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從前看童話書,有許多是關(guān)于王子和公主的故事,這種故事都是千篇一律,是公主受到某種妖魔或巫婆的咒術(shù)所魅惑,變成植物、動物,或長睡、或禁制而失去了自由。王子,英俊、瀟灑、騎著白馬、手拿寶劍,經(jīng)過重重磨難,終于把公主救了出來,故事的終結(jié)總是:"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鞓返娜兆?。"
雖然在小時候,我們就知道那個"從此"是不太可能的,但一讀到"從此過著幸??鞓返娜兆?心里就充滿一種特殊的感動,深知那不一定是個結(jié)局,卻一定是個期望。
為什么說"從此過著幸??鞓返娜兆?不是結(jié)局,卻是期望呢?因為除子童話,我們也看許多卡通影片也是千篇一律的,一只弱小的動物或一個弱小的人,一開始總被強大的動物、人,或者壓力,整得一塌糊涂,在故事的后半段,他們總是奮力一擊,獲得了最后的勝利,結(jié)局也可以說是"從此過著幸??鞓返娜兆?。"
不幸的是,卡通影片與單產(chǎn)故事不同,它有續(xù)集,主角的幸福仿佛沒有過多久,就要面臨新的考驗與壓力,在挫敗的角落中抗爭,最后又得到一次幸福。然后,故事就周而復始的重復不已,卡通人物是不死的,所以他們的失敗與壓力不死,他們的幸福也總是在失落沉淪中重升。
不只童話或卡通是這樣,在電視上演給大人看的警匪、偵探、情愛的單元劇,都是我們知道在人生里,借著外在世界的克服、奮斗,不地定能得到最后幸福的結(jié)局,困為只要這個世界不停止轉(zhuǎn)動,人的挫折才能就不會終止,活在這世界一天,就不可能有"從此過著幸??鞓返娜兆?的一天。即使貴如王子與公主也不能逃出這個鐵則,這是為什么我們讀古代王室的歷史,發(fā)現(xiàn)爭端、糾纏、丑聞的時代總比太平的時代多得多的原因。
是的,我們騎白馬拿寶劍去砍殺妖魔、破除巫術(shù),并不能使我們進入平安的境地。
我對于王子與公主的故事于是有了新的體會,如果我們把除妖魔的行動當成是一種象征,象征了王子去砍除了心中的妖魔,與糾葛,到達一個寬廣、博大、慈悲、無所動搖的心境,那么他從此過著幸??鞓返娜兆硬⒉皇遣豢赡?。
不要說走在荊棘遍地、丑怪猙獰的地方了,就是走在地獄的煉火中,也能有清涼的甘露。佛教里有一尊地藏王菩薩,由于心地無限光明與無量慈悲,經(jīng)常在地獄中救拔眾生,當他走過地獄燃燒的烈為,每一朵為焰都化成一朵最美麗的紅蓮花,來承接他的雙足,這是一則多么動人的啟示呀!
我們對于最終的幸福,因而要有一個更新的體認,記不得是哪一個詩人說過:"人們常為了追求幸福而倒在塵沙之中,而伊甸園就在左近。"莎士比亞就過:"快樂,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個方向。"
幸??鞓凡皇且粋€結(jié)局,只是一個方向罷了,我們只能說一直在往那個方向走,而不能說是在朝那個結(jié)局前進。
只要我們?nèi)コ牡母鹛伲粩嘧非笮腋5姆较颍筒恢皇亲屛覀儚暮诎抵刈呦蚬饷?,而是從光明走向另一個光明的起點。
是什么使我們從光明走向光明?說穿了也很簡單,就是回到心的清凈,回到一個更廣大的包容罷了。
最清凈廣大的心胸世界,才是幸福的終結(jié)者。
(紫菀摘自《星月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