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淺析漢譯本《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

        2016-09-18 04:57:11羅藏才讓
        四川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國師班禪達賴喇嘛

        羅藏才讓

        ?

        ★翻譯研究★

        淺析漢譯本《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

        羅藏才讓

        本文根據(jù)《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藏文原著及漢譯本,簡要闡述了清代國師章嘉活佛的一生,他在京任職六十余年,為蒙藏地區(qū)的政教事業(yè)、民族團結(jié)、祖國統(tǒng)一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同時對漢譯本的長處及不足進行了評述,譯文雖有一些翻譯不盡準確的地方,但總體而言,忠于原文,語句流暢,文辭優(yōu)雅,可讀性強。

        章嘉國師;漢譯本;優(yōu)缺點

        【Abstract】This thesis, on the basis of the Tibetan original work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ography of Lcang skya Rol pa I rdo rje, sets forth the lifetime of Living Buddha Lcang skya Rol pa I rdo rje, an imperial tutor in the Qing Dynasty. He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issues of politics-religion cause, the national unity and national reunification in Mongolian-Tibetan regions during his term of office for more than sixty years. There is also commentary 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Although the translation is unfaithful in some places, the Chinese version is quite readable for it is true to the original on the whole, its sentences are fluent and dictions are elegant.

        【Key words】Lcang skya; Chinese vers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一、作者及譯者簡介

        《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的作者為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藏文書名為《khyab-bdag-rdo-rje-sems-dpavi-ngo-bo-dpal-ldan-bla-ma-dam-Pa-ye-shes-bstan-pavi-sgron-me-dpal-bzang-povi-rnam-par-thar-ba-mdo-tsam-brjod-pa-dge-ldan-bstan-pavi-mdzes-rgyan-zhes-bya-ba》。作者于藏歷第十二饒迥火蛇年(1737)誕生于今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松林鄉(xiāng),6歲時被認定為青海省佑寧寺*佑寧寺是青海較大的藏傳佛教寺院,號稱“湟水北岸諸寺之母”。雍正十年(1732)皇帝下詔修復(fù),并賜額“佑寧寺”。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帝再次頒賜御匾。土觀呼圖克圖*“呼圖克圖”,蒙語,意為“壽者”、“圣者”。清朝以此封號授予蒙藏地區(qū)的上層活佛,藉光榮寵。阿旺卻吉嘉措活佛的轉(zhuǎn)世靈童,被迎請到佑寧寺坐床,成為第三世土觀活佛。童年時代,他入佑寧寺學(xué)習(xí)佛教因明學(xué),19歲(1755)時前往西藏求學(xué)。在拉薩七年,他主要依從甘南拉卜楞寺的二世嘉木樣活佛晉美旺布為師學(xué)習(xí)因明,同時向六世班禪洛桑巴丹益希、章嘉若必多吉等尊者學(xué)習(xí)密宗典籍。乾隆二十二年(1757),章嘉國師奉旨入藏處理七世達賴喇嘛轉(zhuǎn)世靈童的指認事宜時,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與之交往甚密,深得章嘉國師的信賴。四年后(1761),他返回青海,擔(dān)任佑寧寺法臺一職。乾隆二十八年(1763),土觀活佛奉旨進京,擔(dān)任掌印喇嘛、御前常侍禪師等職,頗受乾隆皇帝垂青。從北京返回青海后,擔(dān)任塔爾寺法臺,大力弘揚佛法,廣做善事,被朝廷和佛教界人士所敬重。后來他常住佑寧寺,專心著述,于第十三饒迥鐵雞年(1801)逝世,世壽65。土觀·洛桑卻吉尼瑪是清代著名的佛學(xué)大師、宗教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名作有《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宗派源流晶鏡史》、《佑寧寺志》、《密宗經(jīng)義》、《土觀·洛桑卻吉尼瑪自傳》及詩集等,其事跡和著作被后人廣為傳頌。

