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尹嫦月
當未來科學家的老師
——記長沙市育才學校科技輔導員羅洪波
◆本刊記者尹嫦月
“這是我們兩年前從長沙郊區(qū)移植過來的桑樹,學生們養(yǎng)蠶時可以在這里摘桑葉;那是風云氣象站的百葉箱,學生們可以自己觀測氣溫、濕度、風向;教學樓旁邊是百草園,里面的植物都是老師和學生們一塊種的呢……”要不是采訪時間有限,學生們的這些事大概可以讓長沙市育才學校的科技輔導員羅洪波說上一整天。
在學生們眼中,羅洪波是陪著他們一塊養(yǎng)蠶、一塊抓蝸牛的“大哥哥”,是帶著他們一起養(yǎng)花、種菜的“農民伯伯”,是時不時給他們制造驚喜、帶著他們玩轉科學的“科學大玩家”。而事實上,羅洪波還是有著“全國優(yōu)秀科技輔導員”“宋慶齡少年兒童發(fā)明獎全國優(yōu)秀指導老師”“長沙市科學骨干教師”等重量級頭銜的創(chuàng)新名師,是未來科學家們的老師。
每到一個新的班級給孩子們上第一堂科學課,羅洪波都要跟他們玩“比比誰知道最多科學家”的游戲。
“你們知道哪些科學家呢?”問題一出,學生們的小手就爭先恐后地舉了起來。“我知道,我知道,愛迪生、愛因斯坦、居里夫人?!薄斑€有牛頓、錢學森、法拉第?!薄葘W生們說得差不多了,羅洪波就會神秘地笑笑,說:“老師能一口氣說出50個科學家的名字,而且這些科學家你們都認識,你們信嗎?”大部分學生都會搖頭。
這時,羅洪波得意地笑笑,然后念出了教室里第一排第一個學生的名字,學生們聽了一愣,以為老師不小心弄錯了,全班哄堂大笑。羅洪波笑笑,接著念出了第一排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學生的名字……直到念完每個學生的名字,他才停下來。
“你們一定覺得老師搞錯了對不對,但老師沒有弄錯,也不是耍賴?!绷_洪波看了看臉上寫滿疑惑的學生們,鄭重地說道,“你們每個人都可能是未來的科學家?!?/p>
不要小看這個看似簡單的游戲,它讓學生們第一次意識到科學家并不陌生,科學并不遙遠,讓他們知道不僅僅他人能做發(fā)明,自己也可以創(chuàng)造。就這樣,羅洪波在每個學生心中播下了一顆名叫科學的種子。
種子播下去后,要有陽光雨露才能生根發(fā)芽,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羅洪波覺得要讓學生們心中的科學之苗茁壯成長,不僅要教導他們科學知識,還要帶著他們用心觀察身邊的科學,親近自然。
羅洪波(左三)帶領學生在學校百草園觀察植物
當在科學課上講到蝸牛時,羅洪波會親自帶著學生們打著手電筒去學?;▓@的陰暗潮濕角落抓蝸牛,然后讓學生們把蝸牛帶回家飼養(yǎng)幾天。通過與蝸牛親密接觸,他們了解了蝸牛喜歡夜行、陰濕環(huán)境,愛吃綠葉等習性,想忘記都難呢。
2014年10月8日,當從新聞中得知晚上有月全食,羅洪波馬上想到了帶著學生跟月亮來場“約會”。他制作觀察活動記錄表,聯(lián)系學校各科任老師,給家長們發(fā)信息……一直忙到下午放學,總算把一切安排妥當。
當晚是育才學校的學生們最高興的一個晚上,因為除了科學老師羅洪波布置的“看月亮”,其他科任老師沒有布置任何家庭作業(yè)。
傍晚時分,學生們在家長的陪伴下或來到廣場,或登上樓頂,或在岳麓之巔,或在湘江之濱……17點14分,被“天狗咬了一口”的月亮升起來,開始上演精彩的月全食大戲:它慢慢地變暗,18點24分,大部分月亮走進了地球的影子,只留下一輪小月牙。18點54分,天空一片漆黑。19點24分,天空好像被劃開了一道口子,月亮露出一角,并逐漸擴大到整個滿月。20點35分,月亮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在整個月全食過程中,學生們認真地觀察,記錄下自己的發(fā)現(xiàn),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拍攝了月全食的美麗景象,并通過上網(wǎng)查詢或向家長請教了解月全食發(fā)生的原因。
第二天,每個學生都交了一張圖文并茂的觀月食記錄表。家長們紛紛感慨“看月亮”既讓學生們得到了快樂,學到了知識,還增進了他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為了更好地親近自然,羅洪波特意向學校申請,將教學樓旁一處堆滿了建筑垃圾的角落變成了百草園。這個百草園稱得上是學生們最喜歡的天然“植物百科全書”。
他們在羅老師的指導下,在園中錯落有致地種滿了5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月季花、紅薯等。羅老師驕傲地告訴記者:“去年,孩子們親手種的紅薯獲得了大豐收,每個學生抱了個大紅薯回家,別提多高興了?!?/p>
羅洪波還為學生們建造了一座科學夢樂園,樂園里有袖珍科技館、風云氣象站、“三?!被顒踊睾蜋C器人模擬運動室等。
羅洪波向記者介紹袖珍科技館內的展品——“雷擊大樹”裝置
袖珍科技館是湖南省第一個校園科技館,里面的展品集聲、光、電、力、氣、水等各門科學知識于一體??闪杩諒椬嗟臒o弦風琴、永不掉落的乒乓球、雷擊大樹……每件展品既是一個好玩的游戲,又解釋了一種科學現(xiàn)象。學生們在這個科技館里東摸摸、西按按,就能體驗一番“科技的力量”。
袖珍科技館每周星期五下午向學生開放。一開館,學生就迫不及待地到里面參觀感受,直到閉館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在風云氣象站中,學生們可扮演成“氣象預報員”每天進行定時觀測,并及時在學校門口的“育才風云榜”上公布氣象信息,同時介紹氣象知識,聯(lián)系實際生活溫馨提示師生。
如今,每班都成立了氣象觀測興趣小組?!坝棚L云榜”也成為了大家每天關注的焦點。
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為了打造這座科學夢樂園,羅洪波可是犧牲了無數(shù)個周末和假期。
“一有機會,就跑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科技館、科技器械企業(yè)考察?!绷_洪波說,“考察完后,設計出了建館方案,學校經費不夠,我只能再加班加點寫材料、寫報告,向教育局、科技局等各部門申請經費、項目。”
然而,看著學生們在科學夢樂園中盡情地感受科技、學科學、用科學,羅洪波高興得早已將當初建造科學夢樂園時的辛苦拋之腦后了。“誰叫我是這些未來科學家們的老師呢!”羅洪波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