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艷
大美無色
□劉文艷
四月的江南,綠柳才黃,杏花綻放,玉蘭含苞,梨花飄香。在這個早春時節(jié),我應邀參加雁蕩山筆會。
雁蕩山是我國的三山五岳之首。始于晉,興于唐宋。雁蕩山最為引人入勝的是雁蕩文化。雁蕩山的一石一巖、一山一峰、一瀑一湫都被浸入了深厚的文化色彩。夫妻峰、合掌峰、抱兒峰、千佛巖、萬象峰、剪刀峰,一帆峰,天柱峰、昭君出塞、犀牛望月、少女讀書、牧童披蓑等等。每個山峰、每塊巖石都有著一個或凄婉或浪漫、或至虔或至誠的故事,讓人心靈震撼,浮想聯(lián)翩。
那天,我們?nèi)タ疾祆`巖和大龍湫,進入靈巖景區(qū)便有鐘鼓齊鳴、老僧拜塔、雄鷹展翅、寶塔峰、天柱峰等由山峰巖石自然形成的栩栩如生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景區(qū)還有一個突出特點,那就是幽靜。林中的小路被兩邊的大樹在空中覆蓋,陽光從樹葉間隙灑落進來。林中沒有汽車響,沒有叫賣聲,只是遇到幾個騾子駝著些沙石在林中小路走過來,我們行人自動給負重的它們讓路,讓它們順暢無阻地走過。
下午去大龍湫。大龍湫景區(qū)實際是一處山谷,谷口較為寬敞,旁有錦溪。景區(qū)入口處,循溪左行,見前面有千仞絕壁成嶂,干霄摩天,絕壁上一尊尊突兀不齊的巖石,形態(tài)各異,大小峰頭參差相疊,如無數(shù)佛陀現(xiàn)身,被稱為千佛巖。千佛巖形象逼真,遠遠望去,就如同慈眉善目的佛祖在相互致意,傳遞著大慈大悲大智慧。也如同百千羅漢,一齊向前奔走,虔誠地去朝圣、去取經(jīng)。他們佛衣婆娑,呈匆匆前往之狀,讓人想到佛的盛會,佛的普度,佛的慈悲,佛的神圣。
眾石佛中,有一特別引人注目處,那就是一高一低兩石相倚,猶如少婦抱兒。兒體微蜷,擁貼母懷,少婦將兒緊攬懷中,似怕兒冬日冰雪寒冷,也像怕夏日驕陽太烈,或怕兒秋日秋風太勁,總是把兒擁抱在懷中保護著。兒在母親的懷中依戀著、安享著、幸福著,那畫面讓人感到十分溫馨。友人告知,此峰稱之為抱兒峰。
我佇立在抱兒峰前許久,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她就如同這母親一樣,把我緊緊地擁攬在懷里,用一生愛護著、保護著我。母親好像就是在為兒女活著,只要兒女好,她什么都可以犧牲,她為兒女付出時充滿著幸福感??墒侨缃衲赣H走了,她走得很匆忙,讓我們未及回報她的呵護。離開了母親的懷抱,時常會感到孤獨與無助,想到此,眼睛便有些濕潤。
“走了,前面還有大龍湫!”同伴們喊我了,我才收回那些聯(lián)想。轉過身來繼續(xù)前行。可是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畫家正在支起的畫板前,聚精會神地畫千佛巖。
這時,我便生出一種他鄉(xiāng)遇知音的感覺。快步走過去,想看看畫家是怎樣將千佛巖呈現(xiàn)于畫板之上。也想看看畫家畫板上的千佛巖,是不是畫出了我眼中特別是心中的千佛巖。當我走近畫家與畫板的那一刻,真的有些驚呆了,這不是王元石嗎!可他沒看見我,正專心致志地寫生。我也沒打擾他,悄悄地站到了他和他的畫板后面。我想:這個世界要說大也真大,母親走了就再也不能相見!這個世界要說小也真的很小。盡管我知道王元石長年在外寫生,而茫茫人海中,竟然在這里與他不期而遇!或許這就是佛家所說的那個緣字吧!
