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水
圖書公司小編白翎,受命為文學大師陳忠實出版一套關于故土的叢書,內心無比忐忑。第一次通電話,白翎結結巴巴,被大師“溫柔地批評了一頓”。走近大師,進而走近大師的精神世界,白翎發(fā)現(xiàn)他被陳忠實鐘情的一碗羊肉泡饃徹底征服。那是一個真實的本土老人,他的樸實、厚重和寬廣,讓白翎有了北漂的勇氣——
大師本是關中佬
2011年3月,白翎剛步入圖書出版行業(yè),在北京一家民營圖書公司做編輯。白翎1986年3月出生于山東菏澤農村,此時,離他畢業(yè)已經(jīng)過去幾年了。陜西資深媒體人唐世斌是白翎很佩服的一位大哥,這個嘮叨起來喋喋不休的老男人,有著詩人特質的江湖情仇與把酒言歡,其詩情畫意令人望塵莫及。
出于信任及幫助,唐世斌與陳忠實提前溝通,并把大師的聯(lián)系方式給了白翎。他說:“我希望你能出版一些陳老的作品,這既是對陜西文學的尊重,也是對陜西的認可?!贝饲埃佐岚葑x過《白鹿原》,從媒體報道上見過陳忠實的照片,這次要與大師近距離接觸,內心無比忐忑。第一次跟陳老通電話,白翎怯怯地打過去。電話通了。他聽到電話那頭“喂”了一聲,是陳忠實渾厚的西北腔。白翎說話一緊張,不由得磕磕巴巴起來。陳忠實溫和地批評道:“一個大小伙子,說話怎么這么結結巴巴?別緊張,你找我有什么事?”
白翎講了要給大師出套叢書的計劃。陳忠實沉吟片刻:“你先整理一下,做個方案出來,我們后面再聊,你看行不行?”白翎緊張的心情逐漸放松下來,他高興地回答:“可以,沒問題。”陳忠實掛電話時,還祝福白翎“編輯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白翎至今珍存著那次的通話錄音,它像一團火,照亮著一個年輕人孤寂落寞的心。此后,他們保持著短信聯(lián)系。一般情況下,都是白翎提問,陳忠實回答,大師從來沒讓他覺得有大人物的架子。
2012年春,白翎應邀到陳忠實家中洽談具體的出版事宜。陳老身體硬朗,說話底氣十足,他客氣地把白翎讓進門,問道:“你是喝茶還是喝啥?”白翎要了茶水。于是陳忠實泡了一杯茶水,放在了白翎的面前。茶香四溢中,他們在陳忠實的書房進行交流。這里仿佛讓人走進了一個書的世界,不僅書架上整齊地碼著書,就連窗臺、墻角邊,也堆滿了書。平日,陳老就在書堆中間寫作。他告訴白翎:“我仍然喜歡使用筆、紙寫作。我不會使用電腦,敲字也不習慣,沒有親筆寫字有感覺?!标愔覍崟赖挠沂诌叄繅[放著幾幅個人照片。他微禿的頭頂,倔強的眼神,打量著這個貌似平靜的世界。
聊天是從《白鹿原》入手的。白翎說:“《白鹿原》有著您濃厚的鄉(xiāng)土情結,從中也可以看出您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陳忠實仰坐在座椅里,談了自己的感覺和認識,也說了自己獲茅盾文學獎后的感想。他真誠地說:“我想一個人靜靜地,遠離喧囂,人總是容易被盛名所累……”此時,陳老的神態(tài)有著些許的無奈和落寞。白翎提出:“您有沒有想過為自己寫一部傳記,類似于胡適寫《四十自述》一樣?”陳忠實笑了:“傳記這種事情,還是留給后人來寫吧!我自己就不評述自己了?!?/p>
按照事先擬定的思路,白翎很快與陳忠實達成了《陳忠實說文化》《陳忠實說故鄉(xiāng)》的出版計劃,請老人從文化和故鄉(xiāng)的角度說說自己的認識。兩個小時的暢談,讓白翎覺得生活中的陳忠實平易近人,跟自己一樣,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一個很倔犟但樸實的關中老漢。不過,平易近人的陳忠實也有倔犟的一面。他們討論一個問題時,陳老會展現(xiàn)出他倔犟的性格,擺事實、講道理,有理有據(jù),直到讓你心服口服。當時,白翎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句詩:“本色不改鄰家翁?!彪m然陳忠實不愿意自述,白翎依然堅持了自己的觀點。他說:“別人評述,難免會隔皮猜瓜,甚至會有誤解。您自己執(zhí)筆,更能讓讀者了解您的精神世界?!标愔覍嵔K于被這位年輕后生的執(zhí)著感動了,快要簽合同時,才同意做自己唯一的一本類似傳記的作品《陳忠實自述人生路》。加上前兩本,這套叢書共三冊。
湯湯水水是情懷
眼看飯點到了,白翎起身告辭。陳忠實攔下白翎:“吃飯的點哪能走呢!走,建國路泡饃!”客隨主便,白翎不好再拒絕。西安建國路羊肉泡饃店是陳忠實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這家店的羊肉鮮嫩,饃也勁道。白翎看著陳老轉眼間把一個大饃用指甲掐成了一碗碎面屑,很是佩服。當?shù)厝顺匝蛉馀蒺x,有兩種吃法。一種用機器攪碎,看著大小一致,吃起來卻失去了糧食本來的清香。另一種是顧客自己用指甲掐,掐的饃塊越小,泡出來的味道就越好。而陳老竟然對這個小小的饃情有獨鐘,白翎內心暗生佩服,他想:“這就是大師的根!”
