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后,我們對四季寒暑的變遷越來越麻木。10月,對南方來說,才剛剛是一個秋天的開始,但很快,短暫的秋天也會在這個月落幕。10月,也是四大時裝周相繼落幕的月份。
本期我們引領讀者們回顧了一下2016 A/W米蘭時裝周,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東方元素成了各大品牌的創(chuàng)作源泉,像Versace、SalvatoreFerragamo、Blumarine等品牌的設計靈感均來自東方元素,日式花園、神龍圖案、中式長衫,配合現代感的色調及剪裁,充滿了神秘氣息。
曾采訪過一位法國人,他極其迷戀東方元素,在他看來,東方的,尤其是中國的古老建筑,有一種睿智的美和迷人的簡約,說到東方和中國,本期我們來談談中國的四大發(fā)明。
意大利數學家杰羅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個指出,中國對世界所具有影響的“三大發(fā)明”是:司南(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并認為它們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fā)明。”
1620年,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fā)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p>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fā)明中加入造紙術,這個發(fā)明清單被后來的著名英國生化學家、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fā)揚光大。
本期我們的特別策劃專題以《中國四大發(fā)明 活在當代》為題,邀請到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先生談火藥與藝術的共生關系,走訪了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和朵云軒,藝匠們?yōu)槲覀儭爸噩F”了古籍、大師畫作。如何能在“輕似蟬翼白如雪”的宣紙之上,可以“墨分五色”,并體現中國書畫藝術的“妙味”?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陳剛解開宣紙的制造奧秘。指南針,古人稱它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薄岸顺Α本褪钦姆?、定方位的意思,事實上,指南針和羅盤的祖先是一樣的,都叫司南。指南針側重于方向,而羅盤的作用更加廣泛,風水、航海、地質勘探等,香港知名風水神探甘子弘先生從羅盤開始,為我們講解了大自然內在的法則。
當承載懷舊意向的古街老屋淹沒在車水馬龍的繁華之下,我們對于那些久遠的、不知該如何探求觸摸的傳統生活的渴望卻越發(fā)濃烈。
此刻正是上午9點,回望窗外,秋天氣息漸漸來臨,湖水微瀾,天空遼闊,非常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