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蓮
摘 要:農業(yè)技術是農業(yè)生產(chǎn)保駕護航的法寶。做好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是促進農業(yè)大豐收的關鍵。通過育秧肥培育壯秧以避免無效分蘗滋生,利用化控、肥控、水控技術構建后期高光效群體,提高水稻成穗率,并通過改善田間的透光通風條件,加強肥水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止水稻早衰,從而提高雙季稻的產(chǎn)量與質量。
關鍵詞:栽培技術;雙季晚稻;三高一保
中圖分類號:S511.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59
雙季晚稻“雙高一保”技術主要是通過前期促早發(fā)、中期控制無效分蘗形成后期高光效群體,后期再配套肥水調控措施,構建一個前發(fā)、中穩(wěn)、后健的超高產(chǎn)群體,在適宜群體上實現(xiàn)高成穗率、高結實率、高籽粒充實度和充分挖掘品種米質潛力的“三高一?!蹦繕?。
1 育秧肥培育壯秧
利用水稻育秧專用肥培育壯秧,用量為晚稻型50g/m2秧床。不同的育秧方式要采取不同的用法,旱床育秧需用水澆透秧床,并將育秧肥和干細土按照1:100的比例拌勻后均勻撒在秧畦,并向秧畦灑水至有明顯積水,之后便可播種,并用生荒干細土將種子蓋住之后灑水蓋草,進行常規(guī)的秧田管理。濕潤育秧要按照1:10~1:20的比例將育秧肥與干細土拌勻后撒在秧畦上之后推平播種,盡心秧田管理。而塑盤育秧要將育秧肥與畦溝中的糊泥攪拌均勻后裝入塑盤中,或者將一半的育秧肥按上述方法裝入塑盤中,將另一半按育秧肥與干細土1:10~20的比例拌勻撒在秧畦上之后擺盤,并將盤中糊泥刮平,之后播種,進行秧田管理。
2 “三控”結合控蘗
2.1 化控技術
當水稻生育進程達到有效分蘗臨界葉時或者苗數(shù)達到高產(chǎn)要求的計劃穗數(shù)時,就可以采取化控技術,即每667m2大田噴施50kg濃度為1g/kg的水稻復合控蘗劑藥液,過3~5d后再噴施1次;或者直接噴施50kg濃度為2g/kg的水稻復合控蘗劑藥液。要求噴施均勻,并在晴天傍晚或陰天進行噴施,如果噴后8h內遇到大雨還需進行重噴。
2.2 肥控技術
為抑制無效分蘗發(fā)生,控制無效分蘗期水稻植株的養(yǎng)分含量,便可利用肥控技術減少水稻前期的施肥量。但是如果前期施肥量過少的話,又會影響水稻高產(chǎn),因此確定適當?shù)氖┓柿恐陵P重要。將部分分蘗肥后移作為粒肥或者穗肥施用,而改變以往前期“一轟頭”的施肥方法,有利于有效控制無效分蘗的發(fā)生。一般情況下,雙季晚稻可將65%~70%的氮肥在前期當做分蘗肥和基肥施用,剩余的便可在后期當做穗肥粒肥施用。通常情況下,穗肥占總施氮量的25%~30%,粒肥占5%~10%,粒肥在始穗期施用為宜,穗肥在倒2葉露尖期施用為宜。
2.3 水控技術
該項技術主要是通過中期曬田改善田間小氣候,促進生育轉變、根系生產(chǎn),控制無效分蘗發(fā)生,促進壯桿。必須要堅持夠苗不等時,到時不等苗的原則,采取多次輕曬、提早曬田的方法,而避免采取曬田過重過遲的做法。一般當雙季晚稻達到計劃苗數(shù)的80%~90%時或者已經(jīng)移栽后15d了,但苗數(shù)還是沒有達到計劃苗數(shù)的80%~90%時就要開始曬田。當曬到在田中腳不至于下陷,田邊也曬出了細小的裂痕時就需要加水進行濕潤,之后再次進行輕曬,反復多次直至倒二葉露尖期。另外,在曬田時還要在大的田塊上開十字溝或井字溝,做到田面排水后24h內沒有積水才能保證曬田效果。
3 配套技術
3.1 稀播細管
一般情況下,雙季晚稻的播種密度要在早稻的基礎上降低40%~50%,濕潤育秧常規(guī)稻50g/m2秧床左右,雜交稻20g/m2秧床左右為宜;塑盤育秧常規(guī)稻每孔2~4粒谷粒,雜交稻每孔1谷粒為宜;旱床育秧常規(guī)稻150g/m2秧床左右,雜交稻50g/m2秧床左右為宜。同時要加強秧田管理,控制水分供應,堅持淺水勤灌。
3.2 寬行淺栽
根據(jù)土壤條件、秧苗素質、品種特性等,確定合理的栽插密度,一般每667m2大田晚稻保證1.7萬~2.1萬蔸,常規(guī)稻每蔸2~3粒谷苗,插足12萬~14萬苗,雜交稻每蔸1~2粒谷苗,插足8~10萬苗。另外,要增加行寬、寬行種植以改善田間的透光通風條件,并要淺插高拋,增加入土深度以提高移栽質量。
3.3 適肥促發(fā)
要平衡施肥,確定合理的施肥量,中等肥力田塊,雙季晚稻要在每667m2腐熟500~1000kg主牛欄糞或者施1/2早稻稻草還田的基礎上,再施加化學氮素(N)10~12kg,P2O53~4.5kg,K2O10~12kg,若有機肥不足,還要適當?shù)氖┘踊?。并在此基礎上,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
3.4 補肥防衰
為延緩植株衰老的進程,補充水稻養(yǎng)分,在后期還需要采取施用粒肥和根外追肥的辦法。一般情況下,需要在齊穗期和乳熟期進行根外追肥,每667m2大田可以用粒粒壯、谷粒飽、葉面寶等復合型多功能專用葉面肥噴施。也可用磷酸二氫鉀100g兌水50kg加0.1%碩豐481粉劑噴施。
3.5 增氧灌溉
要促進根系生長和前期分蘗,增加土壤含氧量,減少淹灌時間與灌水深度,防止后期早衰。可采取濕潤灌溉的方式,每次灌水深度不超過20mm,灌水后讓其自然落干直至露天,并靜置2~3d,等沒有積水之后再次進行濕潤灌溉,反復幾次,灌漿中后期延長露田時間到3~5d。另外,要避免過早的斷水,收獲前5~7d斷水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