陳忠實說:“上個世紀70年代,我還在偏僻的農村。那時來陜西省作協(xié)開會,常在作協(xié)旁吃碗泡饃。當時兩毛錢一碗,胡椒面一放,那個香??!”陳忠實講了自己如何從一個業(yè)余作家蛻變?yōu)閷I(yè)作家的歷程,也講起了他們經(jīng)歷的那個時代種種的無奈和堅持。老人用慣有的陜西話說:“那個時代是我們經(jīng)歷的時代,也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時代?!薄澳莻€時代”是陳忠實的個性說法,多指他成為專業(yè)作家之前的事。陳忠實用他們那個時代的經(jīng)歷對比今天,使得白翎有了不少啟發(fā),老人鼓勵他:“堅持下去,我身邊也有很多像你這樣的編輯朋友,最終以出版好作品而立足于出版圈?!?/p>
當時,陳忠實并不知道,白翎在圖書公司還是一位不被瞧上眼的小編輯,他曾為此深深地痛苦過。大師的寬廣胸懷,讓他不禁淚花盈眶,白翎趕緊低下頭,熱氣騰騰的羊肉泡饃幫他巧妙地掩飾了這一尷尬。簽字那天,陳忠實提醒白翎:“簽字一定要謹慎,你看還需不需要蓋章?謹慎無小事。這樣既是對你負責,也是對我負責。”老人的認真勁,讓白翎很感動。
此后,白翎和陳忠實的聯(lián)系漸漸多起來,這三本書的編輯出版凝聚了白翎的心血和汗水。他知道,這是大師對他的充分信任和莫大支持。有時,他們對一個要修改的字眼,都要反復討論好幾次。每次,陳忠實都站在讀者角度來考慮:“用這樣的詞語行不行?假如帶著陜西方言,讀者會不會接受,能不能懂得其中的意思?”白翎就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是讀者,如何表達更明了、更生動。
白翎覺得,站在讀者的角度寫出一部偉大的作品,并流傳千古,是很多優(yōu)秀作家的畢生追求。陳忠實堅持并做到了。身為出版工作者,大師如此嚴謹做事的態(tài)度和方式,成為他學習的榜樣。陳忠實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扎實穩(wěn)重,讓他受益至今。在陳老的授意并認可下,白翎建立了唯一一個針對陳忠實作品交流的官方群——陳忠實作品交流群。
群友都喜歡陳忠實的作品,有些人去要簽名后,上傳到交流群里。從這些圖片中,白翎注意到,陳忠實戴著老花眼鏡,努力前傾著身子,把頭埋在書本上,一筆一畫地簽上自己的姓名。而在此前,白翎根本不知道陳忠實眼睛不好。想想自己的父親也是花眼,看書寫字時,不能距離太遠也不能距離太近,總得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才能看清楚字。群友告訴白翎,陳忠實已經(jīng)多年不能看太小的東西。將心比心,白翎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一年多來,他和陳忠實大多是短信交流,他不知道老人是否是戴著那副老花鏡,一個字一個字地按出來的。
在期待的目光中北漂
不久,白翎從那家民營圖書公司離職。離職前,白翎在電話中對陳忠實表示了歉意:“您的談故土和文化的系列叢書,可能要推遲一段時間才能出版了。”陳忠實沒有任何介意:“沒關系,我們慢慢來?!边@個回答,讓白翎感覺自己面對的是慈祥的父親。創(chuàng)業(yè)失敗,卻沒有湮滅他對文學和文字的情懷,他想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出版工作,把自己精心策劃的這套大師叢書出版出來。
可是為了立足,為了討生活,白翎不得不暫時把做文學暢銷書的理想深埋心底。一晃五年過去,這五年多,白翎跟畫廊合作,銷售過臨摹名家的畫,也帶學生上過美術課,為雜志和報刊寫作專欄,還出版過書。雖然換了五六個單位,但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的選擇。很多時候,白翎都會問自己:“當初選擇北漂的原因,現(xiàn)在還是不是那么堅定?”而他給自己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每每此時,他的眼前都會浮現(xiàn)陳老堅定的神情,耳畔就會響起老人溫和渾厚的陜西話:“沒關系,我們慢慢來?!?/p>
