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熱天午后。
在失(懶)聯(lián)(癌)的這一年里,小李子拿了小金人,斷貨很久的《博爾赫斯全集》終于再版啦,下載周杰倫的歌通通要錢,意大利踢飛了點球,夏天的武漢常??春?,我們拍了《新婦借道》。
從小說改編到影像,是個技術(shù)活兒,這意味著從一種媒體搬到另一種媒體。
文字是初級編碼系統(tǒng),絕大部分人都能解讀,所以在涉及情感一類復(fù)雜信息時,文字能做得比較好的恰恰是——騙人,尤其是我們這個類型,文字本身的運用也能成就推理小說的某個技術(shù)派別。而電影是藝術(shù)與科學的結(jié)合體,現(xiàn)在的電影,影像變得更快,特效更加突出,明星是保證,IP成了最大噱頭。
我們大概都有些忘了最開始釘牢我們在昏暗的影院里,在白晃晃的電腦屏幕上,讓我們淚盈于睫、嬉笑怒罵、情不知所以起的時刻了,那些認真看的故事,認真講的故事,不正是我們跟這世界觸碰和感知的最初么?
好的故事不一定都合適影像化,而《新婦借道》正是特別有畫面感的那類好故事,我們在提煉了原著的神秘、懸疑、驚悚,那種濕漉漉的潮濕感的基礎(chǔ)上,加深了推理的脈絡(luò),也融入了一些有趣的喜劇元素,包括五毛都不給只有一分的特效。技術(shù)會改變我們看電影的方式,但是講好故事的方法不會變,《捉妖天師之新婦借道》不是什么吊炸天的神片,但我們希望這一個多小時的陪伴,多少能讓你體味到一些好看故事帶來的愉悅感。
而本期的9個故事,精彩依舊:
軒弦在首登“最驚艷”的作品《殤蝶迷途》里風騷地炫了把技巧,本篇故事核不算大,他采用多視角敘事的環(huán)形結(jié)構(gòu),著力于牽扯事件其間的各色人等的選擇,而選擇又牽扯著事件向不知深淺的更遠處纏繞……
初次會面的王晴川早已大名在外,他筆力深厚、人物傳神,《大唐辟邪司之夢中身》以唐傳奇志怪小說為風貌,假神怪妖法,可畫龍點睛的那一筆,卻是最深不可測的人心。
周浩暉的《邪惡催眠師3》已更至第三回,很像一株植物,在隱秘生長的同時,更多的枝葉兀自旁支錯節(jié)起來……
漆雕醒的“”三十六計”系列走得堅挺,《釜底抽薪》里夜上海一半在狂歡,一半在沉睡,常天很忙;《死靈與道成寺鐘》里,擬南芥讓阿音加入了雙直男CP的隊伍,解決和尚與花街姑娘的生死劫;沐一在《虛擬自我》里探尋了數(shù)字社會的真實與不真實;《時間劫殺》是清新的日式推理,殷憂講訴了作家之死引出的一段殘酷往事;小麥的《為愛而死并非詩人的權(quán)利》里,艾德巴特繼續(xù)著自己的怪奇事件簿;《揚州鏡·索食鏡》是佟婕新系列的開篇,鏡面對月,當中光影恍惚。
朋友的公眾號寫到,沒有愛的人們啊,只有回家吃橘子。我笑他簡直惡毒,而我只想跟你們一起葛優(yōu)躺,埋夏天的太陽,看一部永不散場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