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秘
摘要:鵝傳染性漿膜炎是細菌性傳染病之一,近年來在我國比較流行,是由于感染鴨疫里默氏桿菌而引起發(fā)病。主要是1~7周齡的鵝容易發(fā)生,且通常表現出急性或者慢性敗血癥。病鵝往往具有腹瀉,頭頸震顫,共濟失調,且眼睛和鼻孔排出更多的分泌物等癥狀。本文主要介紹該病的防治措施,供廣大養(yǎng)鵝戶參考。
關鍵詞:鵝;傳染性漿膜炎;流行病學;臨床癥狀;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9737(2016)05-0162-01
1 流行病學
1.1 易感宿主
多種禽類都在感染該病菌后出現敗血性疾病。自然條件下,鵝和鴨非常容易感染,且任何品種的雛鵝和雛鴨都能夠自然感染,另外火雞也比較容易感染,且雞、野鴨、鵪鶉、天鵝、、雉和鷓鴣也能夠感染。通常1~7周齡的雛鵝和仔鵝易感性非常高,但種鵝感染病菌后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該病往往從較小日齡的鵝群逐漸蔓延至較大日齡的鵝群,即只要某一個鵝群出現發(fā)病,會導致周圍的鵝群或者鵝場也陸續(xù)流行該病,因此鵝場發(fā)生該病就很難徹底根除,如果環(huán)境衛(wèi)生或者飼養(yǎng)條件較差,就會導致不同批次的雛鵝、仔鵝在易感日齡發(fā)病。另外,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毒力,或者與其他病原微生物并發(fā)感染,或者受到突然更換環(huán)境等應激因素的刺激,也會導致該病具有不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一般新疫區(qū)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明顯高于老疫區(qū),較小日齡鵝群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也都明顯高于較大日齡鵝群。
1.2 流行特征
該病的發(fā)生、流行以及引起的危害水平主要受到細菌感染和應激因素的影響。鵝群進行較好的飼養(yǎng)管理和環(huán)境衛(wèi)生良好往往呈散發(fā),且通常為慢性經過。如果氣候過于寒冷,陰雨較多;飼養(yǎng)密度過大,舍內通風較差,墊料過于潮濕且沒有適時進行更換,場地比較骯臟、潮濕;育雛室轉入到育成舍飼養(yǎng),即飼養(yǎng)溫度從較高水平變成較低水平,或者舍內飼養(yǎng)放到舍外或者池塘內飼養(yǎng);飼料搭配比例不合理,含有較少的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受到運輸應激的刺激;之前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或者出現并發(fā)感染等,都能夠引起該病,還會加重病情。另外,該病還可能并發(fā)病毒性肝炎、禽出敗、沙門氏菌病、大腸桿菌病、變形桿菌病、曲霉菌病、葡萄球菌病。
2 臨床癥狀
該病具有1~3天的潛伏期,最長能夠達到1星期。當病鵝呈最急性經過時,往往沒有表現出任何明顯的癥狀就突然發(fā)生死亡。2周齡的雛鵝往往呈急性經過,病程通常持續(xù)1~3天。主要臨床癥狀是精神萎靡,出現厭食,離群獨自呆立,拒絕走動,甚至往往處于伏臥狀不起,體質衰弱,呈昏睡狀,雙翅下垂,打噴嚏、咳嗽。病鵝從眼、鼻流出較多的分泌物,眼部分泌物呈黏液性、漿液性或者膿性,往往導致眼眶周圍的羽毛發(fā)生黏連,甚至出現脫落,另外鼻內流出的漿液性分泌物在凝結后會導致鼻孔堵塞,從而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個別病鵝的鼻竇會發(fā)生明顯腫大,排出黃綠色或者綠色的稀薄糞便,還有部分出現腹脹。有些病鵝縮頸或者將嘴抵地,臨死前表現出明顯的神經癥狀,頭頸不斷震顫,點頭或者搖頭,發(fā)生角弓反張,尾部不停搖擺,最終抽搐而死。
3 防治措施
3.1 藥物治療
該病屬于急性細菌性傳染病之一,因此在雛鵝發(fā)病時,要結合特征性臨床癥狀,選擇使用敏感性藥物及時進行治療,從而防止疫情擴散,大幅度減少損失。病鵝必須采取隔離治療,而病死鵝要采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并覆蓋生石灰。每天按1∶300稀釋10%癸甲溴胺溶液進行1次帶鵝噴霧消毒,連續(xù)使用7天;在飼料中按1∶1000添加10%氟苯尼考粉,每天添加2次,連續(xù)使用5天,同時在飲水中按照1∶1000添加10%磺胺氯達嗪鈉粉,注意投藥前30~60min停止飲水,每天2次,連續(xù)使用5天。鵝群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通常沒有出現新病鵝,且死亡數量減少,采食、飲水恢復正常。鵝群按照1∶2000添加含10%靈芝多糖、40%黃芪多糖的復合粉,或者按1∶1000比例添加泰德多維TF(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通常每千克含有5400萬U),二者交替飲水,每天3次,連續(xù)使用2天,促進患鵝徹底恢復健康。
3.2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對該病進行預防、控制的首要措施時加強舍內環(huán)境衛(wèi)生,保持環(huán)境干燥,并控制飼養(yǎng)密度適宜,墊料勤更換。尤其是育雛階段,要注意加強防寒保暖,冬季主要加強保溫,確保無賊風侵襲;夏季主要采取有效降溫,保持合理通風。每星期進行1次消毒,注意按照使用說明用藥,防止劑量較低或者過量使用,最好交替使用幾種不同的消毒藥。在鵝不同的生長階段飼喂?jié)M足其營養(yǎng)需求的優(yōu)質配合飼料,還要注意補充適量的優(yōu)質的青綠飼料,確保滿足其生長發(fā)育所需。
3.3 適時進行免疫
雛鵝7~10日齡,免疫接種疫里默氏菌病疫苗,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另外,還可在雛鵝的飲水中添加適量的葡萄糖、復合維生素以及硫酸新霉素、氟苯尼考,也能夠有效預防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