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王賽
入鄉(xiāng)隨俗的大牌
本刊記者_王賽
仰頭賞月盼嫦娥,低首垂涎吃月餅。記者這首打油詩只想為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jié)應個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各個佳節(jié)中體現(xiàn)的特色習俗自然就代表著一種文化。而中秋的團圓寓意和美食之間的關聯(lián)自不必說。
如今在時尚界,為貼近中國市場、呼應中華文化,國際大牌都開始入鄉(xiāng)隨俗了。日前,某時尚博主就在自媒體好好地秀了一把國際品牌贈送的中秋禮物。一水兒的月餅禮盒就像是“地球上最時髦的月餅聚會”。Tiffany、DoIce&Gabbana、Fendi、Prada、MiuMiu、Gucci、LV……國際大牌的月餅禮盒精美程度堪比藝術品。網(wǎng)友紛紛留言評論,“各種餡料的月餅在奢侈品Logo的包裹下,格調都不一般了呢。”
比如,夢幻的Tiffany月餅禮盒主打標志性的藍色與鑰匙元素;DoIce&Gabbana的月餅禮盒則從2016秋冬系列中摘取了童話元素加以點綴;Gucci月餅禮盒中封口的貼紙和月餅上都是品牌最喜愛的蜜蜂圖案不失特色。還有很多月餅禮盒設計將大牌的標志性形象與中國月餅巧妙結合,讓人難以抵擋誘惑。
記者在羨慕該博主的好口福時,也在思考:這些月餅禮盒在中國文化的外表下,實則反映的是具有獨特品牌調性的內心。如此一來,更顯示出國際大牌入鄉(xiāng)隨俗水準的高妙之處。可謂是,入鄉(xiāng)情之切,隨俗且高雅。
事實上,這些國際大牌的月餅禮盒如奢侈品一般,在獨具中國特色的中秋佳節(jié)講述著各自的品牌故事。而這才是其入鄉(xiāng)隨俗的根本目的。
不論是國際大牌為中秋特制的月餅禮盒,還是更多凸顯中國文化的服飾產品,國際大牌對中國人的喜好與習慣把握得獨到且準確。不僅國際化奢侈品牌如此,從中國功夫到功夫熊貓,從豆?jié){油條到KFC的中國式早點……上至傳遞思想與意識的電影業(yè),下至貼近百姓民生的餐飲業(yè),國外品牌都在變著花樣地入鄉(xiāng)隨俗。
相比之下,中國品牌在“對外交流”方面的心思就稍顯浮于表面了,尤其是對于文化與產品在植入與輸出方式上似乎不得要領。從被網(wǎng)友惡搞的某“攤雞蛋”禮服,到品牌砸重金邀請海外明星代言,中國品牌對于海外市場的開拓方式,總是顯得財大氣粗卻缺乏內容。習慣了使用“蠻力”的中國品牌,是時候學習一下海外品牌“借力打力”的方式了。
隨著國際化地位的提升,中國敞開國門接受更多國際化思維,也接受了國際品牌對中國市場的輪番“轟炸”。他們慣用入鄉(xiāng)隨俗卻不失個性與高雅的做法吸引了中國人的關注,傳遞的卻是自己的文化內涵。中國品牌有著天然的文化貼近性,更應該充分把握住老祖宗留下的財富,善于“增值”,變化出更多有巧思的內容,兼容并包的同時也能像國際大牌一樣在海外收獲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