王元石是我很欣賞的一位畫家。在十幾年前,他的畫就有了一些成就,也體現(xiàn)出了他的畫既大氣磅礴又細膩入微的特點。他先后在沈陽、盤錦兩次舉辦個人畫展,我都應邀參加了。不僅僅是欣賞他的藝術風格,更重要的是認同他在作品中融入的鄉(xiāng)情。我和元石是一市同鄉(xiāng),他畫中對家鄉(xiāng)美景與情韻的藝術呈現(xiàn),與我心中鄉(xiāng)愁完全一致。
其實我對元石的欣賞,最主要的還是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對藝術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他能夠抵得住書畫市場價格一路飚升的誘惑,不為金錢、名利所動,風雨無阻默默寫生,堅持了已經(jīng)十多年。有時他就一個人背著畫板,風餐露宿,行走在家鄉(xiāng)的山水之間;有時他一個人開車,奔馳在祖國的名山大川。他說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源于生活。一個人的想象力再豐富,也沒有大自然的杰作精彩。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更能激發(fā)畫家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就這樣,他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堅持野外寫生,已經(jīng)積累了大量寫生作品。他不僅是一位描繪祖國錦秀河山的畫家,還是一位以歌頌美麗祖國為己任的詩人。走到哪里,畫到哪里,歌頌到哪里。今天在這里相遇也不算太意外,因為他就是自然之子,長年生活在大自然里。
畫面上,千佛巖已經(jīng)在濃抹淡染中躍然紙上。畫家筆下的千佛巖除展示出千佛盛況外,還蘊含著濃濃的情感,那些石佛似乎有了靈性、有了生命一般而生動感人。
尤其是那千佛巖中的抱兒峰,一對母子深深相依相擁,歷歷在目,十分搶眼。那母親的慈祥與仁愛,那幼兒的幸福與安然,在畫家的筆下,活靈活現(xiàn),呼之欲出。我又一次被那畫中的母子相擁、慈母護兒圖所感動。不由暗暗點頭贊許:“果真一幅母子情深圖,果真是我心目中的抱兒峰。”望著生動的畫面又讓我聯(lián)想到了自己已經(jīng)走遠了的母親。
“走了,去大龍湫!”我再次被同伴們的呼喊喚醒。
這時,王元石也停下了筆。我說了聲:“王元石!你在這寫生啊!”王元石回頭望見我,喜出望外,他說:“大姐,你怎么到這來了,神仙下凡一般!”我說:“這真是緣分??!我是來參加筆會的,看你畫千佛巖、抱兒峰,我已經(jīng)被你的畫感染了!你畫的抱兒峰很有神韻、很有情感??!”
王元石說:“大姐,你說對了,我這幅畫是帶著感情畫的,也是含著淚畫的!”接著他說:“我今天早上五點鐘,剛剛醒來,就聽見電話響了,我剛要接,電話又斷了,一看手機,是我媽媽打來的。
“我趕緊給我媽媽回了電話,我媽媽說:‘是不是我的電話給你吵醒了?’我說:‘不是,我已經(jīng)醒了?!覌屨f:‘兒啊,今天是你的生日,媽不在你的身邊,你想著自己煮兩個雞蛋吃?!?/p>
在家、與家人在一起
“我說:‘行啊,媽,我記住了。我都這么大了,你還記著我的生日!’
“我媽說:‘我惦記好幾天了,太遠了,也不能給您捎點什么吃的去,你自己吃點好的,別太累了!’
“我說:‘我記住了,媽,你歲數(shù)大了,兒子也不在你的身邊,你自己也注意身體,吃好,睡好,過幾天,我回去看你去!’
“我媽說:‘我挺好的,你不用惦記!’早上畫畫出來前,我自己煮了兩個雞蛋,現(xiàn)在還沒顧上吃,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啊’!
“我媽媽今年已經(jīng)快八十歲了,我長年在外面畫畫,對母親照顧的不夠??!可是母親時時惦記著兒子。你說早晨那個電話,她一定是天不亮就醒了,一直等著給我打電話,打了電話又怕影響我睡覺,就又撂下了,’可憐天下父母心??!’說到這兒,他眼里已經(jīng)浸滿了淚花?!?/p>
他望著畫板上千佛巖中的抱兒峰的畫面說:“我這幅畫是帶著對母親深深的感激之情、感恩之情畫的,我畫千佛巖的佛實際上就是畫母親。千千萬萬尊佛,千千萬萬個母親。特別是抱兒峰,我畫的就是我的母親,就是所有兒女的母親。母親是我心中的佛,母親對我有求必應,母親對我關懷備至,恩重如山。她不圖任何回報,就是希望我好?!?/p>
王元石收起了畫筆說:“這幅畫的墨稿已經(jīng)完成了,就是還沒上色。你是作家,是有思想的,你看我用怎樣的色彩來點染這幅畫更好呢?”
這時我和他一起欣賞這幅畫。畫面只用黑白濃淡點染,卻大氣磅礴,質樸壯美,意韻深厚,動人心弦。
我說:“大美無色,這是母親的特點,也是母親的性格氣質,集人間大美于一身,卻從不張揚。就用這個黑白色的調(diào)子最好,因為用怎樣的色彩都難以表達出母親的大美。水墨相融,而水濃于墨,恰似母子情深血濃于水;墨淡于水,宛若母性使然而澹蕩。就用這黑白兩色來表現(xiàn)千佛巖、抱兒峰,更彰顯出母親樸實無華的大美!只是覺得此畫有未畫完之感,似乎留有遺憾"
元石說:“太好了,大姐不愧為作家,也是慧眼識珠,一眼看出不是完整之作。這幅畫雖然是我一氣呵成而作,但是確實沒有做完,故意留有畫面上的遺憾。我想,母親對于子女之愛,勝過世上一切之愛,子女對于母親之情,勝過世上一切之情。因此這種愛,有始無終,這種情,情深意長。所以這幅畫意味著母愛源遠流長而大愛無疆。這幅畫,不單是我感恩之心的寫照,也是我情感的寄托,更是我直抒胸臆的藝術表達。就依照大姐的意思,不再上色,就保留這質樸之美!畫面有遺憾而真愛真情無遺憾!大美無華,大愛無疆就是此畫的主題?!?/p>
說著,他開始收起畫稿與畫板,我也揮手與他告別,與同伴奔往大龍湫!
責任編輯 張明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