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生
【摘要】現實當中做任何事情都在追求完美的結果,完美結果由完美細節(jié)的襯托傾力造就。細節(jié)趨向成功的關鍵,取決于創(chuàng)新務實的決策與實際執(zhí)行能力的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相得亦彰。反思成功的結果:即遠見卓識,優(yōu)化細節(jié)、精亦求精,彰顯實力,完美無缺,無可挑剔,引領成功。
【關鍵詞】實際結果;瑕疵失誤;應急對策;原因反思;追求卓越;一氣呵成圓滿成功
序言:
當今世界首位提出“零缺陷”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大師菲利普·克勞斯比,迄今為止成功實施的案例不勝枚舉,矚目經典:載人登月飛船,太空航天飛機。西方“無失誤”理念與現實的銜接已無可指摘。博大精深的華夏應變智慧:無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彌意外之變,有事如無事鎮(zhèn)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從工程現場實際出發(fā),親身領略設計由藍圖轉化為實物,經歷安裝實施的全過程,最終達到的真實效果。來驗證上述理論研究成果的精辟及應變智慧理智法則的正確,完全是一種見識獨到的現實考驗,更是求真務實、換位思考、學無止境的全新領略。創(chuàng)新突破、觸類旁通和熟諳化解缺欠的技巧及對策值得深入探討。
一、工程現場電氣設備安裝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針對現場電氣設備安裝過程中解決疑難問題的應急策略: 首先解決問題的依據,應符合國家標準設計規(guī)范,解決問題的決策,應滿足國家標準設計規(guī)范相關的規(guī)定要求。
1.變電所已建成,環(huán)網柜下設置地坑,配電室地面仍與室外地面標高一致。室外進水流入地坑浸泡電纜問題。如何圓滿解決。
解決上述問題應依據的相關國家標準規(guī)范如下:
規(guī)范1:國家標準“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4-2011)第4.3.8條規(guī)定:配電室不宜設在建筑物地下室最底層。設在地下室最底層時,應采取防止水進入配電室的措施。
規(guī)范2:國家標準“2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guī)范”(GB50053-2013)第2.0.1.9條規(guī)定:變電所所址不應設在地勢低洼和可能積水的場所。
規(guī)范3:第2.0.4.1條規(guī)定:在多層或高層建筑物的地下層設置非充油電氣設備的配電所、變電所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當只有地下一層時,應采取抬高地面和防止雨水、消防水等積水的措施。
眾所周知,國家規(guī)范采取的防范措施:僅只抬高變電所地面300mm。其結果根本不解決實際問題。
現實當中,水淹變電站斷電事故并不鮮見,曾聞某中原大省藝術中心,高壓配變電所設在地下室3層,遭際百年不遇的罕見雷暴狂雨天氣,水灌地下室,淹沒高壓配變電站,水深及胸。高低壓電氣設備盡數全毀,損失慘重。
所以現場只能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應變措施,妥善解決已建成變電所的防水問題。具體解決方法及可實施步驟:
