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超微粉碎技術對三種藥材粉碎效果及主要功能性成分溶出率的影響

        2016-10-19 13:39:08陳培源戴益剛夏冬梅劉俊陳義杰范博文孫國平吳正榮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年8期

        陳培源 戴益剛 夏冬梅 劉俊 陳義杰 范博文 孫國平 吳正榮

        摘要:對肉蓯蓉、艾葉和魚腥草3種藥材分別利用普通粉碎機與超微粉碎機常溫粉碎制得普通粉碎藥粉與超微粉碎藥粉,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藥粉粉末的顯微形貌特征,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其主要功能性成分的溶出率進行測定。結果表明,3種藥材的超微粉與普通粉相比粒度明顯變小,且大小均勻;肉蓯蓉超微粉中的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溶出率都顯著高于普通粉,而其總黃酮溶出率低于普通粉,且差異極顯著;艾葉超微粉中總黃酮溶出率高于普通粉,且差異顯著,但揮發(fā)油含量顯著低于普通粉;與魚腥草普通粉相比,魚腥草超微粉中總黃酮、槲皮苷與金絲桃苷的溶出率均顯著提高,而魚腥草素溶出率沒有顯著性差異。與普通粉相比,3種藥材超微粉的粒度變小,且較為均一;但由于藥材本身特性不同,主要功能性成分溶出率并沒有完全增加,因此在藥物生產(chǎn)實踐中應根據(jù)不同的藥材性質與現(xiàn)實需要選擇合理的粉碎方法。

        關鍵詞:肉蓯蓉;艾葉;魚腥草;超微粉碎;功能性成分

        中圖分類號:R2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8-2039-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8.030

        Abstract: The ordinary powder and ultrafine powder of herba cistanches, wormwood leaves and herba houttuyniae was obtained by ordinary grinder and ultrafine grinding mill at room temperature, respectively. The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the medicinal powder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extraction rate of main functional components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ic or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the three herbs, the particle size of ultrafine powder was obviously smaller and more uniform than of ordinary powder. For ultrafine powder of herba cistanche,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verbascoside and echinacosid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rdinary powder, while the total flavonoid content was very significantly lower. For ultrafine powder of wormwood leaves,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rdinary powder, while the volatile oil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For herba houttuyniae ultrafine powder, the dissolution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quercetin and hyperosid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while of houttuyfonate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herbs,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main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ultrafine powder and ordinary powder was not the same, thus the grinding method in drug manufacturing practice should be chose depending on the target ingredients and properties of the herb.

        Key words: herba cistanches; wormwood leaves; herba houttuyniae; ultrafine grinding ; functional component

        肉蓯蓉又名金筍、地精、蓯蓉、大蕓,為列當科(Orobanchaceae)肉蓯蓉屬(Cistanche Hoffmg. et Link)植物肉蓯蓉(C.deserticola Y.C.Ma)或管花肉蓯蓉[C. tubulosa(Schenk)Wight]的干燥帶鱗葉的肉質莖,主產(chǎn)于內(nèi)蒙古、甘肅、新疆、青海?。ㄗ灾螀^(qū))等地[1]。近年來,肉蓯蓉以其獨特的醫(yī)療、保健功效在治療疾病、保障健康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作用,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肉蓯蓉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疲勞、抗衰老、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等藥理作用,因而備受人們的關注,成為醫(yī)藥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2]。艾葉是菊科(Compositae)蒿屬(Artemisia L.)植物艾草(A. argyi H. Lév. & Vaniot)的干燥葉,中醫(yī)在長期的實踐中認為艾葉性味苦、溫、辛,有逐寒濕、溫經(jīng)、理氣血、止血、安胎等功效,在臨床上主要用于各類殺蟲止癢、出血癥、內(nèi)科、婦科等疾??;艾葉作為治病的藥物有二千年以上的歷史,特別是近年來對艾葉的研究逐漸深入,其應用范圍也日益拓展。魚腥草是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屬(Houttuynia Thunb.)植物蕺菜(H. cordata Thunb.)的全草,是衛(wèi)生部確認的“藥食兩用”資源之一,它在食品、藥品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開發(fā)潛力;作為食品,它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營養(yǎng)成分,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作為藥品,又具有抗氧化、抑制細菌、抗病毒、抗炎癥、抗腫瘤和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效[3]。

