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吳莉 閆旭
摘要 從前茬作物小麥的品種選擇,接茬棉花的目標產量以及達到目標產量所采用的播種方式、方法、除草劑的施用、化學調控、后期催熟等方面介紹了麥后直播棉輕簡化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 麥后直播棉;輕簡化;高產栽培技術;安徽阜陽
中圖分類號 S562.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5-0048-02
阜陽市位于黃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西北部。地跨東經114°52′~116°49′,北緯32°25′~34°4′。轄穎州、穎泉、穎東3個區(qū)和臨泉、阜南、太和、潁上4個縣及界首市,國土面積9 775 km2,可耕地57.4萬hm2。目前,阜陽市棉花生產形勢十分嚴峻,棉花種植面積連年下滑,面積和總產量都處于歷史低位。長期以來,營養(yǎng)缽育苗、套種套栽、地膜覆蓋三結合為代表的種植制度與精耕細作的栽培種植模式已不能適應阜陽市棉花生產發(fā)展的需要。
阜陽市是農業(yè)大市、勞務輸出大市,外出務工人數較多,農業(yè)從業(yè)者多為老、弱、病、殘。近幾年,國家土地政策發(fā)生改變,土地快速流轉和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的興起,種植大戶對提高土地產出率,增加收入的要求變得較為迫切,為了適應當前農村新形勢,結合當地的種植習慣,調整農業(yè)種植模式,發(fā)展農村經濟,是阜陽市棉花生產恢復和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1 阜陽市的氣候和土壤條件
阜陽市地處北亞熱帶氣候向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qū)過渡的地帶,季風顯著,氣候溫和濕潤;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少雨。全年平均氣溫14.5~15.0 ℃,平均降水820~950 mm,≥10 ℃活動積溫為4 769.4~4 867.3 ℃,光熱資源較適宜棉花的生長。
根據棉花對氣候和土壤的要求及阜陽市土壤分布狀況,較適宜種植棉花的區(qū)域面積約為126 551.3 hm2,約占耕地面積的21.96%,因其土層深厚、通透性和耕性良好,土壤濕潤,抗旱力強,有機質含量較高,便于精耕細作,較能保證棉花對水、肥的需求,實現棉花高產穩(wěn)產。次適宜棉區(qū)為砂姜黑土區(qū)域,面積383 083.2 hm2,占全市耕地面積的66.58%,因其土壤黏重,易結成大塊,上層水分耗損快,下層水分運行慢,容易發(fā)生明澇暗漬,短期不雨即旱,要使砂姜黑土植棉高產,需進行增施磷肥、開溝排水、適時灌溉等措施。這就要求在不同土壤類型的田塊采取不同的配套措施,以利于單位面積內增加土地產出率,提高植棉效益。
2 前茬作物小麥品種的選擇
由于麥后直播棉為一年兩熟,前茬小麥品種應當選擇生育進程當中對光照和低溫要求不高的春性品種(鄭麥9023、新麥21、豫麥70-31),收獲期一般比半冬性品種(如中麥21、煙農5158)提前3~5 d。阜陽市小麥的大面積收獲期一般為6月3—8日,而春性品種一般在5月27日左右開始收割,在小麥進入大面積收獲期之前,把短季棉品種(中棉50)板茬機械直播田中。
3 麥后直播棉的產量目標及構成
籽棉產量水平3 375 kg/hm2左右,皮棉產量1 350 kg/hm2左右。種植密度在9.0萬~12.0萬株/hm2,株高70~90 cm,果枝9~10臺,單株結鈴7~10個,中部鈴重5 g左右。
4 麥后直播棉的簡化高產栽培技術
4.1 棉花品種的選擇
由于麥后直播棉為一年兩熟,茬口要求較為嚴格,對棉花品種的選擇有較高的要求。根據阜陽市氣候特征和小麥播種、收獲的時間,要求接茬棉花最晚要在11月1日前騰出茬口,確保11月5日前小麥播入田中,因此選擇生育期100 d左右的棉花品種較為合適。阜陽市從2012年開始開展短季棉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進行麥后直播棉種植技術的探索和總結,通過2012—2015年的實踐,確定中棉50為阜陽市的短季棉主推品種,該品種生育期105 d左右,具有早熟、抗逆、高產等優(yōu)點。在阜陽市較為適宜播期為5月28日到6月8日,晚于6月10日播種影響棉花的產量和品質。中棉50株型緊湊,對土壤品質要求不高,通過調整種植密度可以在不同肥力的田塊達到目標產量,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和抗逆性。
4.2 機械播種
棉種選用純度≥95%、凈度≥99%、發(fā)芽率≥80%、水分≤12%的脫絨包衣良種,用種量為37.5 kg/hm2,播種前將棉種進行曬種1~2 d,以提高發(fā)芽率。
