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戲作為中國古老的健身方法,到底能對人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有何影響?上海市的有關部門就曾經專門做過實驗。科研人員在上海楊浦區(qū)選取原先不參加任何體育活動的男女中老年人兩組,其中一組67人練習五禽戲,每周至少進行4次五禽戲練習,每次3~4遍,而另外一組67人依舊基本不參加任何體育健身活動。
經過6個月的實驗和測試后,科研人員發(fā)現五禽戲對于人的體重和BMI指數(體質指數: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是沒有顯著性變化的,但對于身體向前屈、身體平衡能力、閉眼單腿站立時間、心臟工作能力、肌肉力量、大腦反應速度和骨密度都有明顯的提高。
中國健身氣功協會的專家孫運海表示,五禽戲模仿五種動物的動作來鍛煉身體中五個器官,其中虎主肝、鹿主腎、熊主脾、猿主心、鶴(鳥)主肺,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jié)都能得到舒展的醫(yī)療體操。在鍛煉全身關節(jié)的同時,不僅能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還能提高心臟排血能力,促進組織器官的正常發(fā)育。
對于絕大部分的中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增大,內分泌系統功能逐漸衰退,激素水平下降就會引起骨骼中鈣鹽的丟失,導致骨質疏松癥。上海的研究表明,受試者經過6個月五禽戲練習后,骨密度明顯增高,與練習前比較,差別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骨密度的升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五禽戲練習對改善中老年人骨代謝紊亂、防止骨質疏松有明顯作用,所以練習五禽戲對于老年人來說是個非常好的辦法,比每天吃鈣片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