        超微粉碎是20世紀80年代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項高新技術,其利用機械動力或流體動力方法將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級或納米級粉末,從而使粉體粒度極細,比表面積大,表面活性高,化學反應速度快,物理特性佳,具有獨特的光、電、磁等性能,應用前景廣闊,發(fā)達國家超微粉碎技術己被廣泛應用于冶金、食品、醫(yī)藥、化妝品、航空航天等領域[4]。學者們認為中藥超微粉碎是指中藥的細胞級微粉碎,其中心粒徑應在75 μm以下,細胞破壁率達90%以上,并且不改變傳統(tǒng)中藥固有的藥效學物質基礎[5],明顯提高粉末的均一性和藥材生物利用率,從而改善制劑的質量。近年來,超微粉碎技術得到了中醫(yī)藥行業(yè)的普遍關注,發(fā)展十分迅速,己顯露出特有的優(yōu)勢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目前關于肉蓯蓉與艾葉的超微粉碎應用的深入研究還未見報道,為此,試驗首次探討了超微粉碎技術對肉蓯蓉、艾葉的粉碎效果與主要功能性成分溶出率的影響;劉建成等[6]研究了超微粉碎技術對魚腥草中槲皮苷和金絲桃苷溶出率的影響;試驗建立了新的可靠檢測方法對魚腥草中槲皮苷和金絲桃苷2種功效成分進行測定。通過對超微粉碎技術在3種藥材上的應用,旨在為中藥材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儀器與設備 試驗所用儀器主要有WZJ-6BI超微粉碎機(濟南倍力粉體技術工程有限公司)、JSM-6390/LV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株式會社)、島津LC-10A型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PDA檢測器(日本島津公司)、721型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光學儀器一廠)、中藥材粉碎機(鄭州科豐儀器設備有限公司)、超聲波提取儀、揮發(fā)油測定器、0.22 μm微孔濾膜等。

        1.1.2 主要藥品與試劑 肉蓯蓉、艾葉、魚腥草均購自天馬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蘆丁標準品、松果菊苷標準品、毛蕊花糖苷標準品、魚腥草素標準品、槲皮苷標準品、金絲桃苷標準品均購自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試劑有乙醇、甲醇、NaOH、鹽酸、亞硝酸鈉、硝酸鋁、乙腈、乙酸、乙醚、無水硫酸鈉、2%香草醛硫酸、四丁基溴化鈉、二乙胺、磷酸等,都為分析純。

        1.2 標準品溶液制備

        1.2.1 蘆丁標準品溶液 將20.0 mg蘆丁標準品(120 ℃烘至恒重)用7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充分混勻制成200 μg/mL的蘆丁標準品液,-4 ℃下保存,備用[7]。

        1.2.2 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標準品溶液 分別準確稱取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標準品各2.0 mg,在10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溶液定容,搖勻后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制成200 μg/mL的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標準品液,-4 ℃下保存濾液,備用[8]。

        1.2.3 魚腥草素標準品溶液 準確稱取用P2O5干燥至恒重的魚腥草素標準品8.7 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0.2 mol/L NaOH適量使之溶解,加水至刻度,搖勻。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制成87 μg/mL魚腥草素標準品液, -4 ℃下保存濾液,備用。

        1.2.4 槲皮苷標準品溶液 槲皮苷標準品在120 ℃下干燥4 h后,準確稱量1.0 mg,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80%乙醇∶25%鹽酸=4∶1溶解并定容,搖勻,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制成40 μg/mL槲皮苷標準品液,-4 ℃下保存濾液,備用。

        1.2.5 金絲桃苷標準品溶液 取適量金絲桃苷標準品,使用甲醇溶解配制成1.0 mg/mL溶液,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制成1.0 mg/mL金絲桃苷標準品液,-4 ℃下保存濾液,備用。

        1.3 藥材普通粉與超微粉的制備與電鏡下顯微結構觀察

        分別取適量的肉蓯蓉、艾葉和魚腥草于中藥材粉碎機中粉碎,過100目篩,得到的粉體稱為普通粉,留樣待檢;普通粉進一步投入WZJ-6BI超微粉碎機中粉碎,過300目篩得超微粉,留樣待檢。分別取3種藥材的普通粉與超微粉各少許,鋪于掃描電子顯微鏡樣品臺上,噴金鍍膜后置電鏡下觀察不同粉體的結構及表面形態(tài)。

        1.4 藥材普通粉與超微粉中總黃酮溶出率測定

        黃酮類化合物在肉蓯蓉、艾葉和魚腥草3種藥材中含量較高,在臨床應用中具有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抗腫瘤、抗氧化、降血糖、抗菌、抗病毒、殺蟲等多種藥理活性[7],是這3種藥材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之一。試驗以蘆丁為黃酮類化合物的標準品進行藥材中總黃酮溶出率的測定。

