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珊瑚(大海精靈)
珊瑚是珠寶中有生命的千年靈物,在西方,與珍珠、琥珀并列為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珊瑚又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祥瑞之物。紅色珊瑚被視為如來佛的化身,常被用作祭佛的吉祥物,做成佛珠,或用于裝飾神像;在清代,紅珊瑚曾是二品官員的頂戴;西藏的喇嘛高僧多持紅珊瑚制成的念珠??梢?,人們對珊瑚充滿了崇高的敬意。
Red Coral
紅珊瑚
黃湘晴 供圖
紅珊瑚是珊瑚中的珍品—僅生長在臺灣海峽、日本海峽、波羅地海峽三大海峽周圍,日本和臺灣是貴珊瑚的重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因受海域的限制,紅珊瑚顯得更為珍貴。也正因此,紅珊瑚飾品才成為人們十分青睞的收藏佳品。現(xiàn)在珍貴的紅珊瑚則數(shù)量稀少,得之不易,特別是高達二尺以上的珊瑚樹更為罕見。由于珊瑚的稀有及不可再生性,使它具備了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一直用來制作珍貴的工藝品。
“千年珊瑚萬年紅”。紅珊瑚因其生長慢、壽命長、質堅、色艷、產量稀少而身價不菲,它適合加工成華美的珠寶或高級藝術品,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早在16世紀中期,地中海沿岸的紅珊瑚貿易已十分繁榮,因而創(chuàng)造了許多價值極高的紅珊瑚藝術杰作。當今世界紅珊瑚的采獲量每年約在100至400噸之間,其價格多為黃金的幾倍乃至幾十倍。產于我國臺灣至日本一線沿海和地中海沿岸地帶的優(yōu)質紅珊瑚,因為稀少難得而價格昂貴。
紅珊瑚主要分為阿卡料、砂丁料以及磨姆料三種:阿卡料呈現(xiàn)辣椒紅色、深紅色,有白芯,光澤亮,質地細膩,蟲眼少。主產于日本海、地中海一帶;砂丁料顏色油脂光澤,質地較好,主產于意大利沿海、臺灣海域等地;磨姆料:為粉紅色、橘紅色,主產于美國中途島。
紅珊瑚的質量評估,主要從顏色、塊度、質地、加工工藝等四大方面進行評價:顏色是影響珊瑚質量最重要的因素,要求純正鮮艷,質量排列順序依次為鮮紅色、紅色、暗紅色、玫瑰紅色、橙紅色;塊度越大價值越高;質地上,致密堅韌,無瑕疵者為佳;加工工藝上,造型越美,加工越精細,價值越高。
珊瑚長于海底,形似枝椏狀,加上絕大部分不會動,許多人誤以為它是一種植物。其實珊瑚是腔腸動物門的動物。廣義上的珊瑚,除了包括珊瑚蟲以及由瑚蟲分泌的鈣質為主體的堆積物形成的骨骼之外,還包括有機寶石珊瑚。寶石學上的珊瑚一般指的是后一種。
珊瑚蟲是海洋中的一種腔腸動物,它以捕食海洋里細小的浮游生物為食,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變?yōu)樽约荷娴耐鈿?。每一個單體的珊瑚蟲只有米粒那樣大小,它們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陳代謝,生長繁衍,同時不斷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這些石灰石經過以后的壓實、石化,形成島嶼和礁石,也就是所謂的珊瑚。用于寶石工藝品中的紅珊瑚以較小的分枝群體珊瑚形成,依附于海底。高質量的貴珊瑚產于海底 200 米以上的深處,水流較急,開采困難,產量稀少。當前從保護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的角度,有關國家對挖掘珊瑚有嚴格的限制,有的已完全禁止,故市場上價值較高。
珊瑚的生長十分緩慢,寶石珊瑚平均十年增長一厘米。國際上將珊瑚列為二級保護生物。過度開采將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的破壞。
說起紅珊瑚的歷史,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講并沒有一個意見統(tǒng)一的定論。最古老的說法是:早在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古印度人就發(fā)現(xiàn)了紅珊瑚,而且紅珊瑚文化也在印度源遠流長,不斷地發(fā)展壯大。另一種較被認可的觀點認為:意大利人在兩千年前之際便發(fā)現(xiàn)了紅珊瑚,開啟了紅珊瑚的文化之旅。在意大利15世紀中晚期畫家卡洛?克里韋利的油畫《圣母瑪利亞與燕子》里,畫中的圣母瑪利亞抱著圣童,圣童脖子上戴著紅珊瑚原枝做的護身符,以此保平安辟邪。
對這一說法還有一些可以讓人信服的證據。因為意大利最古老的珊瑚漁場距今已經有兩千年的開采的歷史了。即使是現(xiàn)在,意大利人還保留著用紅珊瑚做護身符以辟邪保平安的傳統(tǒng)。小小的紅珊瑚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理位置和風土人情下它被賦予了不同的涵義。不管是迷信也好,信仰也罷,它都代表著一種美好的寄托。總體來說紅珊瑚都象征著高貴,寄托了人們渴望幸福、平安的愿望。
中國也是是最早開發(fā)和使用紅珊瑚的國家之一,同時把珊瑚文化推向了極致。早在新石器時代紅珊瑚已經被我們聰明的祖先打磨成簡單的小飾品來裝飾自己了,并且一直在各個朝代延綿并傳承至今。漢朝時,大美人趙飛燕在做皇后時就得到了珍寶紅珊瑚,以之為飾品尊貴無比。到了盛唐時期,紅珊瑚的美學價值得到了更近一步的體現(xiàn)。唐代就有用紅珊瑚制作的筆硯架子和珊瑚鉤,而用紅珊瑚作為發(fā)釵在唐代也同樣也相當?shù)亓餍?。歷代帝王、大臣也多喜歡用紅珊瑚做成各種盆景等藝術品來展示其富有。漢武帝把珊瑚樹做成的盆景直接供奉在神堂里,清朝大臣和珅愛財如命,有三尺多高的珊瑚樹十多顆,珊瑚珠和珊瑚帽頂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在清代,王公大臣達官貴人的服飾中多規(guī)定用紅珊瑚作為配飾,這不僅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一種吉祥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