        譯者陳慶英,漢族,祖籍廣東臺山,1941年生于四川南充市,1958年隨家遷居青海。1961年考入青海民族學(xué)院物理系讀書,并開始學(xué)習(xí)藏文。1978年考入中央民族學(xué)院民族語文系古藏文專業(yè),師從東噶·洛桑赤列、王堯、王輔仁等藏學(xué)名家,1981年畢業(yè),同年留校從事藏學(xué)研究,后調(diào)至青海社科院繼續(xù)從事藏學(xué)研究,期間多次去西藏進行實地考察調(diào)研。之后調(diào)至中國藏學(xué)研究中心從事藏族歷史和宗教文化方面的研究。曾為中國藏學(xué)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xué)藏學(xué)研究院博士生導(dǎo)師,臺灣政治大學(xué)、佛光大學(xué)客座教授,哈佛大學(xué)燕京學(xué)社訪問學(xué)者。陳慶英先生精通藏漢兩文,他的著述頗豐,特別是藏譯漢的作品為廣大藏學(xué)研究者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他為藏學(xué)研究事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

        譯者馬連龍,回族,大學(xué)學(xué)歷,現(xiàn)任青海省社會科學(xué)院民族與宗教研究所所長,曾與陳慶英先生一起參與青海塔爾寺藏文古籍文獻的整理工作,先后與他人合作翻譯并出版《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三世達賴喇嘛傳》《四世達賴喇嘛傳》《五世達賴喇嘛傳》等著作,并著有《歷輩達賴喇嘛與中央政府關(guān)系》一書。

        二、本書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有二十三章,加之前言、后記、附錄、漢譯本序言、譯后記,共計三十三萬字,內(nèi)容豐富,結(jié)構(gòu)嚴謹,實屬藏傳佛教高僧大德傳記中的上乘之作。從第一章“誕生”到最后一章“圓寂”,作者按時間順序完整地記錄了章嘉國師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行文采用夾敘夾議的寫作手法,真實地陳述了章嘉國師一生的豐功偉績,同時作者對當時佛教界存在的一些問題予以評議,對那些追求名望不求佛法精要的所謂的佛教徒進行了批評,例如在書中寫道:“當今的多數(shù)求法者,大都滿足于一知半解的修習(xí)法和微不足道的業(yè)緣,對于教法之要義卻不甚求解?!盵1]足見作者強烈的社會責(zé)任感和對佛法精髓的不懈追求。