        1.4.1 繪制標準曲線 試驗分別準確量取蘆丁標準溶液0、1.0、2.0、3.0、4.0、5.0、6.0 mL,置于7個25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5 mL,充分混勻后加入5%亞硝酸鈉溶液1 mL,搖勻后室溫(25 ℃)下放置6 min,再加入10%硝酸鋁溶液1 mL,搖勻并放置6 min,再加入4% 的NaOH溶液10 mL,搖勻,用70%乙醇定容。放置15 min后,以不加蘆丁標準液的空白瓶為對照,利用分光光度計于λ=510 nm處測定OD值。以蘆丁標準品質量濃度C(μg/mL)為橫坐標、以OD值為縱坐標,求出線性相關系數(shù),繪制標準曲線。

        1.4.2 肉蓯蓉普通粉與超微粉中總黃酮溶出率測定 分別準確稱取5.0 g肉蓯蓉普通粉與超微粉,按1∶30的料液比加入70%乙醇,超聲(功率250 W,頻率35 kHz)提取30 min,浸提2次,合并濾液,準確量取濾液2 mL,70%乙醇定容至50 mL,-4 ℃條件下保存,待檢。取待檢樣品,利用分光光度計于λ=510 nm處測定OD值,再利用試驗所得標準曲線計算出肉蓯蓉的總黃酮含量,總黃酮溶出率按下式計算:

        溶出率=m1/m0×100% (1)

        式中,m1(g)為利用標準曲線計算出的總黃酮含量;m0(g)為稱取樣品的質量;溶出率(%)為溶出的總黃酮質量與所用樣品質量的百分比。每個樣品連續(xù)測3次,取平均值。

        1.4.3 艾葉普通粉與超微粉中總黃酮溶出率測定 分別準確稱取5.0 g 艾葉普通粉與超微粉,按1∶40的料液比加入70%乙醇,室溫(25 ℃)浸提40 min,超聲(功率250 W,頻率35 kHz)提取15 min,過濾。準確量取濾液1 mL,70%乙醇定容至10 mL,-4 ℃條件下保存,待檢。取待檢樣品,利用分光光度計于λ=510 nm處測定樣品的OD值,再利用試驗所得標準曲線計算出艾葉的總黃酮含量,總黃酮溶出率按式(1)計算。

        1.4.4 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中總黃酮溶出率測定 分別準確稱取5.0 g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按1∶25的料液比加入70 %乙醇,超聲(功率600 W,頻率35 kHz)提取40 min,過濾,準確量取濾液1 mL,70%乙醇定容至50 mL,-4 ℃條件下保存,待檢。取待檢樣品,用分光光度計于λ=510 nm處測定樣品的OD值,再利用試驗所得標準曲線計算出魚腥草的總黃酮含量,總黃酮溶出率按式(1)計算。

        1.5 肉蓯蓉藥材普通粉與超微粉中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溶出率測定

        以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為代表的苯乙醇苷類化合物是肉蓯蓉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免疫力與記憶力、抗衰老、保護心腦血管系統(tǒng)等多種功能[2],測定二者的溶出率對肉蓯蓉藥材質量控制至關重要,試驗以HPLC法測定2種物質的溶出率。

        分別準確稱取肉蓯蓉普通粉與超微粉樣品各1.0 g置于100 mL棕色容量瓶中,準確加入50% 甲醇50 mL,密封搖勻后稱重,浸泡30 min,超聲處理(功率250 W,頻率35 kHz)40 min,待冷卻后再稱重;加50%甲醇補足減失量,混勻后靜置[8],取上清液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取適量樣品為供試品溶液,待測。

        分別準確吸取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標準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 μL,在以下色譜條件下測定供試品中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的濃度,色譜柱為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是甲醇∶乙腈∶1 %乙酸=15∶10∶75(體積分數(shù)),流速0.6 mL/min,紫外線檢測波長為334 nm,柱溫28 ℃。普通粉與超微粉每個樣品連續(xù)測3次,計算二者的溶出率,求平均溶出率。

        1.6 艾葉普通粉與超微粉的總揮發(fā)油溶出率測定

        從艾葉中提取的揮發(fā)油具有抑菌、平喘、鎮(zhèn)咳、抗過敏、護肝利膽、促進消化以及激活補體等作用[9],而且是艾葉起抑菌作用的最主要成分,因此揮發(fā)油是艾葉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測定其含量對于有效開發(fā)艾葉資源具有重要意義[10]。