2013年5月6日,白翎憑借實力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北京分社工作。很快,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白翎編輯的《陳忠實說文化》《陳忠實說故鄉(xiāng)》和《陳忠實自述人生路》。陳老收到樣書,非常滿意,特意打來電話向白翎表示感謝。2015年初,白翎進入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工作。經(jīng)過努力,白翎從高級策劃編輯做到策劃總監(jiān),再到擔任主編。他明白了北漂游子匆匆的步伐,也懂得了競爭努力代表著什么。
在此期間,他和陳老的電話、短信聯(lián)系少了。磨鐵公司的工作不是一般的忙碌,每天加班到晚上9點半是常事,回到家已是夜里十一點。白翎從陳忠實身上,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他覺得,陳忠實所處的那個時代備受煎熬和痛苦,都能有理由有信心走到今天,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又有什么理由不勤奮、不去成就自己呢?
2016年3月24日,白鹿原文學研究院落成。白翎給陳忠實發(fā)去短信:“陳老,得知您的白鹿原文學研究院落成,祝賀您。如果我再去西安,一定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去看看。問好陳老,愿您身體健康,快快樂樂,病痛不折磨您!”出乎意料的是,陳忠實沒有回復。白翎也不知道,當時陳忠實已經(jīng)住院,而且連熟人都不認識了。直至今日,白翎都萬分后悔:“世間沒有如果,如果真有如果,我應該多關注一下陳老的健康狀況。”
2016年4月29日一大早,北京磨鐵圖書有限公司主編白翎像往常一樣,起床、洗刷、跑步。一條消息跳出手機頻幕,猶如一記重拳,把他打懵了——著名文學大師陳忠實凌晨7點40分去世!白翎腦袋一片空白。他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進入北京四號線地鐵,一手緊握扶手,試圖拽住搖擺不定的身體,一手飛快地在微信上打字,寫下了他與陳忠實的交往點滴……
白翎的外公離開人世時,他在妻子懷里痛哭了一個小時。那一個小時讓他明白,無論再怎樣痛心都沒辦法讓離去的人再次復活,唯一能改變的就是珍惜現(xiàn)在還在的人。翻看著手機中與陳老來往的短信,聽著親切的談話錄音,白翎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是無情的,它不會因為你想要什么就給你什么,也不會因為你迷茫、彷徨、孤獨就對你格外開恩。然而,世界又是仁慈的,它給了每個人雄厚而公平的年輕資本。這年輕,只要你不虛度年華,不辜負時光,便足以讓你贏取你所渴望的未來。這個道理,也是他從陳老身上讀懂的。
這些年經(jīng)過打拼,白翎從當年一個不被重視的小編輯,成長為一位信念堅定的創(chuàng)業(yè)者,而且事有所成,家庭也幸福。他想對陳忠實說:“陳老,一路走好,謝謝您當年的鼓勵,以及從未因我是一個不知名的編輯而有任何蔑視,能給我公平的機會簽您的作品,指引我走了今天的這條路,成就了現(xiàn)在的我。”
2016年五一節(jié),白翎沒有去陳忠實的靈前哀悼。他對自己說:“老人說過,他想一個人靜靜地走。世間喧鬧,紛紛擾擾,熙熙又攘攘,悲傷也好,祭奠也罷,陳老走了,真心記住比表象的祭拜更有意義!時代喧囂,我們不能左右,那就在這個喧囂時代,做一個踏踏實實做事的人。”在往返北京的列車上,白翎的思緒一次次回到和陳忠實吃羊頭泡饃時平靜而快樂的那段時光。
談到未來的打算,他說:“走到創(chuàng)業(yè)這條路上,如果時機允許,我會努力把自己的圖書公司做大,策劃出版一些精品圖書,服務于那些通過讀書想獲得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改變思維習慣的讀者。”在這個大眾越來越不讀書的時代,堅守做好書、做文化傳播者的最后底線,何其艱難??墒前佐嵯嘈?,文化產(chǎn)業(yè)總會有屬于自己的春天。這個春天,同樣屬于陳忠實以及像他一樣遠去的大師們!
編輯:莫言言 happywyl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