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章
摘要:羊腐蹄病是一種傳染病,由于感染結狀梭形桿菌和壞死梭桿菌而引起,主要患病特征是導致蹄部組織出現炎癥或壞死,臨床上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跛行。觸摸病羊的蹄部發(fā)熱、腫脹、化膿或者壞死,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會導致患羊行走不便,使其采食困難、體質突然變差,容易繼發(fā)其他疾病而死亡。
關鍵詞:羊;腐蹄??;發(fā)病原因;臨床癥狀;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2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9737(2016)05-0141-01
1 發(fā)病原因
飼養(yǎng)管理:羊只飼喂的草料中鈣、磷比例失衡,導致蹄部角質變得疏松,發(fā)生變形;圈舍或者運動場地面過于泥濘,且沒有及時進行清理,在低洼沼澤地進行放牧,導致蹄部長時間浸泡在泥漿或者糞尿中,造成局部組織明顯軟化而感染病菌;蹄部和蹄間軟組織被枯草桿、石子、鐵釘、玻璃碴刺傷,病菌經由傷口侵入蹄部而發(fā)病。
細菌感染:壞死梭桿菌和節(jié)瘤擬桿菌是引起該病的病菌,如果羊只飼養(yǎng)管理不合理,使其蹄部抵抗力減弱,較容易感染壞死梭桿菌。該病的原發(fā)性病原菌是節(jié)瘤擬桿菌,其造成的炎性損害非常小,但是能夠生成活性較強的蛋白酶,消化角質,從而損傷蹄部表面以及基層,并在壞死梭桿菌等病菌的共同作用下,導致蹄部損傷。
2 臨床癥狀
病羊早期表現出輕微的跋行,蹄部略有紅腫,觸摸感到疼痛,經過2~3天導致跛行不斷加重,造成發(fā)病肢蹄拒絕負重,且頭部在走路過程中上下擺動,在放牧過程中容易掉隊,部分拒絕站立,往往臥地不起。病羊通常是單肢患病,個別有兩肢患病的情況。如果病羊前肢患病往往跪地爬行,后肢患病時往往將患肢收到腹下。隨著病情的惡化,會導致病變蹄部發(fā)生潰爛、化膿,表現出嚴重跛行,只能夠臥地不起,且有膿汁不斷從創(chuàng)口排出,癥狀嚴重時甚至蹄匣會發(fā)生脫落。對病羊進行臨床檢查,往往能夠發(fā)現有硬物劃傷冠部和趾間,從而引起炎性反應,在蹄部用力按壓或者用手術剪、鑷子進行敲擊,對疼痛非常敏感,蹄叉、蹄踵、蹄緣和蹄冠發(fā)生顯著腫大,部分甚至發(fā)生皮膚壞死。對病變蹄底進行清理,能夠看到小孔或者創(chuàng)洞,且有液體或者壞死組織從里面流出,且散發(fā)惡臭味。
3 治療
清除創(chuàng)傷:用來蘇兒溶液、高錳酸鉀溶液或者新潔爾滅液清洗病變蹄部,如果癥狀非常嚴重可用雙氧水進行多次沖洗,接著對蹄部進行修理,將上面附著的雜污和壞死腐爛的組織清除干凈,通過擴創(chuàng)使創(chuàng)面充分暴露,接著再使用碘酊或者碳酸溶液進行多次沖洗,再使用消毒藥棉將其擦干,最后使用藥物。
外敷藥物:加熱桐油,煮沸后添加適量的血竭,熬制呈膏狀涂抹在患處;直接在患部撒布青霉素粉;取適量的乳香、冰片、白芨、沒藥、樟腦、龍骨、輕粉、兒茶、紅花、朱砂、血竭,全部磨成細末后進行充分攪拌,涂抹在患處;取適量龍骨、冰片、輕粉、碘仿、青黛,全部磨成碎末,充分攪拌后在創(chuàng)面涂抹;取適量的血竭、陳石灰、輕粉、沒藥、乳香、黃丹、熟石膏、冰片、枯礬磨,全部研成細末進行充分攪拌,并涂抹在患處;取適量的天花、山烏龜、白芷、雄黃、野芋頭、大黃等,混合后進行搗爛,再添加少量的棕片、白酒包裹在患部。另外,可根據藥性特點,每天進行重新敷藥或者經過3~5天直接拆除。例如,病羊蹄部發(fā)生紅腫或者出現輕度破潰,可按照20∶1的比例使用清水稀釋濃度為0.01g/mL的聚維酮碘溶液,使用藥棉蘸取藥液涂抹在患部,再涂抹適量的油劑普魯卡因青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連續(xù)使用3~5天。同時,病羊肌肉注射適量的阿莫西林,并配合使用中藥雙黃連注射液,連續(xù)使用3~5天。如果病羊蹄部已經腐爛,要先用手術刀或者剔刀將壞死組織剝去,使用藥物治療,每天1次,連續(xù)7~10天;或在患部直接灌涂高錳酸鉀粉末,連續(xù)7~10天。
內服藥物:取澤瀉、熟地、綠豆、甘草、川芎、木香、防風、木通、白芍、陳皮、腹毛、桂枝、連翹、白芷、金銀花、香附、天丁等藥物,加水煎煮后給病羊喂飲或者灌服,每天2次,直到完全治愈。
4 預防
羊舍要求:羊舍選擇建設在背風向陽、地勢干燥、排水良好、冬暖夏涼的地方,座北朝南,禁止在排水不良、過于潮濕和地勢凹陷的地方建設。如果羊場條件允許,圈舍可建成樓式,即雙層圈舍。雨季羊只應飼養(yǎng)在木條搭成的樓上,確保蹄部保持干爽。注意木條間距要適度,不能夠過寬,防止將羊腳夾傷。
加強飼養(yǎng)管理:羊群的飼養(yǎng)密度要適宜,確保每只羊平均具有1m2的面積,避免過于擁擠而造成羊只相互踐踏導致蹄被踩傷,盡量不在潮濕、低洼的地區(qū)進行放牧。羊舍保持衛(wèi)生良好,及時將積糞清除,避免受到能夠引發(fā)該病的各種因素的刺激。補飼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羊專用舔磚,確保攝取營養(yǎng)平衡,冬季早春要適時補飼適量的精料,促使機體抗病能力增強。適時進行修蹄,發(fā)現蹄部出現外傷后要及時進行處理,防止滋生細菌。
定期消毒:全場定期使用癸甲溴銨、氫氧化鈉、月芐三甲氯銨、戊二醛、聚維酮碘等進行消毒,一般每月進行1~2次,注意交替使用消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