        1.6.1 艾葉總揮發(fā)油對照品液制備 試驗用水蒸氣蒸餾法[8]測定艾葉的總揮發(fā)油溶出率。取艾葉普通粉300 g,均分為3份,分別置于3個1 000 mL 蒸餾瓶中,加水800 mL,加沸石,連接揮發(fā)油測定器,置電熱套中加熱,等溶液沸騰到第一滴液體滴下時開始計時,提取4 h,可見揮發(fā)油提取器液面上層有綠色揮發(fā)油析出,收集、合并總揮發(fā)油于小燒杯中,加無水硫酸鈉2 g脫水,傾入5 mL 量瓶中得總揮發(fā)油,備用。準確稱取總揮發(fā)油52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搖勻,即得濃度為1.04 mg/mL的對照品液。

        1.6.2 艾葉總揮發(fā)油對照品液線性回歸方程 分別量取對照品液0.25、0.50、0.75、1.00、1.50 mL,都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5 mL,再加顯色劑2%香草醛硫酸溶液0.5 mL,加甲醇至刻度,搖勻,顯色30 min,以甲醇為空白,于λ=546 nm處測定OD值。以揮發(fā)油濃度為橫坐標,以OD值為縱坐標,求出線性相關系數(shù),計算線性回歸方程。

        1.6.3 艾葉普通粉與超微粉中總揮發(fā)油溶出率測定 準確稱定艾葉普通粉與超微粉樣品各5 g,置于250 mL蒸餾瓶中,加水100 mL,電熱套上蒸餾至揮發(fā)油不再增加為止,揮發(fā)油測定器中蒸餾液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使用乙醚10 mL,合并萃取液。室溫下靜置2 h,使乙醚自然揮去,殘留物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搖勻,即得供試品液。準確量取供試品液1.0 mL,置于10 mL 容量瓶中,加甲醇5 mL,再加顯色劑2%香草醛硫酸溶液0.5 mL,再用甲醇定容搖勻,顯色30 min,以甲醇為空白,于λ=546 nm處測定OD值,按1.6.2回歸方程計算出揮發(fā)油的含量,再計算溶出率。普通粉與超微粉每個樣品連續(xù)測3次,求平均溶出率。

        1.7 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中魚腥草素、槲皮苷和金絲桃苷溶出率測定

        魚腥草鮮草含揮發(fā)油約0.05%,主要成分為魚腥草素(癸酰乙醛),是其抗菌與抗病毒的主要活性成分[11]。魚腥草含有的槲皮苷和金絲桃苷2種黃酮類化合物對機體早期的炎癥及其導致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滲出及腫脹等癥狀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12],對于心腦血管系統(tǒng)正常功能的維持也有較強的輔助作用。魚腥草素、槲皮苷、金絲桃苷3種活性成分溶出率測定對于魚腥草藥材品質鑒定至關重要。

        1.7.1 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中魚腥草素的提取及溶出率測定 ①繪制標準曲線。分別準確量取魚腥草標準品溶液0.5、1.0、2.0、4.0、8.0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定容,搖勻。在以下色譜條件下測定標準品溶液峰面積,色譜條件為色譜柱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是乙腈∶0.01 mol/L四丁基溴化鈉∶二乙胺=30∶40∶0.028(體積分數(shù)),流速1.0 mL/min,紫外線檢測波長為283 nm,柱溫28 ℃。以標準品進樣量為橫坐標,色譜峰面積為縱坐標,求出線性相關系數(shù),繪制標準曲線。②供試品液制備。準確稱取普通粉與超微粉樣品各2.0 g,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0.2 mol/L NaOH溶液溶解定容,搖勻,超聲(功率250 W,頻率30 kHz)處理30 min,待冷卻后過濾。準確量取濾液1 mL置于5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用0.22 μm微孔濾膜進行過濾,濾液為供試品,備用。③魚腥草素溶出率測定。分別準確吸取魚腥草素標準品液與供試品液各10 μL,在以上所述色譜條件下測定供試品中的魚腥草素濃度,并計算溶出率。普通粉與超微粉每個樣品連續(xù)測3次,求平均溶出率。

