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漂亮的花呀!你們快看這朵花多漂亮!”小好問在路旁發(fā)現(xiàn)了一朵美麗的花,興奮地叫小粗心和小靈通看。
“這些花真漂亮,我要摘一朵拿回家?!毙〈中囊贿呎f一邊把手伸向了花朵。
“小心!”小靈通想告訴小粗心這是玫瑰花,上面有刺,但慢了一步,小粗心的手已經(jīng)碰到了花。
“哎呦!”小粗心被刺扎到后迅速把手縮了回來,看看自己的手松了一口氣,“還好我反應快,沒受多大的傷。”
“小粗心,這跟你反應快慢可沒多大關(guān)系喲,剛才是你身體產(chǎn)生的一種非條件反射保護了你?!眾W秘精靈糾正道。
身體產(chǎn)生的反射
小好問:“反射?我聽媽媽講過太陽光可以反射,我們白天能看到東西就是陽光反射的緣故?!?/p>
小粗心:“哇,這么說我是擁有了太陽的本領啦,小靈通,快摸摸我,近距離感受一下陽光的溫暖?!?/p>
小靈通:“奧秘精靈說的是非條件反射,我覺得這跟陽光的反射應該不是一回事。”
【關(guān)主釋答】
小靈通說得很對,這兩個反射可不是一回事。你們說的反射是指光在兩種物質(zhì)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zhì)中的現(xiàn)象,這是光反射,是一種物理現(xiàn)象。我說的非條件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jīng)活動,這種活動不用大腦的參與,靠著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jīng)中樞就能完成,像嬰兒吃奶、我們平時眨眼睛和你剛才的縮手反應都屬于非條件反射。
與非條件反射相對的還有一種叫條件反射,它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jīng)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一種比較高級的神經(jīng)活動,像司機開車時看到紅燈就會停下來、我們一看到酸的東西嘴里就會分泌唾液等都屬于條件反射。
反射的來歷
小粗心:“真沒想到,我的身上還隱藏著這么神奇的東西,突然感覺自己像個超人一樣!”
小好問:“小粗心,快告訴我,你是在哪學到的這個本領,我也要學學。”
小靈通:“我手被扎的時候也會很快地縮回來,我覺得這種本領不像是學來的,我們好像一直都有。”
【關(guān)主釋答】
哈哈,這次小靈通又說對啦,這兩種反射可不是我們學來的。其中非條件反射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果這些反射都要學習之后才會,那剛出生的嬰兒可就要餓肚子嘍,他們可不會去學該怎么喝奶。
條件反射雖然是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的,但也不是學來的。它是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一種暫時的神經(jīng)聯(lián)系。根據(jù)信號的性質(zhì)不同,條件反射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為具體事物產(chǎn)生的條件反射,比如,我們過馬路時如果看到了紅燈就會停下來;還有一類是因為一些語言產(chǎn)生的條件反射,比如,我們在聽到別人談論好吃的東西時可能會不自覺地流口水。
我們每個人的非條件反射都是相同的,但條件反射會因為我們平時所接觸的東西不同而有所區(qū)別。
身體的保護傘
小粗心:“原來這種縮手反應是每個人生下來就有的一種反應呀,我還以為自己有什么獨特的本領呢?!?/p>
小好問:“原來遇到好吃的東西流口水也是一種條件反射呀,我還以為只有我自己這樣呢。”
小靈通:“你別總想著好吃的,我覺得這些反射應該還有更多的用途?!?/p>
【關(guān)主釋答】
小靈通說得對,這些先天的非條件反射有很多都對我們的身體有保護作用,比如我們的手如果被針扎到或者被燙到就會立刻縮回來,這樣可以減少手受到的傷害;我們經(jīng)常眨眼睛也可以緩解眼睛的疲勞。它們就像身體自帶的“保鏢”和“保姆”,時刻準備著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
條件反射中也有很多對我們有保護作用的,不過這些保護是要經(jīng)過我們后天的學習才能起作用。
知識鏈接:巴普洛夫的狗的唾液條件反射
其實,不只是人類,動物經(jīng)過鍛煉,也可以學會條件反射。俄國著名生物學家伊萬·巴甫洛夫做了一個相當著名的實驗: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東西之前會流口水的現(xiàn)象,在每次喂食前都會搖鈴,連續(xù)幾次之后,他試了一次搖鈴但不喂食,發(fā)現(xiàn)狗雖然沒有東西可以吃,卻照樣流口水。巴甫洛夫在 1901 年將狗對食物之外的無關(guān)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現(xiàn)象,稱之為條件反射。從 1901 年起,巴甫洛夫?qū)P膹氖聴l件反射實驗研究,直到 1936 年逝世為止,長達 35 年之久。
知識鏈接: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除了眨眼,我們還可以通過多休息、補充維生素、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緩解眼睛的疲勞。
雖然小朋友們很不喜歡疼痛,但它在我們的身體保護上也是有“功勞”的,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因為感覺到了痛覺才避免了更大的傷害。
小互動:
我們的手在碰到刺時會因為非條件反射而迅速縮回來,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是先感覺到了痛才縮回來,還是在縮回來之后感覺到痛的呢?
哇,有這些反射真好,它們一定可以讓我少受很多的傷。
是啊,如果這些反射“保護”的面再廣一點就好了。
還有,它們?nèi)绻茉倌芊磻目煲稽c就更好了,比如我們的手沒碰到刺就會縮回來,這樣我們就不會受傷啦。
你們的這些想法并不是沒有可能實現(xiàn)喲,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或許有一天可以在模擬場景一遍遍嘗試各種傷害,讓大腦記憶這些傷害,形成相對應的條件反射,這樣當我們在生活中在遇到相同的危險時條件反射就起作用啦。我們在受到刺激后會產(chǎn)生一個信號,這個信號會傳到大腦皮層,然后根據(jù)大腦皮層或中樞神經(jīng)給出的“指令”做出反應。只要我們能在受到傷害之前接到“指令”可能就不會受傷了。這個看似很難實現(xiàn)的事情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應該也會變得很容易?;蛟S有一天我們只需要在手上貼上一個小小的芯片就能夠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