如果變電所已建成,投入運行,環(huán)網柜下設置地坑,配電室地面仍與地下室外地面標高一樣,未按規(guī)范要求抬高 300mm。即便如此,慎重分析:建成的變電所配電室最可能從緊閉防火門底邊與地面的縫隙進水,防火門內側可貼地面固定防水橡膠寬帶橫條遮擋縫隙。而防范進水流入電纜地溝,環(huán)網柜地坑,浸泡電纜,引起電氣短路,造成重大停電事故,才是解決問題的當務之急,變電所絕對不許被動橫遭水淹。除解決問題外,更要考慮:不得破壞現已完工的任何設施。
根據國家規(guī)范標準要求,配電室防火門均朝室外方向開啟?,F場防火門洞凈距(寬x高):2100x2400mm,現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在配電室設備安裝通道防火門的室內地面上,采用防水混凝土,內襯5mm防水鋼板,砌筑一個高度400mm階梯式矩形防水隔擋。隔擋內側寬度與防火門洞寬度相同(2100mm),內含一步高度200mm的擋水臺階,臺階起始最外側邊緊貼防火門的最內側門框,形成封堵防火門內側高度200mm的防水門檻。進門俯視隔擋左右兩側擋水墻壁厚度為:200mm,正面擋水墻壁厚度為:300mm,隔擋橫向寬度:2500mm??紤]變電所設備運輸安裝方便,緊接正面擋水墻之后,順勢砌就一條斜向室內地面的設備運輸坡道。坡道寬度:2500mm。防水隔擋和防火門洞內壁,全部粉刷高品質防水涂料進行防水處理。如果僅作為日常巡視而設的配電室入口門,也同樣可以砌筑上述防水隔擋,只需將進深300mm的擋水墻改造為兩步250mm的入室下降臺階即可。臺階寬度應視巡視入口門寬度適當變動。以上防水舉措經現場確認可行,并提交業(yè)主付諸實施。防水隔擋的高度完全可根據需要抬高到800mm或1米。
防范配電室外進水流入電纜地坑浸泡電纜的棘手問題,完全可以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靈活變通給予解決。設計圖中可強調說明提示:現場平時或遭遇特殊雷暴雨惡劣天氣,應隨時開啟地下一層所有集水坑的排水泵,防范雨水倒灌,水淹變電所,該事項由消防值班人員納入其工作范圍,24小時實施監(jiān)控,責任落實到位。必要時,配電室門外設置防汛器材,以備不時之需,確保無虞。
防水隔擋的應急對策的文字述敘過于簡略,細節(jié)說明詳見下圖所示:
2.兩套施耐德12KV、SM6(IM+QM)型中壓環(huán)網柜, 高壓電纜進線“下進下出” 接線型式,環(huán)網柜體尺寸(長x寬x高):1500x940x1600mm。2路10KV電纜采用3x185平方毫米,設計未在地面預留2根環(huán)網柜安裝槽鋼,未設地坑及未埋設2根接至2臺箱式變壓器下部,伸出地面100mm的高壓電纜保護鍍鋅鋼管,現場地面已施工完畢,高壓電纜無法接入環(huán)網柜及箱式變壓器。如何圓滿解決。
現場應對問題的妥善解決方法及可實施步驟:
現場地面已施工完畢,并非無計可施,常規(guī)做法已不適用,解決問題更要創(chuàng)新落實。推薦現場制作一架俯視(橫寬x縱長):1600x2300mm, 8腿支撐,距地高度:1200mm的環(huán)網柜架空安裝、可正面操作、底鋪花紋鋼板、為“下進下出” 高壓電纜進、出線專用的鋼平臺。鋼平臺左右兩側分設上、下平臺帶扶手的6步斜爬鋼梯(梯寬:700mm),鋼平臺除環(huán)網柜正面外,其余三面采用φ20mm鍍鋅圓鋼設置人體防護圍欄,保護操作人員安全。圍欄高度:平臺以上1.4米,鋼平臺環(huán)網柜的背后距墻150mm。環(huán)網柜正面操作通道應滿足國家標準“低壓配電設計規(guī)范”(GB50054-2011)第4.2.5條規(guī)定:固定式配電屏單排布置受限制時,配電屏前通道最小寬度1.3米的規(guī)范要求。