        本書第一章至第七章主要講述了章嘉若必多吉童年時被二世卻藏活佛羅桑丹貝堅贊*卻藏活佛羅桑丹貝堅贊,1680年擔(dān)任佑寧寺法臺,1696年起擔(dān)任塔爾寺法臺十七年。和一世嘉木樣活佛阿旺尊珠*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今甘肅省夏河縣興建了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等人一致認定為二世章嘉活佛阿旺羅桑卻丹的轉(zhuǎn)世靈童,并迎至佑寧寺坐床。雍正元年(1723),青海發(fā)生羅卜藏丹津叛亂后,小章嘉活佛幾經(jīng)周折被護送到京城,深受雍正皇帝的尊崇,為其在京城聞思佛法經(jīng)論和學(xué)習(xí)漢滿蒙等語言文字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雍正十二年(1734),剛滿十八歲的章嘉若必多吉被皇帝封為“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同年,受皇帝委派,他與果毅親王一同前往四川泰寧(mgar-thar)*今甘孜爐霍縣。護送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進藏。此間他多次向達賴喇嘛求教佛法,并多次叩請聆聽教誨,與之結(jié)下了殊勝的因緣,同時向達賴喇嘛的經(jīng)師阿旺曲丹學(xué)習(xí)佛教顯密經(jīng)論,四個月的行程,師徒三人并騎同行,系統(tǒng)地談?wù)擄@密經(jīng)論中的一些疑難問題,猶如“整日沉浸在教法盛宴之中?!盵1]因此,章嘉國師的佛學(xué)造詣日臻精深,到了拉薩后,與三大寺的眾格西*格西(dge-bshes),藏語音譯,意為“善知識”,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的學(xué)位。講經(jīng)辯法,眾人無不敬仰。翌年,章嘉國師赴后藏拜見五世班禪羅桑益希,從班禪大師受沙彌戒和比丘戒,并加深顯密教法的修習(xí)。這是章嘉國師第一次進入西藏,也是清政府交給章嘉國師辦理的第一件涉藏大事,意義非凡。章嘉國師在泰寧和西藏停留的兩年多時間里廣泛接觸了西藏上層僧俗人士,熟悉了西藏內(nèi)部的事務(wù),為以后幫助乾隆皇帝處理西藏事務(wù)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該書第八章至第十五章的內(nèi)容:章嘉國師自藏區(qū)返回北京后朝見了剛登基不久的乾隆皇帝,皇帝十分高興,對他如先帝在位時一樣器重,封之為駐京掌印喇嘛*統(tǒng)管駐京喇嘛事務(wù)。。此后,乾隆皇帝命其主持藏文《丹珠爾》譯成蒙文工作,乾隆六年至七年(1741-1742)一年多的時間完工。乾隆九年(1744),皇帝命章嘉活佛主持改建雍親王府為藏傳佛教寺院,于第二年竣工,敕名為雍和宮(dgav-ldan-byin-chags-gling),這是清政府在京城修建的第一座藏傳佛教寺院。乾隆十二年(1747),欽命章嘉國師等人整理宮中收藏的各個朝代的佛像、佛經(jīng)、佛塔,用蒙藏兩文標名*馬連龍認為以“漢滿蒙藏”四文標名。[2],以章嘉國師為首的駐京喇嘛及理藩院*理藩院是清朝在中央“設(shè)立的執(zhí)掌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數(shù)民族事務(wù)的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盵3]的工作人員利用兩個月的時間順利完成任務(wù)。 在此期間,章嘉國師與七世達賴喇嘛書信往來很頻繁,師徒二人寄詩講論佛法,達賴喇嘛“對章嘉活佛優(yōu)異的學(xué)識和流暢的文辭倍加稱贊?!盵1]其后,章嘉國師效法印度、藏地的先賢大哲撰寫了著名的《宗派建立論·佛教須彌妙莊嚴》(grub-mthvi-rnam-par-bzag-pa-gsal-bar-bshad-pa-thub-bstan-lhun-povi-mdzes-rgyan-ces-bya-ba[4])。章嘉國師還應(yīng)乾隆皇帝要求秘密講授各種佛法,傳授灌頂。乾隆十四年(1749),章嘉國師重返故里,蒞臨佑寧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此時三世土觀活佛、二世嘉木樣活佛與章嘉國師結(jié)下因緣,成為師徒。此后,由于乾隆皇帝信奉藏傳佛教,命滿族人出家為僧,敦請章嘉國師將各種儀軌和修法的書籍翻譯成滿文,并在京師西面山腳下建了一座寺廟。翌年(1750),珠爾墨特那木扎勒*郡王頗羅鼐之次子。在西藏發(fā)動叛亂,他被駐藏大臣傅清和拉布敦剪除,但兩位駐藏大臣后遭其黨羽戕害,乾隆帝龍顏大怒,準備在西藏設(shè)立一員總督和一員提督率兵一萬駐扎,處理西藏的一切大小事務(wù)。章嘉國師深知此舉對西藏的政教事業(yè)極為不利,便冒死進諫,長跪不起,希望皇帝收回成命。乾隆皇帝思量再三后,改由達賴喇嘛總理西藏政教事務(wù),章嘉國師叩謝皇帝隆恩。乾隆二十年(1755),喀爾喀蒙古突然發(fā)動“撤驛之變”*是指發(fā)生在外蒙古的以撤驛站、棄哨所為形式的反抗朝廷的事件。,準備舉兵反清,章嘉國師的一封書信平息了此次事變,而后乾隆皇帝稱之為“一紙書信,其亂自平?!?對章嘉國師褒獎不已。不久,七世達賴喇嘛在西藏圓寂,為尋訪認定其轉(zhuǎn)世,乾隆帝再派章嘉國師前往西藏。章嘉國師先赴后藏札什倫布寺晉謁六世班禪,與班禪大師講經(jīng)說法,商榷西藏政教大事。此后,由于對認定達賴喇嘛的轉(zhuǎn)世靈童眾護法神指示不一,章嘉國師將六世班禪請到前藏,請示相關(guān)認定事宜,并表示以班禪大師的指示為準。西藏地方僧俗官員皆同意章嘉國師的提議,最終順利完成七世達賴喇嘛轉(zhuǎn)世靈童的認定工作。

