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的春日清晨,上班的路上沿著公園走上一段,感受著盎然生機,看看綠色的草地、嬌嫩的葉子,呼吸著花兒淡淡的清香,整個人就變得清爽舒適起來,內心充滿了感恩一一感恩生活的美好,感恩生命的厚愛,感恩自然的饋贈。
環(huán)境對我們的影響之大,令人感嘆。在這期雜志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溫暖與善意帶來的美好。如果攤開翻閱,會從中尋到一條脈絡,那是透過不同角度對自然與人文關系的解讀。
著名的印度尼西亞設計師Jaya lbrahim,開創(chuàng)了一套獨特嶄新的設計風格。在他二十多年的設計生涯中,一直在建筑與自然之間不斷徘徊,在平衡與共生之間不斷追尋,把對自然與人的關系的思考與表達濃縮成卜句話“提供令人感到美好自在的舒適空間”。除了自然,他—直通過設計尋回傳統(tǒng)文化的脈絡,并與現(xiàn)代生活相融合?!叭魏稳嘶蚴挛锒伎梢宰匪莸狡錃v史與傳統(tǒng)上去,傳統(tǒng)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一個人的行為?!?/p>
石大宇坐在我們對面。這位知名美籍華人產品設計師,“清庭”設計生活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抽出一個下午跟我們講述他與竹子的因緣際會,關于自然、手工藝、傳承的話題,關于設計的真善美,關于永恒的時尚。他為了永續(xù)設計做出的努力,讓人尊敬。
英國知名藝術家Danny Lane和先鋒建筑師馬巖松,一個用一張桌子作品完成他對自然美學與當代生活的理解:一個用體量龐大的建筑構建了一幅現(xiàn)代語境下的“山水城市”愿景——人、自然、建筑共生共鳴。
設計不能缺乏善意。對自然的善意,對人的善意,對未來的善意。正是生發(fā)于善意的思考,我們看到本期的幾位主角,從不同的角度,讓生活更美好的探尋。如何通過設計實現(xiàn)美好生活,是設計存在的理由,也是設計發(fā)展的一個永恒的課題。當然,美好的生活離不開每個人身與心的平衡,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工作的時候專注認真,閑暇時,多培養(yǎng)一些愛好,使生活豐富起來,生活趨于平衡,一切也就豁然開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