鋼平臺制作創(chuàng)意,具體實施安裝方法均根據現有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常用低壓配電設備及燈具安裝”(D702-1~3),第46~48頁所示的配電設備用落地臺架安裝(一~三)的安裝技巧,靈活運用,采用50x5mm角鋼按圖集第49頁所示的配電設備落地臺架安裝零件圖的加工方法,構思詳圖,嚴格監(jiān)控,精細選擇角鋼器材及防銹涂料、焊接輔料,利用現場施工焊接設備大膽拼裝制作而成。
鋼平臺在配電室前部沿中心線靠墻擺放,環(huán)網柜頂部正面沿墻安裝300x200mm電纜橋架,首先沿墻接至2路10KV高壓電纜鋼管進線處,在環(huán)網柜兩側各400mm處各垂直沿墻引下豎向電纜橋架,距地1米。正面電纜橋架采用2組平面三通,伸出兩條橋架分別與鋼平臺南側,在2臺箱式變壓器高壓側頂部屋面梁下安裝的電纜橋架鏈接溝通。至此高壓電纜接入環(huán)網柜及箱式變壓器的電纜橋架(供電路徑)敷設完畢。
電纜橋架規(guī)格選擇的依據:國家標準(GB50054-2011)第4.2.5條規(guī)定:電纜在托盤和梯架內敷設時,電纜總截面積與托盤和梯架橫斷面積之比,電力電纜不應大于40%,控制電纜不應大于50%。
現場安裝高壓電纜要求:電纜最小彎曲半徑不小于15倍的電纜外徑的彎曲弧度。
因而室外2路高壓電源進線電纜先沿環(huán)網柜兩側豎向電纜橋架接入環(huán)網柜內負荷開關電源進線端,再經由負荷開關配電出線端彎曲返出,仍沿豎向電纜橋架引上進入屋面梁下安裝的電纜橋架,分別接至2臺箱式變壓器高壓側頂部,套鍍鋅鋼管保護垂直向下穿過變壓器高壓側遮護箱殼連接到位。
高壓電纜現場接入環(huán)網柜及箱式變壓器問題得以妥善解決。上述鋼平臺制作、高壓電纜彎曲入箱連接方案細節(jié)優(yōu)化功能獨到,實施效果良好。
3.沿室外連廊屋面架空電纜托架敷設的12路高、低壓電纜由明敷轉為暗埋,并穿越廠區(qū)主干道路為建筑埋地供電問題,如何圓滿解決。
現場應對問題的妥善解決方法及可實施步驟:
國企大型現場工程用地,市政規(guī)劃南北干道從該地中間穿過,將其分隔為東、西兩大廠區(qū),所有動力設施管線、各專業(yè)外線工程,均橫跨市政規(guī)劃道路敷設,解決外線敷設采用兩種方案:地下穿越或地上凌空跨越,地下穿越:采用頂管或修造各專業(yè)管線公用隧道,因兩項工程花費過大,最終采用地上搭建鋼桁架連廊凌空跨越得以解決。連廊作為物流通道,兼做外線管廊,各主要廠房建有通道入口門直通環(huán)型連廊(2處跨越市政道路),連廊底標高8m,由“Y”型鋼桁架承載。連廊除屋頂為鋼檁條瓦楞鋼板外,兩側封幕墻均為鋼化玻璃,玲瓏剔透,風格峻異,辦公樓巍峨矗立座擁西廠區(qū)中心,與連廊隔路相望。全廠總變配電所建在東區(qū),連廊屋頂架設為西區(qū)高、低壓供電電纜專用的電纜托架,辦公樓全部12根高低、壓供電電纜均敷設在該托架之上。但辦公樓電源進線系采用電纜埋地供電方式,兩者銜接細節(jié):電纜由架空變?yōu)槁竦胤笤O的轉換功能設施未交待落實,現場亟待解決電纜豎向隱蔽安裝,無毀損安全埋地敷設供電的棘手問題。
現場具體要求解決方案既要滿足安全使用功能,必需考慮整體感觀效果。