        第十六章至第二十三章的內(nèi)容:七世達賴喇嘛的轉(zhuǎn)世靈童認定結(jié)束后,章嘉國師返回京師。不久,由于駐京喇嘛或年邁返鄉(xiāng)或已圓寂,僅剩章嘉國師一人,故乾隆皇帝傳諭土觀活佛(傳主)進京擔(dān)任駐京喇嘛。乾隆二十七年(1762),諭令章嘉國師為三世哲布尊丹巴剃度授戒。第二年,章嘉國師再次前往佑寧寺,為父奔喪。當大師一行到達佑寧寺后,向僧眾發(fā)放大量布施物品,誦經(jīng)念佛,廣做善事,超度亡靈。此時,二世嘉木樣活佛辭去佑寧寺法臺的職務(wù),擁立章嘉國師為該寺主持,并講經(jīng)說法,章嘉國師為無數(shù)信眾傳授了佛法。

        第十九章中主要講述了章嘉國師為心傳弟子轉(zhuǎn)動法輪之事,以二世嘉木樣活佛和三世土觀活佛為主的心傳弟子得此殊緣。乾隆三十六年(1771),皇帝在熱河仿照西藏的布達拉宮興建了普陀宗乘之廟*又稱承德“小布達拉宮”,為慶祝乾隆皇帝本人60壽辰和母后80壽辰而下旨修建的。。章嘉國師奉旨先赴蒙古多倫諾爾給哲布尊丹巴活佛授沙彌戒,之后兩位尊者一同前往熱河,主持新建的普陀宗乘廟之竣工典禮和祈愿法會。是時,二世嘉木樣與三世土觀活佛赴熱河向皇上請安,參加了普陀宗乘廟的竣工典禮,還向上師章嘉國師請示佛法。此時,歷經(jīng)千辛萬苦從俄羅斯回歸祖國的西蒙古衛(wèi)拉特四部之一的土爾扈特部的幾位首領(lǐng)也到熱河覲見皇上,同時向章嘉國師奉獻禮品,請求傳授教法,其中有“一個名叫雅培(yar-vphel)的土爾扈特臺吉奏請皇上,情愿舍棄妻小財產(chǎn)和所有屬民,從章嘉國師受戒出家,并決意不返故鄉(xiāng),依止章嘉國師尊前。章嘉國師說:'雅培如此舍棄塵緣,當今之喇嘛也難以做到。'因而對他格外看重?!盵1]當時,朝廷每遇戰(zhàn)事時,乾隆皇帝都會請章嘉國師做驅(qū)敵法事。平定蒙古準噶爾、出征云南(中緬戰(zhàn)爭)、兩次出征四川大小金川時,章嘉國師都奉旨拋擲食子(gtor-ma),以協(xié)助清軍戰(zhàn)勝敵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章嘉國師奉旨將藏文《大藏經(jīng)》中的《甘珠爾》一百零八函全部翻譯成滿文。本書第二十章中還記載道:“漢文大藏經(jīng)中有《首楞嚴經(jīng)》,而藏地未譯此經(jīng),大皇帝命章嘉國師將其譯成藏文?!盵1]就這兩件翻譯佛經(jīng)之事足以說明章嘉國師對弘揚佛法、加強民族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乾隆四十四年(1779)六月,六世班禪洛桑巴丹益希從后藏札什倫布寺啟程,東行赴京朝覲。乾隆皇帝為迎接班禪大師的到來在熱河仿札什倫布寺特建須彌福壽之廟,“又在北京新建了宏敞的西黃寺,以供班禪大師安居?!?翌年(1780)七月,班禪一行到達熱河覲祝乾隆皇帝七十大壽。后到北京游覽勝景,宣揚佛法,章嘉國師全程陪同,擔(dān)任翻譯。同年十一月二日下午,六世班禪在北京黃寺因患天花治療無效而圓寂,享年43歲。六世班禪進京朝覲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被世人傳為佳話。而章嘉國師自始至終參與了六世班禪東行朝覲的過程,發(fā)揮了特殊的作用。乾隆五十一年(1786)四月初二,章嘉國師在五臺山圓寂,享年70歲。

