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開
黃花遠志,又名黃花倒水蓮,為遠志科遠志屬落葉灌木,分布于廣西、廣東、云南、湖南、江西和福建等地,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坡疏林或溪邊。黃花遠志根味甘,入藥具補益氣血、健脾利濕、活血調經之功效,主治病后體虛、腰膝酸痛、跌打損傷、黃疸型肝炎、腎炎水腫、子宮脫垂、白帶和月經不調之癥;其葉可加工成“黃花遠志茶”,常飲具保肝護肝、安神益智和利尿通淋等作用。筆者多年來進行黃花遠志繁育栽培技術研究,已掌握優(yōu)質黃花遠志栽培技術,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基地選擇。選擇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無環(huán)境污染的東南坡向疏松深厚沙質土壤的水稻田作為栽培基地。
2.建造大棚。黃花遠志忌烈日曝曬,最好在遮陽大棚內栽培。大棚框架及構件要采用熱鍍鋅材料,大棚面積以1000平方米左右較適宜。要求大棚檐高大于2米、脊高大于3.5米,并配置通風設備、噴灌固定管網和一定數量的噴頭及溫度計。同時選購透光率25%~30%的遮陽網備用。
3.深耕細作。水稻秋收后對水稻田進行深耕翻土曬白,翌年2月敲碎土塊制作苗床。要求苗床寬1.2米、步道溝上寬50厘米、溝底寬35厘米、溝深35厘米以上。在作畦的過程中注意勿破壞田埂,以便干旱時灌溉。
4.選苗與栽植。選擇1~2年生、苗高25~50厘米、地徑1~2厘米、冠幅10~20厘米的壯苗,要求生長健壯、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害、根系完好。栽植時間在早春2月至3月,土壤剛開始解凍而苗木枝條還未發(fā)芽前最好。栽植時,首先按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挖穴,穴深15~20厘米。每穴施入草木灰100克和茶粕粉150克,栽植時根系要舒展,回土要分兩次踩實,即回土至穴深1/3時踩實1次,回土至穴深2/3時再踩實1次,最后一層回土不踩實。栽植后要適當修枝,以培育良好冠型。引水灌溉6小時后要排干灌水(此時如果發(fā)現苗木下沉傾斜要立即扶正),使土壤充分沉實與苗木根系密接,提高栽植成活率。
5.栽后管理。①松土除草:當土壤表面板結時要及時松土,苗小淺松,苗大深松。當有幼小雜草長出時要抓緊拔除,除凈雜草和草根,一般每年除草3~5次。②適當修枝:剪掉密枝、枯枝和病蟲害枝葉,剪口要留在節(jié)上0.4~0.6厘米處。修剪后要適量追肥,以補充苗木養(yǎng)分。③根外噴肥:在4月至9月苗木生長旺盛期,于晴天噴0.8%~1.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0.1%~0.2%的天達2116溶液,每隔10~15天噴一次。④排水噴水:當夏季大陣雨后苗床的步道溝有積水時要及時排干,防止積水過久苗木爛根。當土壤表面干硬時要及時噴水,保持土壤濕潤。⑤及時遮陽:當氣溫超過28℃、光照較強時,要及時覆蓋遮陽網降溫,并盡量把栽培場地的氣溫控制在23~26℃之間。11月至翌年4月氣溫較低、光照較弱時,不必覆蓋遮陽網。⑥病蟲害防治:在黃花遠志生長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病蟲害發(fā)生情況。一旦發(fā)現病害,可用1%硫酸亞鐵溶液或波爾多液(按1克硫酸銅、1克熟石灰和100克清水的比例配制)噴霧防治。當有少量害蟲發(fā)生時,可用不銹鋼夾子捕捉除蟲;當有大量害蟲發(fā)生時,可取新鮮辣椒1千克加清水15千克煮沸0.5小時,冷卻后取辣椒濾液噴霧殺蟲。
黃花遠志栽培2~3年后要及時移栽到新的水稻田,使其生長健壯、枝葉濃綠、繁花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