前茬小麥收獲時采取淺茬收割,收獲結束后有墑?chuàng)寜劊瑹o墑造墑進行板茬免耕播種。肥料選用復合肥(15-15-15)600 kg/hm2。田間進行播種時,把曬1~2 d的棉花脫絨包衣良種和復合肥分別倒入玉米播種機內(經過改裝棉種和肥料間隔開來),肥料條施在2行棉花中間。
棉花的產量取決于單位面積株數和單株結鈴數,要達到目標產量,必須土壤肥力和單位面積株數相結合。土壤肥力低的田塊,加大種植密度;土壤肥力高的田塊,降低播種密度。大田目標密度的確定主要依據前茬小麥的產量,前茬小麥6 t/hm2以上、中等以上肥力田塊,播種密度可以設置為9.0萬株/hm2;前茬小麥產量為6 t/hm2以下、低肥力田塊,播種密度設置12.0萬株/hm2。
要達到目標密度,通過調整播種機械的株行距即可。阜陽市棉花播種機械一般采用玉米點播機(農村較為普遍),行距依據目標密度進行調整,因為齒輪的原因,株距最小為15 cm。目標密度為12.0萬株/hm2,行距調整為50 cm;目標密度為9.0萬株/hm2,行距調整為60 cm[1-2]。
4.3 全程化控
麥后直播棉播種后3~5 d即可出苗,7 d全苗。棉苗長到3葉以后進行田間間苗。棉苗4葉后,根據田間雜草情況進行化學除草:一般防治二至三葉期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用15%精穩(wěn)殺得500~750 mL/hm2;防治四至五葉期的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用15%精穩(wěn)殺得750~1 000 mL/hm2;防治五至六葉期,用15%精穩(wěn)殺得1 000~1 200 mL/hm2,對水225 kg/hm2進行田間噴霧。用藥原則:雜草葉齡小用藥量低,葉齡大用藥量高;在水分條件好的情況下用低藥量,在干旱條件下用高藥量,施藥前要注意天氣預報,施藥后應2 h內無雨。
在麥后直播棉的栽培中,化學調控是一項關鍵技術,調控的好壞直接影響棉花的產量和品質,調控的好,棉花產量和品質的得到保證,棉田效益較好;調控的不好,棉田出現旺長,棉田落蕾、落鈴較為嚴重,部分棉花會出現“荒棵”現象,嚴重影響棉田產量。同時,由于旺長棉田通風透光條件較差,棉花后期容易爛鈴、棉花品質受到影響,棉田效益下降。
麥后直播棉棉田的化學調控一般整個生育期內進行4~5次。第1次化學調控為棉苗三至四葉期,如果雨水較充沛,棉株頂部變尖,葉片淡綠色時,用98%甲派翁7.5 g/hm2對水225 kg/hm2噴灑(如果天氣干旱,棉花苗情不好,不需進行此次化學調控);棉花長到6~7片葉時,用98%甲派翁15 g/hm2對水225 kg/hm2進行第2次化學調控;當棉花進入開花期時,如果雨水較多,棉株田間長勢較旺,用98%甲派翁30 g/hm2對水225 kg/hm2進行第3次化學調控(如果天氣較為干旱,此次化控可省略);盛花期內,用98%甲派翁45 g/hm2對水225 kg/hm2進行第4次化學調控;當棉株有10臺果枝時,為促進棉花的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增加棉株的成鈴率,要進行適時打頂(一般時間為7月25日到8月5日之間),同時在打頂結束后用98%甲派翁60 g/hm2對水225 kg/hm2進行第5次化學調控?;瘜W調控的原則:干旱天氣少控,多雨天氣多控,次數根據棉株的田間長勢而定。棉田化學調控的高產田塊棉株群體長勢標準:8月20日前后,13:00左右,棉田行間有7~10塊“拳頭”大的光斑。
在棉花的生育期內,由于天氣溫度較高,棉花品種又是轉基因抗蟲棉品種,病蟲危害一般不需要防治,偶爾有些年份,蚜蟲和紅蜘蛛危害需要防治,一般采用用25%吡蟲啉乳油600~900 g/hm2對水225 kg/hm2和三氯殺螨醇20%乳油1 000~2 000倍液進行田間均勻噴霧。
4.4 后期催熟
麥后直播棉正常年份在9月20日左右開始吐絮,如果天氣高溫干旱(如2013年),吐絮提前到9月5日前后。吐絮期內一般3次拾花。一般年份,正常棉田在10月15—20日進行乙烯利催熟,具體時間根據當時的氣溫情況確定,如果溫度偏低,10月15日即可噴灑乙烯利,用量為40%乙烯利2 250~3 000 g/hm2,對水225 L/hm2進行田間噴施,選擇晴天午后進行;如果溫度較高,可以相對推遲噴灑乙烯利時間(乙烯利催熟會影響棉花的品質),以提高棉田效益[3-4]。
5 參考文獻
[1] 劉孝峰,胡軍勇.河南省棉花輕簡化育苗機械化移栽技術進展[J].中國棉花,2015(12):1-3.
[2] 趙麗.阜陽市短季棉發(fā)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6(1):78-79.
[3] 楊道寶.棉花輕簡化育苗施肥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4(7):88.
[4] 郭利雙,李景龍.棉花生產輕簡化的思考[J].江西棉花,2011(增刊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