        章嘉國師從8歲進京至圓寂,在朝廷任職60余載,侍奉雍正、乾隆兩代帝王禮佛,與兩世達賴喇嘛(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和八世達賴喇嘛堅白嘉措)、兩世班禪大師(五世班禪洛桑益希、六世班禪洛桑巴丹益希)結(jié)下了殊勝的因緣,在京城、五臺山、甘青地區(qū)、西藏地區(qū)、以多倫諾爾為主的漠南蒙古等地區(qū)講經(jīng)說法,宣揚佛法,利益眾生,影響深遠。章嘉國師不僅是一位佛學(xué)家、語言文字學(xué)家、翻譯家,而且是一位優(yōu)秀的政治活動家,他為清政府加強和鞏固對蒙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乾隆皇帝制定正確的治藏決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民族團結(jié)、文化交流、祖國統(tǒng)一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因此筆者認為章嘉國師是18世紀最偉大的駐京高僧大德。

        三、漢譯本的優(yōu)缺點

        筆者在閱讀漢譯本《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的同時參閱了藏文版的原著,發(fā)現(xiàn)漢譯本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但正如兩位藏學(xué)家在譯后記中所說的“翻譯過程中對有些宗教內(nèi)容及偈頌的意思難以表達得完全準確,錯誤之處亦在所難免?!盵1]我在譯文中發(fā)現(xiàn)了幾處翻譯稍有不準的地方,因而在此篇論文中指出了錯誤并作了如下改正。

        第九章中章嘉國師寄給七世達賴喇嘛的詩體信中有這樣一首詩:

        “thub-pavi-gsung-rab-chos-phung-ma-lus-pavi;

        gnad-zab-brgya-phrag-bhra-ma-ra-tshogs-kyis;

        khyod-thugs-vdab-brgyvi-tshal-chen-kho-na-la;

        rol-par-gyur-vdis-mkhas-kun-khengs-pa-vphrog.”[4]

        漢譯本的翻譯為:

        “像佛陀的所有教語,

        吸引上百蜜蜂擁集,

        您的心如白瓣蓮花,

        所有學(xué)者為之折服?!盵1]

        這首詩通過學(xué)者求法的現(xiàn)象,側(cè)面烘托了七世達賴喇嘛深厚的佛學(xué)造詣,但漢文所譯有誤,筆者以為應(yīng)該這樣翻譯:

        “您通曉佛陀所有教法深奧教義,

        因而四方的學(xué)者如蜂群簇擁著,

        您那如同白瓣蓮花的智慧之心,

        致所有賢者傲慢之心化為烏有。”

        第十章中有這樣一句教言:

        “gang-zhig-bsgrubs-kyang-vgrub-par-ma-nges-grub-navang-gdon-mi-za-bar-vdor-dgos-pavi;mnog-chung-phun-tshogs-don-duvang-rmongs-pa-vdi-dag-nam-yang-brtson-pa-mi-vdor-na;nges-par-gtan-gyi-bde-ster-thar-pa-dam-pavi-lam-ni-ma-nor-bsgrub-pavi-tshe;rnam-dag-rigs-tshul-lan-brgyar-smra-lavang-mkhas-pa-dag-ni-brtson-pa-civi-phyir-vdor.”[4]

        漢譯本的翻譯為:

        “那些愚昧的人對于沒有明確的修習(xí)和只有很小利益的工作總是孜孜不倦,因此賢者更應(yīng)當百講不倦地向他們指出真實大樂之所在及求得解脫的正確道路?!盵1]

        這首詩中對愚者和賢者進行了對比,并沒有指出賢者應(yīng)該如何幫助愚者,筆者認為應(yīng)翻譯如下:

        “為了很小的利益做某些沒有把握的、即使能完成也該毫不猶豫地舍棄之事,那些愚昧之人從不放棄努力;那么圣賢之人為了真實大樂所在之解脫之路而修行時又怎能不努力呢?”

        譯文第二十一章“班禪大師進京陛見”中有兩個年代的公元紀年有誤,“豬年(1780)、鐵鼠年(1781)”[1]中的豬年為乾隆四十四年,即公元1779年,是年六月,六世班禪洛桑巴丹益希從札什倫布寺啟程,開始東行朝覲之行;鐵鼠年為乾隆四十五年,即1780年,是年七月底,班禪大師一行到達熱河,覲見皇上,八月前往北京,游覽勝景,弘揚佛法,十一月二日班禪大師在北京黃寺因患天花治療無效而圓寂,享年43歲。

        譯文中雖有這樣的一些小瑕疵,但整篇文章的翻譯水準基本上達到了嚴復(fù)所說的“信、達、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例如以下三個優(yōu)點:

        首先,總體譯文翻譯準確,通俗易懂,更有部分情節(jié)翻譯極具文學(xué)性,例如六世班禪來京朝覲,章嘉國師和六皇子前去多倫諾爾迎接。又奉旨先去熱河,途中某個晚上,“章嘉國師的眼前清晰地出現(xiàn)了一個紅面綠眉綠須的人,頭纏綢巾,身披綠綢大氅,右手執(zhí)矛,指向天空,左手執(zhí)索套,端坐在虎皮交椅上。左方有一婦人,似是其妃,姿色艷麗,手捧酒壺,額懸明鏡,無數(shù)神態(tài)各異的侍從簇擁著他。”藏文原文為“de-nub-nyams-dang-vod-gsal-vdres-pavi-gzigs-snang-la丨mi-dmar-po-dar-gyi-thod-bcings-can-smin-ma-dang-sma-ra-ljang-gur-Yod-pa丨dar-ljang-gi-ber-gyon-cing-lag-pa-gyas-na-mdung-dar-nam-mkhar-snyog-pa-dang-gyon-zhags-pa-vdzin-pa丨stag-lpags-kyi-gdan-la-rol-stobs-kyis-vgyings-pavi-gyon-phyogs-na-devi-btsun-mo-yin-nam-snyam-pavi-bud-med-mdzes-ma-char-bum-vdzin-cing-me-long-thod-du-bcings-pa-zhig-dang丨gzhan-rnam-vgyur-mi-vdra-bavi-vkhor-dpag-tu-med-pas-bskor-ba-zhig-gis丨”[4]此段翻譯可謂是精辟,四字短語增強其韻律感,言簡意賅,較之原文之意毫無相差,將靈活夸張的文學(xué)修辭與嚴謹刻板的歷史事實有機地結(jié)合為一體,給讀者以美不勝收之感。

