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躍紅
摘要 采用葉片浸漬法,室內測定了50%寶飛龍水分散粒劑(吡蚜酮)、80%燕化掃飛水分散粒劑(60%吡蚜酮+20%烯啶蟲胺)和40%氧樂果乳油3種殺蟲劑對桃蚜的毒力。結果表明:3種殺蟲劑對桃蚜均具有較好的殺蟲活性。24 h和48 h后對桃蚜活性最高的藥劑均為吡啶類殺蟲劑寶飛龍,燕化掃飛與氧樂果活性相近,效果略遜于寶飛龍。3種殺蟲劑的LC50值分別為184.503 8、266.924 9、274.673 9 mg/L。
關鍵詞 桃蚜;殺蟲劑;毒力測定;50%寶飛龍水分散粒劑
中圖分類號 S481+.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8-0110-01
桃蚜(Myzus persicae)又名煙蚜、膩蟲、屬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1],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嚴重危害農林業(yè)生產的主要害蟲之一。其寄主植物達50余科400余種,傳播的植物病毒可達100余種。桃蚜屬于多食性害蟲,除為害茄果類蔬菜外,還為害十字花科植物及薔薇科核果類果樹[2],對油桃的危害最為嚴重。每年春季來臨桃樹剛開始發(fā)芽長葉時,桃蚜便群集在新梢、嫩芽及幼嫩的葉片背面刺吸食汁液營養(yǎng),導致葉片卷曲變黃,并引起植株葉片脫落,使新梢不能正常生長,影響花芽形成。同時,蚜蟲還為害剛剛開放的花朵,刺吸子房,影響坐果,導致產量與品質下降[3]。若遇到高溫天氣,干旱少雨時,桃蚜繁殖速度便會加快,一棵植株上可達上百頭蚜蟲,對桃樹生產造成不利影響。蚜蟲不但直接取食危害,還分泌蜜露覆蓋在辣椒葉片上形成煤污病,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同時還傳播病毒,造成病毒病害的發(fā)生流行。
目前,對桃蚜的防治措施除了避蚜、人工誘蚜等農業(yè)防治和生物防治以外,用化學藥劑及時進行噴霧防治仍是現(xiàn)階段的一種主要手段[4]。相對其他防治措施來說,化學防治具有快速、高效、防治范圍廣等特點,在桃蚜的防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長期大量頻繁地使用化學農藥,導致了桃蚜抗藥性的快速發(fā)展,使生產防治面臨巨大困難。目前,世界各地關于桃蚜對擬除蟲菊酯類、氨基甲酸酯類和有機磷類殺蟲劑抗藥性的產生已有眾多報道[5]。
本試驗采用葉片浸漬法室內測定了50%寶飛龍水分散粒劑、80%燕化掃飛水分散粒劑和40%氧樂果乳油3種殺蟲劑對桃蚜的毒力,以期篩選出對桃蚜有較好活性的藥劑,為桃蚜的田間防治提供理論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桃蚜于2015年4月采自任縣縣城附近的南張固村桃園,桃樹長勢均勻,近階段未噴施殺蟲劑。試驗當天采回大量帶有桃蚜的桃樹葉片及新葉待用。
供試的3種殺蟲劑分別為50%寶飛龍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為吡蚜酮,東莞市瑞德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80%燕化掃飛水分散粒劑(有效成分為60%吡蚜酮+20%烯啶蟲胺,北京燕化永樂農藥有限公司生產),40%氧樂果乳油(沙隆達鄭州農藥有限公司生產)。
1.2 試驗方法
采用葉片浸漬法進行室內毒力測定[6]。3種藥劑均用蒸餾水配制成800、400、200、100、50 mg/L 5個質量濃度。首先挑選蟲口密度較高的桃葉片,用毛筆尖剔除死亡或蟲體過小的蚜蟲及雜質,每個葉片保留個體大小基本一致的無翅成蚜50頭,然后同時浸入各個不同濃度的處理藥液中停留5 s,取出后用吸水紙吸去葉片上多余的藥液。以蒸餾水為對照,試驗重復3次。在直徑為9 cm的培養(yǎng)皿底部鋪上2層濾紙,用蒸餾水把濾紙打濕,以保持濕度。將藥劑處理過的帶蚜蟲的葉片放入玻璃培養(yǎng)皿內,在(25±1)℃、相對濕度70%~80%、光照L:D=12 h:12 h的人工氣候箱內培養(yǎng),分別于24、48 h后檢查每個培養(yǎng)皿中死亡蟲數(shù)。蚜蟲死亡標準:用細毛筆尖輕輕觸動蚜蟲的足、觸角、腹部,無反應則視為死亡。
1.3 數(shù)據(jù)處理
對測得的結果和試驗數(shù)據(jù),用Excel軟件完成基礎的數(shù)據(jù)整理,計算其死亡率、平均死亡率等等。運用SPSS 17.0生物統(tǒng)計軟件對測試資料進行處理,以藥劑質量濃度的對數(shù)值為橫坐標(x),死亡率機率值為縱坐標(y),求出各測試藥劑的毒力回歸方程式、LC50值、95%置信限,并且進行相應的方差分析[7]。
2 結果與分析
2.1 3種藥劑處理24 h后桃蚜的死亡率
3種藥劑不同濃度處理24 h后桃蚜的死亡率見表1??梢钥闯觯煌|量濃度的藥劑處理桃蚜時,各處理的死亡率均優(yōu)于對照。3種藥劑對桃蚜死亡率的影響趨勢大體上相同,即隨著處理濃度的升高,死亡率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其中,以800 mg/L濃度處理時死亡率最高,對照的死亡率最低,二者相比差異均顯著。在400 mg/L和800 mg/L 2個較高劑量下,寶飛龍的致死率最高,而燕化掃飛和氧樂果致死率較為接近。
