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昌宏 孫玉玲(哈爾濱理工大學南區(qū),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對氨基苯酚的工藝改進
鞠昌宏 孫玉玲(哈爾濱理工大學南區(qū),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氨基苯酚是目前在我國應用較廣泛的一種精細有機化工中間體。本文使用亞硝基苯酚作為原料,使用硫化鈉作為還原劑,通過物料比,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等因素來找出氨基苯酚的最佳工藝參數(shù)。
氨基苯酚;工藝;研究
對氨基苯酚亦稱“對羥基苯胺”,英文名為Poaminophenols,簡稱PAP,分子式C6H7NO,外觀為無色片狀晶體,遇光或在空氣中會變成灰褐色晶體,溶于熱水、堿和醇,微溶于冷水,幾乎不溶于氯仿。對氨基苯酚是一些醫(yī)藥品的合成材料,同時苯二胺類橡膠防老劑也可以由對氨基苯酚合成。對氨基苯酚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醫(yī)藥、石油化工等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
在19世紀末Bayer和Caro對亞硝基苯酚作為原料,采用在酸性介質(zhì)中用加入金屬錫從而制得的對氨基苯酚。后來又以對硝基苯酚作為為原材料,鐵粉作為還原劑生產(chǎn)而得,這方法被社會所接受。由于人們懂得環(huán)境對自身的益處,人們對對氨基苯酚的生產(chǎn)不斷修正,按其原料路線劃分主要有:對硝基苯酚法、苯酚法和硝基苯法等。
1.1實驗儀器與試劑
綜合有機化學制備儀、熔點測試儀、攪拌器、濃硫酸、硫化鈉、對亞硝基苯酚
1.2合成方式
四個瓶子分別裝入250ml一定比例的Na2S和H2O,將一定量的對亞硝基苯酚緩慢加入瓶中同時應保持溫度在40攝氏度以下。反應溫度保持在35~50度之間,加完后,不斷攪拌直到溫度保持不變,反應完成,然后加水稀釋到原來的4.5倍,加入20%硫酸去中和,溫度不能高于40度。到液體表面氣泡產(chǎn)生,中和反應完成。加熱到108攝氏度,過濾,濾液冷卻結(jié)晶。我們經(jīng)過干燥處理將會得到黑色細粒狀或淺黃色結(jié)晶體。通過稱量所得重量,計算出該產(chǎn)率。測其熔點為:184.5~186.0℃。
1.3合成工藝研究
2.3.1對亞硝基苯酚同硫化鈉摩爾不同比對產(chǎn)率的影響
在試驗中用固定的硫化鈉0.08mol,使亞硝酸的用量變化,始終保持在35到50攝氏度之間。攪拌二十五分鐘后,然后采樣分析,不同對亞硝基苯酚和摩爾硫化鈉的比例對對氨基苯酚產(chǎn)率的影響。結(jié)果如表1所示。
表1 對亞硝基苯酚同硫化鈉摩爾不同比對產(chǎn)率的影響
1.3.2反應溫度的影響
對硝基苯酚和硫化鈉的摩爾比為3:4時,不斷改變反應溫度,在不同溫度下攪拌25分鐘,然后對實驗樣品分析,不同反應溫度下的產(chǎn)率。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反應溫度對產(chǎn)率的影響
1.3.3反應時間對產(chǎn)率的影響
取亞硝基苯酚與硫化鈉摩爾比為3:4,反應溫度為48攝氏度,改變反應時間同時應不斷攪拌。實驗完成后,分析不同反應時間對產(chǎn)率的影響。
表3 反應時間對產(chǎn)率的影響
1.3.4實驗結(jié)果
本實驗我們把對亞硝基苯酚作為實驗原材料,同時把硫化鈉為作為實驗的還原劑,通過實驗和以上表格給出的數(shù)據(jù)對比得出最佳的工藝條件是:對亞硝基苯酚:硫化鈉的比例為3:4,反應溫度應控制在48攝氏度,反應時間應控制在25分鐘。
[1]呂俊民.有機化學實驗常用數(shù)據(jù)手冊[M].大連工學院出版社.1987,44~46.
[2]許玉芳,蔡春.硝基苯催化加氫合成對氨基苯酚工藝研究[J].精細化工中間體.2005,35(4):53~55.
[3]婁大偉,孫秀云,楊積學等.工業(yè)苯酚中痕量有機雜質(zhì)的分析方法[J]石化技術(shù),2010,17(4):31~33.
鞠昌宏(1995-),男,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化工工藝。