解決問題具體實施細節(jié):全新嘗試,現場實地踏勘,連廊本體高度12.4m,連廊遮飾幕墻高度14.5m,架空電纜敷設高度14m,電纜引下應具備15倍的轉彎半徑的可行性條件,經慎重考慮在連廊與建筑物平行側的夾縫內(凈距550mm),沿建筑外墻上下平行固定3套6組鍍鋅角鋼支架,每套支架采用“U”型抱箍螺栓夾具,上下同緊拉定5根電纜轉彎引下貫通的Φ150mm保護鍍鋅鋼管。各套支架下方裝設露天承接保護鋼管的特制1200x200mm電纜橋架,該橋架垂直引下再傾斜插入連廊底部,長約5.4m,寬約1m,自電纜管井頂平面以上,通高采用鋼板封閉的整體電纜橋架安裝網架,3鏜電纜橋架沿網架每隔1米做1次螺栓固定,下降到地下電纜管井深處,管井容積:5100x1600x2200mm。最終呈45度轉折持平,由豎向敷設轉變?yōu)樗椒笤O,橋架底板平面敷設高度與管井外伸電纜出線保護Φ150mm鍍鋅鋼管(15根)底標高相等。該類保護鋼管焊接防水鋼板,嵌墻安裝敷設,整根鋼管伸出管井之外,向下傾斜千分之五的坡度。伸出地面防水坡外300mm。管口做磨光處理或打成喇叭口,外刷瀝青做防腐處理。除此以外,電纜直埋必經的廠區(qū)主干道路以下埋設15根Φ150mm鍍鋅鋼管,全部伸出建成路面兩側各0.6m,管口處理方式同上。巧妙構建上述設施應取得的效果,優(yōu)先創(chuàng)造架空電纜安全引下必備的可靠途徑,兼顧連廊外觀協(xié)調。采用通高封閉的裝飾性網架整體遮掩電纜引下裝置。該封閉式電纜網架即具備橋架引下轉換功能,又兼做裝飾屏幕應景。因此,電纜豎向隱蔽安裝,無毀損安全埋地敷設供電的問題,由以上功能設施的超常構建得以順利解決。
添置該功能設施的依據完全取自并符合國家標準“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GB50217-2007)第5.1.2條規(guī)定:“電纜在任何敷設方式及其全部路徑條件的上下左右改變部位,均應滿足電纜允許彎曲半徑要求。第5.1.11條規(guī)定:用于下列場所、部位的非鎧裝電纜,應采用具有機械強度的管或罩加以保護:1:非電氣人員經?;顒訄鏊牡仄阂陨?m以內、地中引出的地坪以下0.3m深電纜區(qū)段。2:可能有在重設備移經電纜上面區(qū)段。”的相關要求。電纜管井防水的具體做法均根據現有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110KV及以下電纜敷設”(12D101-1~5)
第102頁所示:直埋電纜穿墻引入建筑物的敷設之方案(二)的防水鋼板安裝方法,由現場焊接制作實施完成。
本解決方案業(yè)經供電局施工單位實施安裝后已安全送電,完全滿足現場各項使用功能的要求,通高封閉的裝飾性網架外觀效果與環(huán)境整體感觀協(xié)調,現場滿意,認同和諧?,F場實施方案因文字述敘過于粗疏,特將重要細節(jié)作圖詳示如下:
4.建筑物外墻進線電纜入口高度,距室外地坪3. 45m,與露天高架電纜甬道橫向跨距6m,高架電纜引入建筑物的凌空跨接支撐鋼桁架不可或缺,如何妥善解決問題。
現場應對問題的妥善解決方法及可實施步驟:
外線電纜工程常規(guī)設計均以埋地敷設為主,室外設計高架電纜甬道拓寬了電氣敷設途徑,立體空間的銜接技藝,迫切的現實需要,靈活的構思轉化為實際兌現能力,實現露天鋼桁架溝通建筑物與高架電纜甬道供電途徑,務實而更有見地。解決問題細節(jié)如下:
實地踏勘現場,外線工程管道支架靠道路邊緣2.5m沿線矗立,相鄰管道支架間隔為5m,支架中心線與建筑物外廓最近凈距為6m,電纜進線接口:700x250mm(長x高),建筑物外墻之上電纜接口平均高度:3.45m。管道主支架承載的電纜橋架安裝高度3.45m,兩者之間平行聯接跨距6m。聯接設施由三部分鋼器件焊接組成。1:建筑外墻與電纜入口下邊平齊,安裝承接凌空橫跨鋼桁架之雙T型鍍鋅鋼板貼墻固定支架,2:采用2根通長近6m的立式12號槽鋼,作為搭接高架電纜甬道與建筑物之間的凌空跨接支撐鋼桁架。3:在室外管道主支撐架專為電氣設置的工字鋼面向建筑物的一側,安裝電纜橋架垂直引出雙T型焊接固定鋼板,其上焊接固定2根立式12號槽鋼。形成電纜甬道下端對接模式。上述3套裝置焊接完好,構成高架電纜引入建筑物的承載連接功能設施。室外架空進線電纜橋架沿該聯接設施順利引入建筑物。妥善解決外線高架電纜露天大跨度為沿途建筑物引入供電的實際問題。上述外線凌空跨接鋼桁架結構復雜,超出電氣專業(yè)常規(guī)知識。雖實施已畢,而語言表述乏力,唯恐詞不達意,僅以下圖作為現場應急對策的說明:
二、針對以上引起工程現場各種疑難問題原因的反思。
現場施工工藝、程序、方案專業(yè)化的綜合應用,對設計文件所做界面描述的清晰程度,更加深入、具體、規(guī)范,按圖施工,要求細節(jié)設計必須精準到位,毫無瑕疵,妥善無誤。優(yōu)質設計彰顯獨到的競爭實力,細節(jié)決定成敗。
每位設計者的初衷都希望把最美好的結果奉獻給社會,獲得認可,贏取贊譽,建樹輝煌。并曾嘔心瀝血,施展才智,奮力拼搏,與時俱進,獨立思考,全力以赴,廢寢忘食,專思進取,但最終結果,不容僥幸。設計對于設計范圍所涉及的,現場安裝實施的結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反思其根本原因,在策劃執(zhí)行設計方案完成的過程當中,忽略了關鍵階段不可輕視的關鍵細節(jié),缺少認真負責,精心打造細節(jié)的扎實功底,未把優(yōu)秀的經驗傳承到位,仰或更出奇制勝的技藝、創(chuàng)見根本精髓未悉心掌握?,F實結果凸顯設計瑕疵,細節(jié)決定成敗。實踐成為檢驗綜合能力的絕對標準,千真萬確?,F實只看結果,而主宰結果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設計手中。
三、追求卓越,無可厚非。
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設計手中,太不可思議。設計就是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成功,追求卓越。卓越來自優(yōu)秀的素質,優(yōu)秀素質:具備永不懈怠的追求,迫不急待的渴望,不達目的絕不放棄的頑強意志。有志者事竟成的魄力,凡事做到最好的魅力,無所不能,絕對負責到底的誠信行為。說到做到,光明磊落,自尊自信,一諾千金成為血性。當優(yōu)秀成為習慣,成功自不待言?!盁o失誤”的能力,只能在具備這種素質人的意識中存在。卓越的內涵顯而易見。
妙筆生花,即往開來,設計孜孜以求,要到達最終目的——卓越超群,業(yè)績斐然。
卓越超群并非一搓而就,切實做到:膽大心細,跳出狹窄的視野,用旁觀者的敏銳目光擇出失誤,作為挑剔的買主,用尖刻的口吻說出不滿,如收藏人,用犀利的慧眼濾掉瑕疵,像商人用極端的苛求,衡量評判到無可否定,像債主沒茬找茬,拼死糾纏變成心悅誠服,像大師用神來之筆,獨具匠心,如拋光天價鉆石般精研,造出神品煜煜生輝,美輪美奐。見者驚服,非議者緘口。凡不甘平庸的有識之士均心往神馳,奉為圭臬。
四、結束語:
千年紙筆會說話,真知灼見要躬行。學無止境,嚴謹謙遜。有識之士絕不粗疏,英俊賢達成就卓越。
堅信設計是對結果負責,追求卓越的人才精英,精湛細節(jié),完美過程,打造神品,穩(wěn)攥成功,視為終極使命。必能做到高瞻遠矚,不負眾望,慎終如始,爐火純青,精亦求精,一氣呵成。首戰(zhàn)告捷,精美極致,全無瑕疵,無可挑剔,完美無缺,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