        其次,三世土觀活佛所著的原文中有很多音譯的地名、人名、官稱等,例如:

        原著藏文漢譯P77“jang-jung-gung-nyen-ga-yovu-dang-gung-yovu-grung-chi”“將軍年羹堯和岳鐘琪”P89“zung-gru-zi”“嵩祝寺”P343“tsong-du”“thes-tu”“總督”“提督”P344“tovu-bkwan”“gri-phu”“gri-zhan”“道官”“知府”“知縣”P354“tva-zhivi-then”“yva-mun”“大西天”“衙門”P461“mtsho-sngon-gyi-wang-pevi-le-pevi-ze-gung-cha-sag-sogs”“青海的王、貝勒、貝子、公、扎薩克”P545“thor-god”“土爾扈特”P574“byang-tas-kvi-dgon-pa”“北方岱漢寺”P584“yo-mi-yan”“圓明園”P586“povu-hevu-ten”“保和殿”

        倘若讀者不懂漢文,或者對清朝的官銜、歷史不甚了解,那么在閱讀藏文版的原著時類似上表中的音譯詞很難讀懂其意。而兩位譯者精通漢藏兩文,對兩族歷史文化也有很深的造詣,故在翻譯這些音譯詞時準確無誤地還原了對應(yīng)的人名、官位名稱、地名等。

        再次,漢譯本中有大量的注釋,對原文中的一些寺院、佛教名詞、歷史事件等作了相關(guān)注釋,以便讀者更容易閱讀理解。還有對原文中的有些不太確定的歷史事件進行了注釋,并保留疑問,例如譯文第二十一章中講到“章嘉國師充當了大皇帝和班禪大師之間的介紹者,大皇帝邀請班禪大師在皇帝七旬大壽時進京陛見,班禪大師接受了邀請?!盵1]譯者注釋為:據(jù)《清代藏事輯要》(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記載:“(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壬戌,章嘉胡(呼)圖克圖奏:‘班禪額爾德尼請于庚子年來京,恭祝萬壽?!显仕堉I令駐藏大臣留保住親赴后藏,見班禪額爾德尼面為商定。尋奏:‘定于乾隆四十四年六月十七日由藏啟程。’”從這段注釋中可以看出班禪大師是主動請求覲見的,并非收到乾隆皇帝邀請后才決定東行。相關(guān)學(xué)者也寫道:“六世班禪朝覲,則是其主動請求前來的,這是自五世達賴喇嘛朝覲后,清最高統(tǒng)治者與西藏地方宗教領(lǐng)袖的又一次‘因緣際會’。”[5]結(jié)合西藏當時的實際情況,東印度公司多次派人與班禪大師接觸,希望與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貿(mào)易往來,圖謀不軌,而此時清王朝國富兵強,且曾經(jīng)有過五世達賴喇嘛覲見順治帝的前例,故六世班禪主動請求朝覲合乎情理。

        總之,漢譯本中雖有一些翻譯不太準確的地方,但總體而言,忠于原文,文字細膩,間有注釋,優(yōu)點遠甚于不足,且何止上述三處優(yōu)點。而對譯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正像陳慶英先生所說的“一部藏文史籍,所涉及的學(xué)科是多方面的,青年譯者很難全面具備各方面的知識,因此譯文中一些人名、地名、職官、宗教術(shù)語乃至器物等詞語存在翻譯不盡準確的地方,在所難免。”[6]對此很多學(xué)者也深有同感,大可理解。