2.2 3種藥劑處理48 h后桃蚜的死亡率
3種藥劑不同濃度處理48 h后桃蚜的死亡率見表2??梢钥闯?,隨著時間的延長,3種藥劑不同濃度處理的桃蚜的死亡率繼續(xù)增加。3種藥劑處理48 h后表現(xiàn)出的殺蟲活性與處理24 h時相似,仍為寶飛龍致死率最高,燕化掃飛和氧樂
果致死率較為接近。
2.3 3種殺蟲劑對桃蚜的毒力方程
3種殺蟲劑對桃蚜的毒力方程見表3??梢钥闯?,寶飛龍、燕化掃飛和氧樂果3種殺蟲劑對桃蚜的致死中濃度LC50分別為184.50、266.92、274.67 mg/L。寶飛龍對桃蚜的毒力最大,其次為燕化掃飛和氧樂果。根據(jù)95%置信區(qū)間分析,三者對桃蚜的毒力大小并無顯著性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通過在室內對桃蚜進行藥劑毒力測定,選用有機磷殺蟲劑氧化樂果、吡啶類殺蟲劑寶飛龍,還有將吡蚜酮·烯啶蟲胺進行科學復配的殺蟲劑燕化掃飛。3種藥劑對桃蚜的殺蟲活性依次為寶飛龍>燕化掃飛>氧樂果,經過藥劑處理后的桃蚜死亡率與殺蟲劑的濃度呈正相關。
就本試驗的結果而言,供試桃蚜在試驗期間,不同藥劑對其毒力水平不同。氧樂果屬機磷類殺蟲劑,雖然殺蟲方式多樣化,可滿足多方面需要。但是毒性較高,且長期使用不僅容易降低藥效,還會導致蚜蟲產生抗藥性,因此有機磷類殺蟲劑的毒力水平普遍低于其他類殺蟲劑。
據(jù)2012年全國有害生物抗藥性檢測結果顯示,蚜蟲種群對有機磷類藥劑處于中等水平抗性(對氧化樂果為32.1~59.7倍)。而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大部分地區(qū)褐飛虱種群對吡蚜酮已處中等至高水平抗性(10.9~1 169.0倍)。吡蚜酮屬觸殺型殺蟲劑,對于多種刺吸式口器害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昆蟲一旦接觸藥劑就立即停止取食,對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已經產生抗性的刺吸式口器害蟲,特別是對蚜蟲仍然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但在實際生產中防治仍要注意不同藥劑輪換使用[8-14],以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影響防治效果。
4 參考文獻
[1] 帥霞.桃蚜對兩種殺蟲劑的抗藥性選育及其機理研究[D].重慶:西南農業(yè)大學,2005:17-21.
[2] 楊素梅,賈變桃.3種農藥制劑對桃蚜的室內毒力測定[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3,41(4):375-376.
[3] 杜開書,柴立英,劉國勇,等.八種農藥防治桃蚜的藥效試驗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2):47-49.
[4] 咸文榮,楊君華.桃蚜的室內毒力測定[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9(2):28-29.
[5] 陳亮.桃蚜對吡蟲啉抗性的生化機理及其適合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5.
[6] 熊件妹,黃和平,雷小吉,等.阿維菌素,吡蟲啉及其混劑對菜蚜毒力測定和田間藥效試驗[J].江西植保,2011,24(4):109-111.
[7] 賈春生.利用SPSS軟件計算殺蟲劑的LC50[J].昆蟲知識,2006,43(3):414.
[8] 任學祥,王剛,左一鳴,等.噻蟲胺對桃蚜的毒力及其亞致死劑量對桃蚜解毒酶系活力的影響[J].昆蟲學報,2011(3):299-305.
[9] 宮亞軍,王澤華,石寶才,等.北京地區(qū)不同桃蚜種群的抗藥性研究[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1(21):4385-4394.
[10] 姜春燕,宮亞軍,石寶才,等.螺蟲乙酯對桃蚜的毒力及持效期[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3(4):745-755.
[11] 周曉榕,卜慶國,龐保平.溫度對桃蚜和馬鈴薯長管蚜實驗種群生命表參數(shù)的影響[J].昆蟲學報,2014,07:837-843.
[12] 劉永剛,漆永紅,李惠霞,等.甘肅不同地理種群桃蚜的遺傳相似性[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0(15):3134-3142.
[13] 張玉英.桃蚜對幾種殺蟲劑的敏感性及防治策略[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6(4):55-56.
[14] 劉俊.桃蚜和桃粉蚜對殺蟲劑的敏感性測定[J].山西林業(yè)科技,2014(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