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兵
瀏覽2016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試題,其中對文言文閱讀題的考查,除了保留部分傳統(tǒng)題型(解釋字詞、翻譯句子、辨析詞義及用法等)之外,還涌現(xiàn)出不少靈活開放的創(chuàng)新題型,真所謂是“百花斗艷迷人眼”。這些題型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課改的新趨勢,而且有效檢測了考生理解閱讀的遷移延伸能力和拓展探究能力。下面結(jié)合今年各地中考文言文閱讀題作一些解析。
一、作出批注
例1.(2016·浙江溫州)第15題:閱讀兩篇短文,仔細體會蘇軾的生活情趣。參考已有批注,給【甲】【乙】【丙】三處作批注。
這兩篇短文都寫于蘇軾政治失意之時,從中我們可以看見蘇軾生活的一些真實細節(jié)。不管是隨手記錄的文字,還是寫給友人的短箋,都那么饒有情趣,令人玩味不盡
【甲】每體中不佳,輒取讀,不過一篇
【乙】惟恐讀盡后無以自遣耳
【丙】牛醫(yī)不識其狀,而老妻識之
【簡析】批注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它可以對文章的語言和內(nèi)容等進行分析點評或注解。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生自主閱讀文章的能力,能引發(fā)學生獨立思考,最能體現(xiàn)考生的個性和才情。本題通過適當?shù)氖纠龑W生能真實而又靈活地深入解讀文本,濡染東坡之真性情。寫批注的對象是文中的三個句子,答題的角度是多元的,可以從語言運用、描寫方法、內(nèi)容理解、文字結(jié)構(gòu)、寫作方法等某一角度作恰當?shù)狞c評,要注意揚長避短。
參考答案:【甲】示例:陶詩對他宛如良藥,可見蘇軾對陶淵明喜愛之甚,又讀得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讀完,真有意思。 【乙】示例:如孩童得一糖果,惟恐一口吃完,真是可愛之人!而“無以自遣耳”,隱隱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 【丙】示例:“不識”與“識之”,形成對比,看似平常語氣,卻有一番驚喜。他是以“老妻”為豪。
二、填寫表格
例2.(2016·云南昆明)閱讀《送東陽馬生序》與《鄭板橋集·板橋善誦》第12題:從宋濂和鄭板橋的學習經(jīng)驗中,我們獲得了一些有益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請按提示在A、B、C處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
【簡析】此題考查了考生對比閱讀及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做好此題需仔細閱讀兩篇選文,然后根據(jù)已填好的文句及短語(詞語),發(fā)現(xiàn)填寫規(guī)律(文句與態(tài)度、方法要對應),最后按提示在文中提煉出恰當?shù)膬?nèi)容來填寫。需要注意的是A、C處需用四字詞語概括。
參考答案:A.虛心求教(或“恭敬有禮”) B.由淺入深,由卑及高,由邇達遠 C.勤奮刻苦(或“反復誦讀”)
三、評價人物
例3.(2016·江蘇連云港)閱讀節(jié)選自《漢書》中“張釋之字季,南陽堵陽人也……廷尉當是也”第12題:你認為文帝和張釋之是怎樣的人?請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簡析】做好人物評價題,一定抓住文章有關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的句子去思考人物的性格,圍繞其突出的性格去回答。評價文帝應結(jié)合“此人親驚吾馬,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廷尉當是也”來分析;評價張釋之應結(jié)合“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時,上使使誅之則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傾,天下用法皆為之輕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來分析。
參考答案:文帝善于納諫、有錯能改。張釋之剛正不阿、敢于諫言、秉公執(zhí)法(依法辦事)。
四、賞析手法
例4.(2016·山東臨沂)閱讀《口技(林嗣環(huán))》與《觀巴黎油畫記(薛福成)》第15題:【甲】【乙】兩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請簡要分析。
【簡析】寫作方法的辨析與賞析是中考文言文閱讀題的難點之一,也是??伎键c。常用的寫作方法有:托物寓意、詠物抒懷、夸張、對比、懸念、照應、聯(lián)想和想象、抑揚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敘議結(jié)合、情景交融、伏筆呼應、白描細描、正面?zhèn)让?、借古諷今、承上啟下、虛實相生等等。解答此題時,首先要讀懂甲、乙兩文,其次就是弄清甲、乙兩文所采用的寫作方法,最后就是結(jié)合原文進行簡要分析即可。
參考答案:【甲】【乙】兩段文字都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寫法。描寫口技藝人的精彩表演和蠟人逼真的形態(tài)、姿態(tài),是正面表現(xiàn)口技表演者、蠟人制作者的高超技藝;描寫聽眾、參觀者的反應是從側(cè)面表現(xiàn)藝人們技藝的高超。
五、發(fā)表看法
例5.(2016·黑龍江綏化)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第14題:本文開篇列舉的六個事例可以印證“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當代中學生大多處于“順境”之中,在這樣的“順境”中怎樣才能避免“死于安樂”呢?請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簡析】此題設計注意了與考生的閱讀實際、生活實際及已經(jīng)積累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結(jié)合,力圖多角度、多側(cè)面地考查學生對文章以及生活獨特的感受體驗、價值取向與個性化的理解。解答此題既要結(jié)合原文,又要注意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論述“順境”中須有“居安思?!钡囊庾R,做到完整嚴密即可。
參考答案: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挫折與磨難有時會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順境”中的我們要擁有“居安思?!钡囊庾R,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磨練自己,讓自己的性情變得堅韌起來,自立自強,勤奮進取,使自己成為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中學生。只有這樣,當危難來臨時,我們才不會“死于安樂”。
六、描述畫面
例6.(2016·北京)閱讀《三峽》第9題:閱讀文中畫線的語句(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發(fā)揮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清榮峻茂”在腦海中呈現(xiàn)出的是怎樣一幅畫面。
【簡析】此題考查考生對文章描寫語句進行形象概括的能力。解答方法:不是干干巴巴地直接翻譯,而是根據(jù)句子的特點,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寫出富有詩情畫意的文字。值得注意的是描述時須帶有生動形象的修飾語,表現(xiàn)出一定的文采。
參考答案:每當春冬之際,三峽的景象格外美麗,江水滔滔,魚兒在其中歡唱,樹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長,山勢高聳,青草茂密,色彩鮮艷,生機勃勃。意境明快,讓人感到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