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都能夠有效保護番茄灰霉病,EC50值為4.04μg·mL-1、10.79μg·mL-1,對照藥劑50%異菌脲WP效果更好;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比22.5%啶氧菌酯SC對番茄灰霉病的治療作用更優(yōu),不過和50%啶酰菌胺WG劑對照藥劑比較差異不明顯;對番茄灰霉病,22.5%啶氧菌酯SC以及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的保護作用更好,治療作用略差。具體如表1所示。
2.2 田間防效
田間試驗結(jié)果顯示,22.5%啶氧菌酯SC有效成分劑量為135 g/hm2時和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有效成分劑量為150、185和225 g/hm2時,對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為83.05%、87.25%、90.62%和86.21%,相較于對照藥劑50%啶酰菌胺WG在有效成分劑量為360 g/hm2時的防效(87.50%),差異不明顯,不過比對照藥劑400 g/L嘧霉胺SC有效成分劑量為560 g/hm2的防效(61.27%)有明顯提高。番茄灰霉病應(yīng)用22.5%啶氧菌酯SC有效成分劑量為100 g/hm2處理的防治效果為81.10%,與對照藥劑50%啶酰菌胺WG有效成分劑量為360 g/hm2的防效相比明顯降低,不過比對照藥劑400 g/L嘧霉胺SC有效成分劑量為560 g/hm2的防效明顯提高。
3 結(jié)論與討論
通過以上分析,本試驗對2種新殺菌劑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懸浮劑(SC)和22.5%啶氧菌酯SC選擇離體葉片法對番茄灰霉病的作用進行了測定,結(jié)果顯示,在推薦劑量下,2種新藥劑對番茄灰霉病防效超過80%,能夠?qū)Ψ鸦颐共∵M行防治。不過為了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藥性得到有效治理,在防治灰霉病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露娜森)和22.5%啶氧菌酯SC應(yīng)該選擇作用機制不同的其他殺菌劑進行交替使用。
參考文獻
[1]張曉柯,韓絮,馬薇薇,等.江蘇省草莓灰霉病菌對氟吡菌酰胺敏感性基線的建立及抗性風(fēng)險評估[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5,38(5):810-815.
[2]思彬彬,楊卓.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世界農(nóng)藥,2007,29(6):5-9.
(責(zé)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