        四、結(jié) 語

        《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是三世章嘉呼圖克圖的親傳弟子三世土觀活佛親自撰寫的,具有很強的可信性及史料價值。1986年至1987年兩位藏學(xué)家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將其翻譯成漢文,這不僅為其他民族的研究者提供了史料,向他們展示了藏族先哲的傳奇一生及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提供了新的研究窗口,以便更多的學(xué)者通過對比漢、藏、滿、蒙等史料,對歷史人物及事件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時又能更好地發(fā)揮藏族先哲們用心血澆灌的史籍的學(xué)術(shù)價值。譯文通過二十三個章節(jié)講述了章嘉國師70年的人生經(jīng)歷,高度贊頌了其深厚的佛學(xué)造詣和弘揚佛法的歷史功績,以及為民族團結(jié)、祖國統(tǒng)一作出的偉大貢獻。漢譯本中雖有一些翻譯不盡準確的地方,實因本傳所涉內(nèi)容廣博,宗教色彩濃厚,一些語句艱澀難懂,翻譯難度很大。但就整體譯文而言,忠于原文,語句流暢,文辭優(yōu)雅,朗朗上口,基本上達到了現(xiàn)代譯文作品中對“信、達、雅”的要求,實為好的譯著。

        [1]土觀·洛桑卻吉尼瑪. 陳慶英、馬連龍譯,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M]. 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07年,p129、p65、p97、p260、p266、p323、p95-96、p116、p273、p273

        [2]一代宗師、百世楷?!录稳舯囟嗉绞雎訹J].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p189

        [3]曾國慶、黃維忠. 清代藏族歷史[M]. 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12年,p46

        [4]圖官(土觀)·卻吉尼瑪. 章嘉國師若白多杰傳(藏文)[M]. 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1年,p264、p226、p264、p577

        [5]柳森. 論六世班禪朝覲的影響與意義[J].民族史研究,2011年00期,p239

        [6]嘉木央·久麥旺波著. 許得存、卓永強譯.六世班禪洛桑巴丹益希傳[M]. 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p3

        [7]秦永章. 乾隆皇帝與章嘉國師[M]. 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8]牙含章. 達賴喇嘛傳[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9]鄧建新. 二世、三世章嘉的政治成就與文化貢獻——兼論清前期的藏傳佛教政策[D]. 中央民族大學(xué)博士學(xué)位論文,2007年

        [10]陳柏萍. 清代章嘉活佛的地位和影響[J].青海民族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第3期

        [責(zé)任編輯:林俊華]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Biography of the Third Lcang skya

        Luozang Cairang

        羅藏才讓,中央民族大學(xué)藏學(xué)研究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北京海淀,郵編:100081)

        I046

        A

        1674-8824(2016)04-0102-07

        猜你喜歡
        國師班禪達賴喇嘛
        論五世達賴喇嘛對西藏繪畫發(fā)展的影響①
        慈云禪寺國師塔與大運河佛教文化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2:02
        清人繪六世班禪唐卡
        紫禁城(2020年3期)2020-04-26 05:19:48
        我給十世班禪大師當翻譯
        布達拉(2019年2期)2019-06-11 05:34:08
        《六世班禪洛桑班丹益西傳》的史料價值
        西藏研究(2018年4期)2018-10-30 01:12:26
        不愧為國師
        中老年健康(2018年3期)2018-04-11 02:24:28
        拉藏汗新立六世達賴喇嘛背后的政治因素(英文)
        九世班禪與拉卜楞寺間的史實考究
        西藏研究(2017年2期)2017-06-05 11:31:21
        清明立墓碑的由來
        從歷代《達賴喇嘛傳》看活佛轉(zhuǎn)世定制
        西藏研究(2016年5期)2016-06-15 12:56:38
        黑色丝袜秘书夹住巨龙摩擦| 激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能看不卡视频网站在线| 91九色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暴力打|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我不卡| 国产精品自拍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五十路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av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激情四射网| 日本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青春草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女人天堂av麻| 美女露出自己的性感大胸一尤内衣 | av天堂手机免费在线|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爆乳美女娇喘呻吟久久| av成人综合在线资源站|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16| 女主播啪啪大秀免费观看|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丝袜美腿| 天堂在线资源中文在线8|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