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集團黨群工作部 任江博
“敢”于跨越方能跨越
北京市政集團黨群工作部 任江博
最近,“女排精神”話題正熱。拼搏、團結(jié)、永不言敗……女排精神,一時成為民族精神、中國精神的有力代言。
誠然,里約奧運女排冠軍爭奪戰(zhàn)中,在鐵榔頭的率領下,這群平均年齡僅有23歲的青春勁旅,靠拼靠闖靠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絕境逢生,硬生生殺出了一條直抵巔峰的冠軍之路。這項冠軍彌足珍惜,來之不易,不僅是因為時隔12年之久,中國女排再次重回巔峰,更主要的是,這次折桂的過程異常崎嶇、驚心動魄。比如,在小組賽對戰(zhàn)荷蘭、塞爾維亞雙雙失利的情況下,中國女排于淘汰賽千鈞一發(fā)之際強勢反彈,激情上演峰回路轉(zhuǎn)的“逆襲大戲”。這與其說勇克強敵,不如說女排姑娘們成功戰(zhàn)勝了自己。
在這樣的國際頂尖賽場上,面對剛剛打敗過自己的對手,這支年輕的隊伍僅此一項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就不言而喻。如同,你我這些平常人在一件事上失敗過一樣,如果當再一次遇見類似情況時,心理上難免發(fā)怵畏懼,稍有不慎,很可能不戰(zhàn)自敗。
然而,女排姑娘們并沒有因為曾經(jīng)吃了敗仗而心生膽怯。相反,她們似乎完全拋開了“包袱”,輕裝上陣,放手一搏,盡情釋放,淋漓發(fā)揮,最終頂住了壓力,扭轉(zhuǎn)了頹勢。試想,假如她們沒能在生死之戰(zhàn)中勝出,我肯定,她們也同樣能在心理上獲得一種慰藉,因為她們?nèi)テ戳?、去搏了、盡力了。當然,她們的表現(xiàn)注定不需要做這樣的假設。
與之類似,那場與東道主巴西女排的生死對決也是對女排精神的最好詮釋。巴西隊,作為北京、倫敦兩屆奧運會的蟬聯(lián)冠軍,可謂世界女排之巔??缭剿?,要么是雄鷹,要么是蝸牛。然而,中國女排姑娘在這支強大的對手面前,恰恰展現(xiàn)出了雄鷹般的自信與魄力,彰顯出了蝸牛一樣的耐心與毅力,通過一分一分地拼搶,成功將這支女排勁旅斬于馬下。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中國女排的精神,博大豐富。然而,在我眼中,中國女排姑娘們的那種敢拼敢闖的勁頭,著實令我鼓舞。特別是,在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甚至曾經(jīng)的失敗、跌倒的時候,依然毫不示弱,霸氣外露,保持戰(zhàn)斗的勇氣、拼搏的激情,將完美的自己淋淋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這是一種比“技術實力”本身更強大的能力和資本。
其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又豈止會遇見“荷蘭女排”“塞爾維亞女排”,甚至“巴西女排”。選擇如何面對,我們將收獲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