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當我從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畢業(yè)來到北京天文館時,我是下了很大決心的。放棄自己學習了多年的等離子體及天體物理專業(yè),選擇來這里搞科普,這是違背我導師的意愿的。但是,北京天文館領導求賢若渴的目光深深地打動了我。
由于我之前學的是基礎理論研究,一直是和數(shù)學、物理打交道,所以畢業(yè)時我對天文愛好者需要的實際觀測內(nèi)容竟一無所知,我甚至不會使用天文望遠鏡。所以,我不得不從頭學起,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站在成千上萬的天文愛好者面前,為這群如饑似渴的聽眾普及天文知識??吹脚_下一雙雙充滿渴望的眼睛,我相信自己能成為一名受歡迎的科普工作者。
思維敏捷、口才好、性格外向、有很強的專業(yè)知識、有一定的溝通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這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科普工作者的要求。
那年在新疆的經(jīng)歷讓我很難忘。晚上,我們的車停在戈壁灘上,我無意間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哇!我差點叫出聲來,一條銀河流淌在無邊的天際,無數(shù)的星星點綴在夜空中。這簡直是太美了,我無法用語言形容我當時的感受。歌德曾說過,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莫過于天上的星星和人心深處的真實。我每次帶領學生到郊外,在深邃的夜空中看到滿天繁星時,都會有一種心靈被凈化的感覺。
幾年下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適合做科普工作了。每當看到孩子們從幾千里外的地方不辭辛苦地來到北京天文館,就是為了一睹美麗的星空時,我都不忍心離開他們,離開這塊科普陣地。
我認為,搞科普工作并不會讓我脫離目前國際上最新的科研成果。正相反,我必須時刻關注那些新發(fā)現(xiàn)、新成果,只有這樣,我的科普才更有說服力,才更能激發(fā)廣大市民和青少年對天文的熱情和興趣。
每次組織日全食等天文觀測活動時,我都非常期待,因為這些活動是天文愛好者的大聚會。面對來自全國各地數(shù)萬人的天文愛好者,我會站在熟悉的講臺上,為臺下的觀眾介紹最新的國際天文研究的動態(tài)。
(景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