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寶寶”一詞在網(wǎng)絡上使用頻率頗高。有的人這樣昵稱自家的孩子,而有的人甚至上了年紀的人則用“寶寶”指代自己,顯得既可愛又幽默,讓人忍俊不禁。
關(guān)于“寶寶”一詞的由來,明代晚期文人田藝蘅的《留青日札》中有這么一段話:“今人愛惜其子,每呼曰寶寶,蓋言如珍寶也。亦作保保,人以為保抱護持之義,殊不知保保者,元人尊重之稱?!?/p>
按照田藝蘅的說法,用“寶寶”來指代小朋友,大抵是明代開始流行的,其源頭則可追溯到元朝。蒙元時期的語言里,“保保”是一種表尊重的稱呼。到了漢語里面,這個詞逐漸被轉(zhuǎn)寫成了“寶寶”,可能因為“寶”這個字比較能夠傳達寶貝、貴重的意思吧。
(摘自《國家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