        1.7.2 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中槲皮苷的提取及溶出率測定 ①繪制標準曲線。分別取槲皮苷標準品溶液0.5、1.0、2.0、4.0、8.0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定容,搖勻。根據(jù)以下色譜條件測峰面積,色譜條件為色譜柱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5μm),流動相是甲醇∶0.4%磷酸=45∶55(體積分數(shù)),流速1.0 mL/min,紫外線檢測波長為360 nm,柱溫28 ℃。以標準品進樣量為橫坐標,色譜峰面積為縱坐標,求出線性相關系數(shù),繪制標準曲線。②供試品液制備。分別準確稱取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各2.0 g,置于錐形瓶中,使用80%乙醇+25%鹽酸(4∶1)溶解,定容至50.0 mL,浸泡20 min,超聲(功率250 W,頻率30 kHz)提取45 min,待冷卻后過濾。再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保存濾液備用。③魚腥草槲皮苷溶出率測定。取適量濾液樣品,在以上所述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并根據(jù)其所得標準曲線計算槲皮苷的溶出率,普通粉與超微粉每個樣品連續(xù)測3次,求平均溶出率。

        1.7.3 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中金絲桃苷的提取及溶出率測定 ①繪制標準曲線。分別取金絲桃苷標準品溶液0.5、1.0、2.0、4.0、8.0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定容,搖勻。根據(jù)以下色譜條件測峰面積,色譜條件為色譜柱Kromasil 100-5C18(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是乙腈∶0.1%磷酸=14∶86(體積分數(shù)),流速1.0 mL/min,紫外線檢測波長為360 nm,柱溫40 ℃。以標準品進樣量為橫坐標,色譜峰面積為縱坐標,求出線性相關系數(shù),繪制標準曲線。②供試品液制備。分別準確稱取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各0.4 g,置于50 mL 容量瓶中,加甲醇30 mL,超聲(功率250 W,頻率30 kHz)處理30 min,冷卻至室溫,加甲醇至刻度,過濾,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保存濾液備用。③魚腥草金絲桃苷溶出率測定。取適量濾液樣品,在以上所述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并根據(jù)其所得標準曲線計算金絲桃苷的溶出率,普通粉與超微粉每個樣品連續(xù)測3次,求平均溶出率。

        1.8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和SAS 9.1軟件處理,利用LSD法檢驗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掃描電鏡下的顯微結構

        肉蓯蓉的普通粉與超微粉在掃描電鏡下的顯微結構分別見圖1、圖2,艾葉的普通粉與超微粉在掃描電鏡下的顯微結構分別見圖3、圖4,魚腥草的普通粉與超微粉在掃描電鏡下的顯微結構分別見圖5、圖6。從圖1、圖3、圖5可見,3種藥材的普通粉顆粒大小形狀不規(guī)則,粒徑極不均一;從圖2、圖4、圖6可見,3種藥材的超微粉顆粒大小均勻,粒度明顯變小,已很難觀察到明顯的原藥材特征,組織粉碎率明顯提高。

        2.2 肉蓯蓉普通粉與超微粉主要功能性成分的體外溶出率

        肉蓯蓉普通粉與超微粉主要功能性成分的體外溶出率測定結果見表1。從表1可見,肉蓯蓉超微粉中的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的溶出率比肉蓯蓉普通粉分別提高了100%和19%,差異都顯著(P<0.05);但超微粉中的總黃酮溶出率低于普通粉,只有普通粉的43%,兩者差異極顯著(P<0.01)。

        2.3 艾葉普通粉與超微粉主要功能性成分的體外溶出率

        艾葉普通粉與超微粉主要功能性成分的體外溶出率測定結果見表2。從表2可見,艾葉超微粉中的總黃酮溶出率高于艾葉普通粉,前者比后者增加約45%,差異顯著(P<0.05);但超微粉的揮發(fā)油溶出率大大低于普通粉,不到普通粉溶出率的30%,差異也顯著(P<0.05)。

        2.4 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主要功能性成分的體外溶出率

        魚腥草普通粉與超微粉主要功能性成分的體外溶出率測定結果見表3。從表3可見,魚腥草超微粉中的總黃酮、槲皮苷與金絲桃苷溶出率均高于普通粉,分別比普通粉提高了214.08%、33.33%、16.13%,差異均顯著(P<0.05),其中總黃酮溶出率差異極顯著(P<0.01);而普通粉與超微粉中的魚腥草素溶出率差不多,差異不顯著(P>0.05)。

