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龍
我們常說,從個人的行動來看,人活著要有目標,只有有了目標,才會有奮斗的激情;從精神上來說,每個人都應該有信仰,信仰根植于一個人的內心,是人們構成個人行為的一種道德約束。
1995年,開國上將李聚奎臨終前把兒女叫到床前說:“我,一個老共產黨員,一輩子為信仰奮斗,沒有個人私產。”他顫顫巍巍地把遺產清單交給5個孩子,孩子們接過一看,那上面赫然寫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什么是純潔的黨性,什么是純粹的信仰,老將軍用一生作出了最好的詮釋。漫漫征途上,信仰是照亮前行的指路燈;利誘考驗面前,信仰是保持定力的壓艙石。受命忘其“難”,臨陣忘其“懼”,受惑忘其“私”,信仰總是在關鍵時刻顯示出非同一般的力量,更成為共產黨人的價值和快樂之源。
憶往昔崢嶸歲月,火紅的時代記憶不曾褪去,共產黨人純粹的信仰也一刻都不曾丟棄。在同心共筑偉大中國夢的今天,共產黨員更要牢固樹立純粹的信仰,要通過學習黨章黨規(guī),錘煉黨性修養(yǎng),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將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思想上不松懈、行動上不跑偏,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的領導;要以焦裕祿、孔繁森等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兒子為榜樣,時刻警醒自己,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心有定力、行有方寸,永葆堅定和純粹的信仰,讓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薪火相傳。 (作者單位:烏審旗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胡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