        3 討論

        3.1 總黃酮測定標示物的選定

        黃酮類化合物泛指2個具有酚羥基的苯環(huán)(A環(huán)與B環(huán))通過中央3個碳原子相互連結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為2-苯基色原酮。總黃酮有很強的紫外線吸收能力,紫外線檢測器對這2個共軛體系的測定結果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吸收;而蘆丁可以充分滿足這個標準共軛體系結構,所以用黃酮中最有代表性的蘆丁作為共軛體系結構的標示物,即總黃酮測定標示物選用蘆丁是非常合適的。

        3.2 肉蓯蓉、艾葉和魚腥草3種藥材溶出率改變的原因

        超微粉碎技術可以減小粉末粒度,增大其表面積,有利于中藥材肉蓯蓉有效成分毛蕊花糖苷和松果菊苷的溶出;但其超微粉總黃酮測定值極顯著低于普通,可能是因為總黃酮中的某些成分分解或流失造成的,其內(nèi)在因素有待考察。對于此類藥材粉碎要根據(jù)其功效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對艾葉進行超微粉碎有利于黃酮類化合物的溶出,但超微粉碎之后揮發(fā)油測定值低于普通粉,由于超微粉碎增大了細胞破壁率,使得本身揮發(fā)性較強的揮發(fā)油向外界擴散得更快,造成其流失。因此在對此類揮發(fā)性較強的藥材是否進行超微粉碎要從實際需要出發(fā);若進行超微粉碎,粉碎之后一定要注意選擇適宜的貯存條件,降低揮發(fā)量,以保證品質。

        試驗中魚腥草超微粉碎后金絲桃苷溶出率提高了16.13%,槲皮苷溶出率提高了33.33%,低于劉建成等[6]對魚腥草超微粉碎后金絲桃苷溶出率提高34.45%、槲皮苷溶出率提高40.21%的結果,可能與魚腥草飲片品種、產(chǎn)地及粉碎工藝有關;但與魚腥草普通粉相比,魚腥草超微粉中總黃酮、槲皮苷與金絲桃苷的溶出率均顯著或極顯著提高,而魚腥草素溶出率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與劉建成等[6]的報道是一致的??梢哉J為魚腥草的超微粉碎有利于魚腥草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對于此類功效成分物質穩(wěn)定的藥材適宜選擇超微粉碎方法。

        試驗結果表明,與普通粉碎藥粉相比,超微粉碎藥粉的粒度變小,且較為均一,但由于藥材本身特性不同,主要功能性成分溶出率并沒有完全增加,因此在藥材開發(fā)的生產(chǎn)實踐中,應根據(jù)不同的藥材性質與現(xiàn)實需要選擇合理的粉碎方法。

        參考文獻:

        [1] 鐘 平.沙漠人參肉蓯蓉[J].森林與人類,2004,24(11):25.

        [2] 陳 飛,陳 卓,邢雪飛,等.肉蓯蓉的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13,36(6):469-475.

        [3] 孫 謙,胡中海,孫志高,等.魚腥草的生物活性及其機理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14,35(23):354-358.

        [4] 謝瑞紅,王順喜,謝建新,等,超微粉碎技術的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中國粉體技術,2009,15(3):64-66.

        [5] 朱 盈,王玉蓉,楊玉芬,等.毛細管氣相色譜法考察超微粉碎過程對細辛揮發(fā)油的影響[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1,13(1):99-104.

        [6] 劉建成,黃一帆,陳 慶,等.超微粉碎對魚腥草中金絲桃苷和槲皮苷溶出的影響[J].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6(2):167-170.

        [7] 魏良柱,李筱玲.黃酮類化合物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4(12):52-56.

        [8] 中國獸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2010年版二部[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0.

        [9] 歐 明,林 勵,李衍文.簡明中藥成分手冊[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3.101-103.

        [10] 趙志鴻,耿 楠,黃勇勇,等.艾葉揮發(fā)油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35):66-69.

        [11] 曹 暉,王紹云.魚腥草的化學成分及開發(fā)前景[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23(6):20-22.

        [12] 覃夢嵐.中藥魚腥草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大眾科技,2015,17(5):105-107.

        国产精品久久久爽爽爽麻豆色哟哟| aa视频在线观看播放免费| 91久久国产精品综合| 日本道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最近2019年好看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二区首页| 91精品国产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免费的小黄片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亚洲男人天堂2019| 免费在线观看蜜桃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一区|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韩国19禁主播深夜福利视频| 精品丝袜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人妖系列在线 | 全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app| 日韩一线无码av毛片免费| 亚洲色图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拍av|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精品厕所偷拍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日本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午夜在线观看有码无码| 放荡成熟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的| 玖玖资源网站最新网站|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